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062169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册教学计划全册教学计划一、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本,共分以下 个部分: 数与代数领域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无论从课时还是从内容份量上看,都仍然是小学数 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方面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共安排 7 个单元,分为五个部分。 1、数的认识: 第 9 单元“倍数和因数”,教学倍数与因数的含义,2、5 和 3 的倍数的特征, 素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关于公倍数和公因数,将安排在五年级再学习。 2数的运算: 第 1 单元“乘法”,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以及相应的口算,即口算 几百乘几十

2、、几百几十乘几十、几十几乘几百。 第 4 单元“混合运算”,教学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并认识中括号。 第 7 单元“运算律”,教学乘法分配律,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练习中进一步安排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提高解决 问题的能力。 第 10 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 化的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应用商不变的规律使除法笔算简便。 3式与方程: 第 13 单元“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求字母式子的值,字母式 子的简单加减运算。 4探索规律: 第 6 单元“找规律”,主要教学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解决简单的搭配问 题,同时学习并初

3、步认识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中的规律。 5解决问题: 第 11 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教学用画图的策略寻找解题思路,并注 意把列表、画图的策略结合起来应用。 空间与图形领域新课程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变化较大,本册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就 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共安排 4 个单元,分三个部分。 1图形的认识: 第 3 单元“三角形”,教学三角形及其特征,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的内角和,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第 5 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依次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为 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打好基础。 2测量: 第 2 单元“升和毫升”,在教学体积之前,把升和毫升作为计量单位单独设

4、 置单元,体会容量的含义,认识计量单位升和毫升,以及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 学会简单的换算。这样安排会有利于以后体积概念的建立。 3图形与变换:第 8 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进一步教学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确定并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 后再沿垂直(或水平)方向平移;了解旋转 90,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统计与概率领域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 12 单元统计,先教学单式折线统计图, 再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本册教材共安排四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结合学习容量安排“美妙的杯琴”,让学生

5、利用容器里的容液量不 同发音不同,制作杯琴进行演奏。 结合学习混合运算和运算律安排“我们去春游”,让学生应用所学的计 算解决春游中的实际问题,加强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结合学习平移和旋转安排“图案的欣赏与设计”,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 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认识图形变换 在生活里的应用。 结合学习统计安排“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让学生综合应用统计的知 识、方法,经历统计过程,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的作用与价值。 二、班级情况分析二、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 : 总体说来,学生基础能力发展比较均衡,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 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

6、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 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 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 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 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

7、步理解一 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 义和基本方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 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 换;了解容量的意义及其常用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的方法,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 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2、数学思考方面 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 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 过程

8、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 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 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 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 识。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 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在测量液体多少、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在方格纸上设计简

9、单图案和 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并能对 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性,逐步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4、情感态度方面 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 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体验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四、后进生名单及补差措施四、后进生名单及补差措施 补差措施: 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3、认真做好补差工作。

10、加强学生的数感、提高算法多样化。 4、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 识。 5、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 五、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步骤五、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步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学校专题课题研究,提高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 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 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1、。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 的好习惯。 六、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周次教学内容教 时教学重点及难点一至 二周(一)乘 法 教学三位数 乘两位数71、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笔算和口算方法 2、注意通过比较让学生获得进一步发 展体验乘法的一些计算规律,进一步掌握 计算方法体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三至 四周(二) 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 容量单位升和毫 升 61、结合实例在具体比较中体验容量的 含义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了解“升” 和 “毫升”的实际意义,在具体操作中认识 升和毫升间的进率 2、联系现实生活和加强操作,加深对 升和毫升的认识 3、重视估

12、计容量多少,发展空间观念四至 五 周(三) 三角形71、联系现实情景和实际操作认识三角 形及其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认识并 掌握三角形的分类 3、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探索、掌握三 角形的内角和 4、亲身感知并认识等腰 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性 5、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五至 六周 (四) 混合运算71、联系现实的问题情境和已有认识学 习运算顺序 2、适当安排比较,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周次教学内容教 时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整数三 步计算的混合运 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七周 (五) 平行四边 形和梯形3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相应的图 形及各部

13、分名称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平行四边 形和梯形的特征 3、重视实践操作,发展空间观念七至 八周 (六)找 规律 通过观察、 实践、思考找出 事物里的一些数 学规律,发展学 生的探究能力和 数学思考31、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找搭配现象 中的规律 2、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表示找简单排列、 组合问题中的规律八至 九周 (七)运算律 教学乘法分配律及相应的简 便运算6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经历发现规 律的过程 2、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一些计算的 简便算法3、安排有效练习提高学生合理计算的 能力 4、以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落实知识的综 合应用九至 十周 (八) 对称、平 移和旋转51、用折纸的方法认识和

14、确定对称轴, 学习画对称轴 2、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学会平移简单图 形的方法 3、联系现实情景体验旋转和学会把方 格纸上图形旋转 90 4、灵活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 单的图案十至 十三周 (九) 倍数和因141、通过操作并依据乘法算式认识倍数 和因数周次教学内容教 时教学重点及难点数 认识倍数和 因数, 、的倍 数的特征,素数 和合数。2、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发现 2、5 的倍数的特征 3、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 3 的倍数的特征 4、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思考,认识素数 和合数十三 至十四周 (十) 用计算器 探索规律41、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积、商变 化规律的过程 2、逐步提高学习要求

15、,发展学生学习 水平 3、注意应用规律,加深有关知识的认 识与理解十四 至十五周 (十一) 解决问题 的策略41、让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探索解决图形 实际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探索解决一般 实际问题的方法 3、在应用策略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 策略的价值十五 至十六周 (十二) 统计 教学折线统计图61、选择适当题材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 图及其特点 2、联系问题的需要和统计图的特点选 择合适的统计图3、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重视发展学生 统计观念和统计能力十六 至十七周 (十三) 用字母表 示数61、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字母表示数 2、突出数学化过程,发展符号感 3、注意字母式子的简单运算十七 至十九周 (十四) 整理与复习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