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师要扮好三种角色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7921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师要扮好三种角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教师要扮好三种角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教师要扮好三种角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学教师要扮好三种角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学教师要扮好三种角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教师要扮好三种角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师要扮好三种角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教师要扮好三种角色化学教师要扮好三种角色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将“教育教学质量”定为义务教育三大督导内容之一, 教育督导加大“督学”力度,课堂教学倍受督导关注。笔者参与对一些市、县、 乡、村级学校督导,所到之处课改春风气息浓。多数教师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 践,认真践行新课改理念,并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转变自身的教育教 学行为。但也时有“春风不度玉门关”,少数教师还墨守传统观念,仍“迷恋” 传授知识,较少从促进学生发展这个角度去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谈及此 事,校长抱怨教师观念“本性难改”。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德的角色理论认为,不同角色具有不同心理,即角色观念。能否从角色转换开始,经过适当训

2、练,达到转变观念之目的呢?笔者就此作些探讨,以期获得校本培训的一种新途径,为基层校长解忧。因笔者曾有化学教学经历,督导中较多听初中化学课,故以化学教师为例来说明转变教学观念,可从扮好教练、导演、医生等三种角色做起。一、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扮好“教练”角色,设法促进学生发展传统课堂教学中常可见此情形:下课铃响了,教师仍在讲,其理由是备课内容要讲完,否则本课目标未达成。可见,这些教师课堂教学以讲为本,根本没考虑学生学的情况。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标准是什么?这让我联想到“教练”。教练是训练他人获得某种技能的人。教练依据预定目标,制定训练计划,通过科学方法、程序及过程,训练运动员达到一定的运动水平(参赛或达

3、级)。对于每次具体训练而言,也有明确具体目标,如体能指标、动作技能指标等,这些皆通过训练而达到。教练职业特点是通过训练让对象达到目标。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值得借鉴教练的一些做法。理由之一:教学目标是教学者与研究者高度关注的内容。在相关专著中许多学者对教学目标定义表述尽管不同,但其核心都是指“学生学习的结果”。然而,传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常常以教师教完为准,试想究竟应该是教完还是学会呢?理由之二:实际工作中教学目标总有许多不明确、不具体或不可测的成分。有些教师受以往教学参考资料的影响,把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当着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学的行为。现行的教师用书中已改成“学习目标”了,但往往是对“章”、“

4、节”而言的,教师仍应再次加工。理由之三:技能性学习必须实践。新课程方案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如实验操作中的仪器连接、药品取用、实验现象的获得与观察等,这些都必须经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才能获得,过去那种“做实验不如讲实验”的观念已不合时宜,无论与新课改精神,还是应试能力均对不上号了。只有将课堂教学目标尽可能做到明确、具体、可测,才能让教者自己清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就是达成教学目标了,也才能让学生学得明白,才能使评价具体明了。扮好“教练”角色要直接向“教练”学习(学校都有体育教师充当的运动“教 练”),去学他们对运动员的训练策略,更要看训练过程,获得感性认识,并 参与训练计划制定,学习训练

5、目标制定方法与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做好 以下几项工作,方可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达到促进学生发展之目的。首先,要树立首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的思想。教练训练运动员,是以将来独立面对各种复杂局面的竞赛为目标,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如此,应以培养能独自面对未来一切环境的学生为目标,变传统的教师讲完为学生学会,围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看、善于想、主动问、积极说、认真写、广泛读、恰当评”的习惯,统筹安排“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并尽可能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其次,要研究课标、研究学生。其次,要研究课标、研

6、究学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反复琢磨学生化学学习的心理状态、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充分考虑班级差异与个体差异等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从而根据课程标准,合理选用教学内容。比如:将化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有选择的安排到教学内容中,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化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进一步领悟探究的顺序及方法;再设计一些寻规律、纠错误等巩固性练习,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第三,要勤于动手、勇于实践。第三,要勤于动手、勇于实践。新课标要求的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比以往教材多得多,从实验仪器及药品的准备,到课前试演、课堂实战,再到课后的整理、清洗等环节,往往要耗时间、花精力。对于条件较差的

