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网跟您说创新成功的三大关键要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8278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渠道网跟您说创新成功的三大关键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渠道网跟您说创新成功的三大关键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渠道网跟您说创新成功的三大关键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渠道网跟您说创新成功的三大关键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渠道网跟您说创新成功的三大关键要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渠道建设全营销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 5 号渠道网络大厦 渠道网官网: 渠道网跟您说创新成功的三大关键要素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言:“幸福的家庭皆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同。 ”创新亦然。 先从一个创新案例说起。1998 年,国家计划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西侧修建国家大剧院,面向全球 招标创新的设计方案,并定下三条原则: (1)一看就是一个大剧院; (2)一看就是中国的大剧院; (3)一看就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大剧院。 英雄帖出,全球各路豪强纷至沓来,最终法国人保罗安德鲁领衔的项目团队折桂。设计方案立刻在华夏 大地掀起轩然大波,全国上下分成两大阵营,赞成者说那是镶嵌在中国千年大地上的“蓝宝

2、石” ,反对者 说那是个“臭鸡蛋” 。 艺术见仁见智,我们只从产品创新的角度思考安德鲁赢在何处。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安德鲁 如是说:“在此方案之前我也设计了许多,都觉得不行,因为全世界都按这三条框框设计,都是飞檐翘壁、 天圆地方,我觉得跳不出去。站在北京地图前,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什么是传统?难道僵化而静止不变 就是传统吗?天安门、故宫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古典美,到了人民大会堂就有创新了,它糅合了近现代 甚至苏联的建筑风格。我豁然开朗,所谓的传统,应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一个民族最深刻的传统应该是 创新。我就不受任何规定约束了。 ” 时代周刊对中国采用这个方案的评价是“实事求是” ,即设计

3、招标的目的是得到最伟大的作品留传给 子孙后代和全人类。所有的原则、条件都是手段,都是为了得到那一款突破性产品,当这款产品出现在眼 前,是从原则、从本本出发,还是从实际、从目的出发? 那么创新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统计数据显示,除了竞争激烈的程度、产品推出的时机、产品流程各阶 段的执行质量、产品开发过程早期阶段的执行效率这些次要要素之外,创新成功有三大关键要素。 创新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创新的结果是超级产品。 即你所推出的是独一无二、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超级创新产品,如崭新的特点、挺拔的质量、高超 的价值等。 统计数据显示,有极高优势的产品 98%能成功。例如,安德鲁的“臭鸡蛋” 、乔布斯的

4、iPhone、王选的激 光照排、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有中等优势的 53%能成功,而具有少量优势的只有 18%能成功。 以 IT 史上第一款划时代的创新产品 IBMSystem360 为例说明。1961 年,时任 IBM 总裁的小沃森批准这款 围绕“兼容”战略的产品创新计划。此前每台电脑都有自己的指令集,每开发一台新电脑就必须重写程序, System360 将是历史上第一款指令集可兼容电脑,对用户而言意味着一旦开发完一套自己的业务应用软件, 它将不随硬件的更换而重新开发。 IBM 为此创新计划总计招募了 6 万名新员工、扩建了 5 座新厂房、取得了 300 多项新专利,包括发明了世 界上第一个内

5、存芯片、第一个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一个高级编程语言 FORTRAN 等。当年研发总投入 50 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约 400 亿,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私企创新项目,是美国第一颗原子弹“曼哈顿计 划”的 2?5 倍,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当。 1965 年,System360 革命性的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功,IBM 一举垄断全球计算机市场,到 1970 年跻身美 国 10 大企业之列,成为美国梦创新精神的象征,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 第一要素的深层原因要从人类的心理切入。众所周知,人与人见面的第一印象会铭记终身,即容颜、穿着、 举止、谈吐等外在形象,至于“人”这款产品的功效才能,那要“辨才尚须七年期”;至

6、于“人”这款 产品的质量人品,更须“狂沙吹尽始见金” ,都是后话。 人与产品的见面亦然,消费者第一时间看到产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不是质量,不是服务,而是创新。想 一想你对 iPhone 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震撼!即用户购买的本质是购买一种以满意度为标准的体验,而满意度 都是在那一刹那间的总体感觉。人的本性是喜新厌旧,满意度的第一印象就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 创新成功的第二要素,是先胜后战,运筹充沛。 渠道建设全营销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 5 号渠道网络大厦 渠道网官网: 即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 一款创新产品的成功,是在实施前就已经完整地确定好了产品概念,

