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收购保护价将成常态(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7923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收购保护价将成常态(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棉花收购保护价将成常态(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棉花收购保护价将成常态(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棉花收购保护价将成常态(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棉花收购保护价将成常态(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棉花收购保护价将成常态(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棉花收购保护价将成常态(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棉花收购保护价将成常态(图)来源: 新金融观察报 关键字:棉花价格;棉花种植;保护价;棉花期货价格;棉花协会 作者:新金融 冯锦浩 棉花价格升高了,但种植成本也在提高,特别是眼看着现在的棉花价格有点维持不住,种棉户在定生产计划的时候心里面还是得掂量掂量,现在看着有利,等种下去到采摘的时候能不能赚钱还要两说。3 月 30 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工信部、铁道部联合国家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制定发布了2011 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以下简称棉储预案)。这次出台的棉储预案对产自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 13 个省(区

2、、市)的棉花规定了临时收储价,执行时间为 2011 年 9 月 1 日至 2012 年 3 月 31 日。相关人士认为,此次棉储预案的公布不仅意味着棉花的收储也像小麦、稻谷那样有了收购保护价,而且将来也会成为常态稳定下来。托风险 稳农心2010 年 9 月,在供给偏紧的预期下,国际、国内的棉花期货价格陡然而起,从 18000 元/吨直冲至 32000 元/吨上方,上涨幅度达到 78%。从事棉花产业研究的研究员刘春芳认为,长期以来棉花生产中所积累的矛盾在这一次棉花价格的异军突起中得到了反映, “棉花种植成本高,价格波动幅度大,棉农在承受市场风险的同时利润难有保障,以上这些都制约了生产的积极性与棉

3、花的播种面积,当这种问题长时间被沉淀后,再遇到一些外部经济环境的推动,一场大爆发就不可避免了。 ”在棉花价格大幅上涨之后,农民的种棉意愿也开始升高,中国棉花协会公布的调查显示,截至 2011 年 1 月底国内农民的棉花种植面积意向增加 9.8%,但是从 2 月 17 日开始,国内棉花期货价格进入了下跌阶段,现货价格也开始回落,刚刚趋暖的棉农种植热情又开始冷却。一位河北地区的棉花种植户告诉新金融记者, “棉花价格升高了,但种植成本也在提高,特别是眼看着现在的棉花价格有点维持不住,种棉户在定生产计划的时候心里面还是得掂量掂量,现在看着有利,等种下去到采摘的时候能不能赚钱还要两说呢。 ”这位河北棉花

4、种植户的担心并不是个例,3 月底中国棉花协会再次发布月度调查结果的时候,棉花种植面积的意向已经由增加的9.8%降到了 5.1%。 “价格的回落影响了棉农的种植积极性,这一点管理层肯定是清楚的。 ”首创期货研发中心负责人董双伟认为, “现在推出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并且定了 19800 元/吨的底价(编者注:标准级皮棉)无疑给了正在犹豫当中的棉农一剂定心丸。 ”新金融记者从棉储预案中看到,当预案执行期间监测的棉花市场价格连续五个工作日低于临时收储价时,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便会发布公告,启动收储预案。收储不仅包括标准级皮棉,也包括其他品级的皮棉,各品级的皮棉按照3%的品级差率,1%的长度差率计算价格,

5、充分保证了棉花收储具有实际操作性。董双伟还对记者分析, “这一次把棉花也列入保护价收购的农产品序列当中,不仅说明国家重视棉花作为战略物资的地位,也说明相关部门看到了在棉花生产与市场方面的实际情况。 ”“好容易有了一波大行情,种棉花有钱赚,这次再错过促生产的机会,那就不知道要等到哪年了。 ”上文中的河北棉花种植户认为现在推出棉花收购保护价政策,让棉花“入保”正当其时。而对棉花产业有着深入研究的董双伟也认为,从这次公布的棉花收储相关规定来分析,今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的增长有望维持在 8%以上。强储备 求安心新金融记者对比了 2010 年 9 月份的棉花期货主力合约与国家棉花抛储价格看到,伴随着国家的

6、抛储,棉花期货与现货价格仍是一路上行,抛储结束后一个月棉花价格仍在冲高。有业内人士认为,当时抛储并没有使价格受到打压,意味着市场的需求已经大大超过了临时增加的供给,这也使管理层认识到了棉花的储备量与可以产生调控效果抛储需求量间的差距,最近棉储预案的推出不能说没有当时棉花罕见行情的背景。上述业内人士还认为,2010 年 8 月到 10 月间的抛储量达到了 60 万吨,而 2009 年 5 月到 2010 年 8 月的抛储量则是 320 万吨,一年半的时间抛掉了 380 万吨棉花储备,这相当于 2009 年国内棉花总产量的 60%(编者注: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009 年棉花产量 640 万吨计

7、算),前前后后的总抛储量还是相当巨大的,今年制定了棉储预案也是为相关机构入市收棉做了铺垫,毕竟只抛不收也是不行的。新金融记者了解到,由于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所收储的是经过中间商加工的皮棉,而非农民直接采摘的籽棉,为了使棉花临时收储预案能够起到切实的增产效果,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收储政策时特别考虑了农民的利益,要求交储企业即中间商在向农民收购籽棉时不得低于籽棉收购参考价,中储棉总公司承储库点在接受棉花入储时将会查验交储企业的收购单据,凡籽棉实际收购价低于籽棉收购参考价的企业,其所加工的皮棉一律不得入储。籽棉的收购参考价有中国棉花协会经过相关计算后予以公布。董双伟认为, 棉储预案的出台使业内多年来一直呼吁的“籽棉收购保护价”最终成行,当前的意义在于稳定即将展开的棉花种植面积,从长期来看则是国家改善调控能力与供需矛盾的一项“远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