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重教兴学的雄伟乐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61292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谱写重教兴学的雄伟乐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谱写重教兴学的雄伟乐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谱写重教兴学的雄伟乐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谱写重教兴学的雄伟乐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谱写重教兴学的雄伟乐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谱写重教兴学的雄伟乐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谱写重教兴学的雄伟乐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谱写重教兴学的谱写重教兴学的雄伟乐章雄伟乐章镇原县“两基”工作纪实这是一方文化浓郁的淳香沃土!曾涌现出王符、李恂等才华横溢的大学者。近代的焦国理、慕寿祺更是名扬陇上的文史学家和教育家,全国优秀班主任沙秀石鞠躬尽瘁,全国模范教师张学成被誉为“教坛保尔” 。张学成、刘进平、李育效等一大批名师受到国家的表彰奖励,这里有古老民风的传承,这里有韵味悠长的歌谣。镇原,在文化的诗篇里,永远跳动着奋勇向前、永不止息的民族精魂!这是一方历史久远的英雄厚土!武将李恂镇守西域军烈堪追,北魏灵太后治国清明,明给事许理亥佞除弊。周铜剑、秦诏版、陶水管等文物国内稀有。镇原,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都在抒写着雄浑与壮阔、顽强与拼

2、搏!这是一方经济开发的蓬勃热土!黄花菜享誉全国,香飘五洲;杏产品种类繁多,风味独特;石油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镇原,在经济开发的大潮里,蕴藏着不可估量的、令人瞩目的美好前景!镇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这里曾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人文自然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书法之乡” 、 “中国民俗文化之乡” 、 “中国杏乡” 。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南的镇原县,古称原州,现辖 7 镇 12 乡,总面积 3500 平方公里,总人口 53 万。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古老土地上,勤劳、智慧、勇敢的镇原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前所未有的眼界和决心,在茹河两

3、岸奏响了一曲重教兴学的雄伟乐章。乘着西部大开发的强劲春风,镇原人民解放思想,团结奋进,跨越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描绘出一幅又一幅绚丽画卷。2010 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财政收入 1.28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5598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902 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市第()位、全省第()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镇原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两基”攻坚工作作为兴县富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坚持实施“文教兴县”战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不断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实现

4、了“两基”从普及到提高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324 所,其中完中 11所(民办高中 5 所),职业学校 2 所,独立初中 22 所,小学 289 所,幼儿园 73 所(私立幼儿园 69 所)。教职工5655 人,在校学生 87456 人,其中高中 14011 人,职高4541 人,初中 27700 人,小学 41204 人。在 80 年代末顺利实现了“普初”目标,90 年代末“两基”工作全面通过省级验收,2000 年获“中华扫盲奖”,2001 年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近几年,“两基”建设再谱新篇,实施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实现了义务教育由全民

5、办向政府办的历史性转变。镇原的基础教育,正像漫山盛开的山丹花,芳香馥郁、光彩夺目!众志成城铸丰碑众志成城铸丰碑众志成城谋发展,紧锣密鼓续新篇。借助迎接“两基”国检的东风,镇原县上下齐动,使“两基”建设不断推向纵深。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副组长,政府办、发改局、教体局、人社局、编办、财政局等()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先后四次召开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动员会、汇报会、推进会,全面安排部署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制定了镇原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 ,县政府和各乡镇签订了镇原县“两基”迎国检目标管理责任书 ,建立了“目标一致、责任明确、部门联

6、动、齐抓共管”的“两基”迎国检工作新机制。为了营造浓郁的“两基”迎“国检”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两基”迎“国检”工作是提高全县人民素质的基础,县上通过广播电视、办板报专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开展演讲比赛、举行座谈会、讨论会、专题讲座、知识问卷、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广大师生和社会群众深入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两基”工作的良好环境。据统计,为了做好“两基”迎国检宣传工作,全县累计自筹宣传经费 71.4 万元,编印镇原县“两基”迎国检资料汇编500 本、专题画册 1350 册,通过镇原教育办“两基”专刊 1 期,开辟镇原教育“两基”动态网站,制作专题片 1 期

7、,发放工作简报信息 133期,播放电视动态信息 113 条,制作电子宣传屏幕 46 面,登载报纸动态消息 156 篇,悬挂横幅 1471 条,发放宣传资料 152860 张,制作宣传展牌 561 面,刷写墙面标语 978 处,办板报专栏 1086 期。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为了管好用好每一分钱,财政和教育部门集思广益,探索总结出的“校财局管”经费管理模式,以预算管理为核心,集中报账,分校核算,强化了财务预算收支管理,增强了财务调控能力,优化了财务支出结构,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这种成功做法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中小学广泛推广,今年又被评为全国义保经费管理工作先进县。为缩小城乡

8、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近三年来,全县总投资达到 2.2 亿元,改造校舍面积 15.1 万平方米。今年,为了顺利通过“两基”国家评估验收,县政府共安排专项资金 2157 万元,其中 1543 万元用于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614 万元用于学校内配设施建设。为了解决全县部分中小学学生增加、如厕困难的实际,去年县上主要领导亲自出面联系,促成了镇原籍陕北榆林煤矿董事长张华投资 300 万元,启动“振华助学青少年健康工程”项目,修建沼气厕所、水冲式厕所、旱厕共 1900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肖初中等 5 所学校学生如厕难的问题。面对农村中小学课桌凳破旧的实际,县政府多方筹资 169 万