7、详尽地评估了目标市场,精美地做好 了产品设计,细致地计算了各项利益,甚至在之上还有一个战略导向的一揽子“总体产品计划” ,从产品 组合而不仅仅是单款产品的角度考虑问题,当所有这些在帷幄之中运筹完毕,最后的实施就是决胜千里的 把握之仗。 1994 年,办公家具供应商世楷公司在间隔不长的时间推出了两款均采用革命性技术的创新产品,结果是 Leap 办公椅大获成功,而 Pathways 办公室区隔甚至被召回。 CEO 詹姆斯哈克特调查后发现,真正的失败始于产品计划形成之前,即在仅有一个好的产品概念之后, 没有足够的时间深思熟虑,就匆忙上马进入实施。Pathways 产品团队甚至在最开始就在基本理念上争

8、执不 下。于是,哈克特开发了四步法,其中前三步的独立思考、确定创新团队的统一观点和制订详尽的产品实 施计划等都是“先胜” ,而最后一步的配置资源、落地实施才是“后战” 。 又如,在创新的同义词美国苹果公司内部,对于一个新产品的设计理念常常需要提供三份评价文件:一份 市场开发文件、一份工程设计文件以及一份用户体验文件。苹果认为,通过市场调查,可以了解消费者需 要什么;通过工程设计,可以探究能做什么;通过用户体验,可以发现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和偏好。 如果这三份文件被执委会认可,设计组就会得到一笔预算,并将指定项目负责人。自此,项目团队就致力 于扩展这三份评价文件,追加如何实现市场开发、工程设计和用户

9、体验方面的具体要求和细节。在项目进 行过程中,团队的工作进展还需要不断地被评价。 创新成功的第三要素,是有一个卓越领导人领衔的多元化的优秀团队。 人类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创新大师当属爱迪生,他一生申请了 1039 项发明专利。然而,其助手弗朗西 斯杰尔说:“爱迪生其实是一个集合名词,意味着许多人的共同工作。 ”这是一个由 14 人组成的团 队,甚至在美国大萧条的 6 年间,整个团队发明了电报机、电话机、留声机和电灯泡等多种产品,申请了 400 多项专利,而爱迪生就是这个优秀团队的带头大哥。 自 2005 年起,美国商业周刊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 50 强” 。2010 年度,苹果

10、连续 6 年蝉联第一,前 10 名的其他企业依次为:谷歌,微软,IBM,丰田汽车,亚马逊,韩国 LG 电子,中国 比亚迪,通用电气,日本索尼。 说到苹果,不得不说其 1997 年重返公司的带头大哥乔布斯。与谷歌的工程师可以和创始人佩奇、布林讨 价还价不同,乔布斯拒绝了创新产生的民主来源。他坚信自己对消费需求的预判能力,并要求公司的产品 创新要在自己的主导意识之下进行,他给团队注入了凝聚力和纪律观念,团队所要做的就是将他的想法实 现。事实证明,这同样取得了成功。 团队方面,乔布斯说他从来没有备用团队或者“B 计划”之类的概念,他的团队就是要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为此,他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打电话,寻

11、找那些他耳闻过的最优秀的人员,以及那些他认为对于苹果各个 职位最适合的人选。 因为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性碰撞” ,是一种复合反应,由看似无关的想法、概念、领域、资源等相互作用、 排列组合而产生,而发生相互作用的唯一途径就是团队的联系和交流。 从统计数据来看,优秀团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团队成员的组成来源多元化,并且大家都尊重这种多 元化;二是团队成员致力于实现一个“疯狂而伟大”的目标,为了目标充满激情;三是他们热爱挑战,敢于 冒险,毫不畏惧困境、挫折和最后截止日期,总会有一种在最后期限前实现目标的强烈意识;四是团队中没 有尊卑等级之分,信任与亲密无间的关系能够激发创新的动力;五是开放、自由选择

12、、资源共享的工作氛围;最 后,团队是与外面的世界相联系的,可以自主地去获得任何其他所需要的东西。 关于团队成员来源的多元化,管理学者斯科特佩奇将其统计实验的结果写入其著作异质:多元化如何 造就了一流团队、公司、学校和社会之中:“如果我成立两个团队,一个团队的成员随机抽取,因而具 有多样性,而另一个团队由个体绩效最佳的员工组成,那么第一个团队的产出总是最大的结论是,创 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的异质性。 ” 管理学者弗朗斯约翰松将这种现象称为“美第奇效应” 。美第奇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银行家,曾出资帮渠道建设全营销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 5 号渠道网络大厦 渠道网官网: 助各领域里锐意创造的人,如雕塑家、科学家、诗人、哲学家、金融家、画家、建筑师等,使得他们之间 互相了解、彼此学习,从而打破了不同学科、不同文化间的壁垒,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创造力爆炸的新纪元 文艺复兴。 想了解更多品牌信息请咨询: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