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报:庆元旦,迎新年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8159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板报:庆元旦,迎新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黑板报:庆元旦,迎新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黑板报:庆元旦,迎新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板报:庆元旦,迎新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板报:庆元旦,迎新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板报:庆元旦,迎新年黑板报:庆元旦,迎新年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 “元旦”的“元” ,指开始,是第一的 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 ;“旦” ,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 地平线。 “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 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 ,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在汉语各地语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 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在中国,元旦已列入了法定假日。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 “元旦”的日期也

2、有不 同。中国是世界上第 12 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元旦起源元旦起源还有个传说,是在 4000 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 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 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 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 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 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 ,或“元正” ,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 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

3、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 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 “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 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记述元旦庆贺情景。1 元旦演变元旦演变元旦一词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 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1而“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 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 ;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 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元旦在书舜典 中叫“元日” ;汉代崔

4、 瑗三子钗茗中叫“元正” ;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 ; 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 ;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 诗中谓之“元朔” 。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 1 月 1 日。1中国历代元 旦的月日并不一致。殷代在农历十二月初一,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 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 ) 。 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 ,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 所以又称“夏历” ,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 2 天。自西历传入中国以后,元旦一词

5、便专用于新 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公元 1911 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 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 节” ,把公历的 1 月 1 日叫做“元旦” 。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2到孙中山于 1912 年 1 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 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 1 月 1 日称为岁首“新年” ,但仍称“元旦” 。12在民国 以后虽然定 1 月 1 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 1 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

6、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2 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 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 ,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 ,阳 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 2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 ,将公历 1 月 1 日规定 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