9、元,更新部分学校课桌凳 14000 套。基本实现了“最漂亮的房子在校园,最平安的房子在校园”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全社会的共识,更是镇原干部群众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的真实写照。随着人口结构、人口流动的变化带来的生源变化,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全县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工作。自 2002 年以来,我县分阶段撤并了 300 多所布点分散、规模过小的教学点和八年制学校,使全县中小学总数从 2002 年前的 625 所调整为目前的324 所。2009 年,县上筹措资金 1020 万元,撤并了孟坝镇9 所小学的三年级以上的年级,在该镇建成了我县规模最大的寄

10、宿制小学。2010 年,我县在县城东区征地 140 亩,计划投资 1.5 亿,一期工程投资 5000 万修建镇原二中。建成后,将带动撤并办学规模小、条件落后、的开边中学、屯字中学等 10 所学校。通过布局调整,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办学差距明显缩小,教育均衡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为着眼未来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学校和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如今,农村的孩子也走进了计算机教室,步入了多媒体演播厅,走上了标准化实验台,打开了知识宝库,遨游于知识的海洋。2005 年以来,全县中小学共建成远程教育项目学校 323 所,多媒体教室 42 个,电子备课室 49

11、个,计算机教室 50 个,有计算机 2952 台;49 所学校接入互联网,248 所学校建成校园广播系统,241 所学校安装了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小学图书 561610 册,生均 13.63册;初中 581423 册,生均 20.99 册。目前全县小学有教学班 1737 个,班额在 50 人及以下的 1691 个,占 97.4%;初中有教学班 501 个,班额在 55 人及以下的 441 个,占88%。芬芳烂漫满园香芬芳烂漫满园香保障适龄儿童全能读书上学是“两基”迎国检工作的中心工作。为了做好这项“一个都不能少”的工作。镇原县将“控流保学”作为提高普及程度的主要手段,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层层落实目

12、标责任制。教体局在指导检查工作时必问控流工作,必查保学措施,必究辍学责任;各中小学均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和留守儿童之家,健全了特困生、学困生结对帮扶机制,确保学龄孩子“进的来,留得住,学的好” 。同时,镇原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从( )年起,全部免除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杂费,免费为部分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教科书,并为住宿生补助生活费, 年起又为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县政府每年拿出 万元,建立中小学生资助政府基金,帮助家庭贫困学生解决就学困难。一项又一项措施,一份又一份爱心,一个又一个故事,浸透了镇原“两基”工作的艰辛与神圣。2011-2012 学年度

13、,全县有小学适龄人口 42881 人,实际入学 42881 人,入学率为 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 27720 人,在校生 27700 人,入学率为 99.9%;全县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 222 人,实际入学 202 人,入学率为 91%;20082011 学年度年,小学辍学率均为 0,初中辍学率为 0.52%;小学毕业率为 100%,初中毕业率为 99.1%;15 周岁人口总数为 11117 人,初等义务教育学业完成 11065 人,完成率为 99.5%;17 周岁人口总数为 10062 人,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学业完成 9760 人,完成率为 97%。听着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看着那一张张欢欣的

14、笑脸,苍山为之动容,碧树为之开颜!没有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的同时,镇原县特别重视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工作,将扫盲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各级各类的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巩固提高扫盲成果。目前,全县青壮年人口总数 278091 人。青壮年人口文盲人数 775 人,受完小学 4 年以上教育人数237311 人,已脱盲人数 40005 人,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到 99.7%。全县乡镇有行政村 215 个,乡村级共开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215 所,开设扫盲班点 256 个,办学面 100%。近三年全县共投入扫盲经费 158.7 万元,乡村农民文化

15、技术培训学校共培训 17.4 万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青山绿水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芬芳烂漫的新农村盛开着文明之花!师高德范谱新篇师高德范谱新篇国运兴盛,系于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所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队伍的素质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县教育局以提高师德建设为目的,开展了教育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 、 和 ,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活动。通过治理,教师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增强,职业道德意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规范,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严谨笃学,蔚然成风。为了不

16、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以“面向全体、突出骨干、追求实效”为原则,积极开展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和教师业务素质培训。目前,镇原县中小学教师中,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者达( )%,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 )%;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者达( )%,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 )%;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 )%。教书育人,育人为本。镇原县始终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到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之中,认真履行管理职能,积极改革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用人机制,着力提升教育品位,努力把学校建成培养人才的沃土、学生学习的乐园。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与培训。镇原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县教育局制定了镇原县千名教师对口交流计划 ,自上而下建立了全县中小学教师管理、培训、任用、交流的新机制。从2005 年开始,镇原县建立了县城中小学教师缺编实行“按编设岗、凡进必考、择优聘用”的新机制。2010 年又在全县推行了中心小学校长“公推公选”制度,取得了很好的工作实效和社会反响。县上每年坚持财政切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