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60202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阐明了人 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具体实际的结 合中,以震撼世界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证实 了这些客观规律的运用对世界历史走向的改变,对人类社会进程的深刻影响。但 是,在今天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起的挑战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和“失效”的叫嚣声中,在人们面对挑战和叫嚣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产生 了一定程度的困惑和不解的情况下,究竟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就是

2、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的具有 综合性特点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 义整体性的理论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上,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原理相加 而成的;有学者干脆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或全部是指哲学原理。关于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这些认识,尽管我们不能认为它是错误的,但至少是未能准 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特征,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确实是和马克思

3、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 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列宁曾经说过:马克 思学说之所以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 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 整的世界观。”1(P309)这种完备而严密体现在它“是人类在 19 世纪所创造的优 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1(P309-310)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 种问题”。马克思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

4、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 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1(P309)正因为如此,由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克服了旧哲学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 学的局限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 人类社会的认识,由此而创立的唯物史观,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 思维的一般规律,把伟大的认识工具交给了人类,特别是交给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 的劳动群众。由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吸收英国及 法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切合理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第一次系统地阐

5、明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历 史时期的真正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 由空想变为科学,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显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 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密切关系就表现在它贯穿于三个组成部分中。这 种“贯穿”并不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 个部分原理的相加,而是指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 的原理。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能够反映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立场、理论联系 实际原则的理论,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是对包含着一连串 互

6、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 在我国,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认为苏东剧 变表明社会主义垮台了,马克思主义“”了。有的人抓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在运用于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误或偏差,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了;有的人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个别观点、个别结论、个别提法的“”,断 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体系“”了。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 有的人回避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成是“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 教条”;有的人在教学和研究中把丰富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了呆板的教条, 严重窒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生命力。这两种态度无疑都是错误的,因为他

7、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创立于 19 世纪 40 年代至 60 年代。马克思主义在它创立之 初就公开声明,它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 高度统一,它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经济活动的 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不仅符合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 和根本利益,而且也是实现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历史使命的前提。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它是适应时代 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它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自

8、身。马克思 主义关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特质。这 一发展的规定性深深地蕴含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在其运用中,不仅已经包含着发展这些基本原理的规定性,而且也包含着必须根据 变化的历史环境和新的历史条件,对这些基本原理加以发展的规定性。马克思在 提出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这一基本原理时就明确认为,这一规律像其他一切规 律一样,在其实现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有所变化。马克思、恩格斯为 共产党宣言1872 年德文版所写的“序言”也明确提到:共产党宣言所阐述 的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P248)这就 是

9、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着其据以产生的具体情况的变化,将得到不断的发展 和完善。马克思到了晚年也曾提醒人们注意,不要把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西欧 资本主义起源的一般原理,当做世界各国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如果这样做 的话,那就会在给他“过多的荣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了他“过多的侮辱”。3 (P342)实际上,这样的“历史哲学理论”只可能是“超历史”的理论。如果不根据具 体的历史环境的变化和历史条件的更新,完全照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际上就 不是“站在”、而是“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了。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原则决定其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 以

10、重复的教条。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当做标 签贴在各种事物上,这无疑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精神和发展实质是背道 而驰的。 发展规定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离开 世界文明大道的一种固步自封的学说,而是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不断吸收同时 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中任何有价值的科学成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要求人们向它膜拜的“终极真理”,而是从发展着的世界中不断丰富自身并为人们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阐发出新的原理的科学理论。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 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4(P680) 15 多

11、年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是在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的接触和结合中,是在关注和研究自己时 代提出的最迫切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重大问题中丰富和发展自身并不断得到创新 的。创新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实际的结合之中,创新的基点就是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离开这一基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就会偏离 正确轨道,甚至会成为曲解、背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代名词。在马克思主义 发展史上,不仅恩格斯强调过:“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 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 济条件和政治条件”,4(P

12、669)而且列宁也作过说明:“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 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5(P274-275)这 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运用马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认识本国的经济和政治的条件,运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制定带有自己特色的革命和建设战略,走带有自己特色的 革命和建设道路,而且也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不是各个国家革命 和建设战略、道路的具体答案,但我们却是绝对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 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是 两种不同的态度,但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实的关系上,教条式地对

13、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往往会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种方法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当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宣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首 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了,以僵化的、停滞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实完全割裂开来了。因此,无论是马 克思主义“”,还是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际上都是对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实的割裂。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与时代发展、新的实际的 结合,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实践之树的奇葩,是进行的 科学实践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关系上,有学

14、者认为,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他们的一些预言并未能得到 实现,他们的著作在今天最多只具有文本的价值;也有学者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在于坚持当代发展了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有学者认为,应该根据今天的现实需要来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 的文本,从中挖掘出能指导当今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些看法在对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偏误。我们毫不讳言,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先必须要进行文本研究。从文 本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论述,研究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研究马克

15、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历史规律、关于资本主义时代发展规律的论述,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 质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探讨等等。研究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的文献资料和经典著作,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体系和精神实质的重要前提。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主要任务 之一,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工作。通过重新审核和修订马 克思、恩格斯重点著作的译文,使译文更加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 意;通过深入研究和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帮助人们深刻认 识和更好地掌握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破除对马克思主义

16、基本原理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坚持当代发展 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否则哪里还有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的科学内涵、体系和精神实质呢!研究马克思主义文本固然很重要,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又不 能仅限于文本研究,必须走向现实,必须把文本研究与时代变化、与新的实际结合 起来。一是要和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结合起来,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 方法来评析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来分析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包括 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新的实际的研究中,提炼出新的观点、作 出新的理论概括,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对 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分析,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科学性,通 过理论观点的提炼和升华,进一步展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性、创造性,显 现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强大。二是要和人们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