7、农村学校教师而言,还要设法创造演示与实验的条件,设法去寻找仪器与药品。一个教师如果缺乏教练所具备的那种勤于动手、勇于实践的奉献精神,缺乏师生共同发展的内驱力,就难以扮演好“教练”这个角色。第四,要落实第四,要落实“两全两全”、目标具体。、目标具体。有些化学教师因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往往主动“遗忘”部分成绩差的学生;有些化学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也往往会直接靠拢考试要求,对那些与考试不够紧密的内容则会一带而过,这显然违背了新课改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因此,必须在面向全体学生,考虑班级差异与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像“教练”给运动员制定训练目标那样,不仅要明确某一节化学课的教学内容,而

8、且要明确通过这节化学课应达到的相应能力指标。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初中化学教师用书上的“学习目标”在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具体化:一是课时具体化。初中化学教师用书上的“学习目标”常常是针对教材的“章”、“节”而言的,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课时,这就非常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这些目标具体到每个课时。二是对象具体化。初中化学教师用书时常运用“常用”、“常见”等词来陈述“学习目标”,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时,像教练训练运动员那样训练自己的学生,并具体到每个对象,心中一定要清清楚楚地明白这些常见元素、常见物质、常见金属矿物所蕴涵的探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在叙写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中反应不同层次

9、目标水平的谓语动词的内涵,并力求准确、具体的表达出来。这不仅仅是为了可测、可评,还是为了更好地去把握、去实现、去达成教学目标。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扮好“教练”角色,并设法促进学生发展,需要化学教师挖掘化学教材中的探究性因素,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探究;更需要化学教师善于选择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完善“教练”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探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科学素养及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在教学“用微粒观点看物质”内容时,就要借用“教练”的方法,并借助观察、想象、类比、模

10、型化、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内容。又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时,要尽力让学生体验其中的过程,并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在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推理时,必须兼顾过程与方法,必须综合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实践能力、生活经验、心理状态等,必须基于学校条件及教师个人的教学特长(风格)来选择适当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是说,要在化学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之间找船、架桥,并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到达促进学生发展的彼岸,实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可能有人会顾虑,课堂教学以训练学生学会为目标达成标准,效益就会大打折扣了。这就看你如何看待效益了,是教师讲的效益,还是学生学的效益。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11、要扮好“导演”角色,激发学生主动发展传统课堂上常见教师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却听得迷迷糊糊,乃至瞌睡。更为常见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生参与答题、讨论等活动,双边教学活动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课改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常见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但实际上没给学生以活动时间,更没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许多小组还未正式开始,教师便叫停了。比较课改前后教学活动,形式虽有异样,但本质实为一种-“教师中心”。如何转变这些教师“课堂中心”的观念呢?扮演“导演”是个有效途径。“导演”是他人演戏或拍电影的组织指挥者,其职业特点是指导别人演戏,而非直接自己演。教师作导演,学生做演员其意义在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翁意识增

12、强,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增强了。一是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他们会自加压力,努力学习;二能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直接动力;三有较好的成就感。成就感是对奋斗者最好的精神回报,它能增强再学习的自信心。如何扮演“导演”,可学习音乐教师指导学生演戏,可培养教学小助手。如教师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小助手进行;分组实验必须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小助手去指导。化学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扮好“导演”角色,善于组织与指导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演戏”,心中惦着目标,眼中注视学生,手上忙着指挥,既为学生创设情境,又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热情。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演员演

13、戏首先要体验生活,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才能自然进入角色,学习也是如此。化学比起其它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既有声、光、色、态、烟、气、雾、味、手感等丰富多彩的一面,又有神奇变化的一面,如烧不坏的手帕、反复沉浮的鸡蛋、清浊交替的石灰水、瓜果电池等有趣现象,足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利用这些资源,像导演那样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比如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再如要求学生在研读教材、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把不懂的问题扛下来、记下来、提出来,给学生创设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索

14、、寻求真知的良好品质。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对实验时出现的现象会产生直觉的兴趣,可能是仅仅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或是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表面感知,但并未真正了解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因而,这种兴趣往往既不稳定也不持久,甚至比较浮浅。对此,化学教师就应该如导演给演员说戏一样,及时引导学生探究出现这些实验现象的原因,鼓励学生产生怀疑,有时还要主动设疑,引导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而学会探究、学会质疑。假如有些学生并不满足于观察实验现象,而是主动了解如何引起或改变这些实验现象的方法和原因,并开始注意现象与条件的变化后可能出现的结果,但还没有去主动了解出

15、现这些实验现象的规律。遇此情况,化学教师又该如何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呢?笔者认为必须引导学生向深处思考,让问题意识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前提,并在允许出错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质疑的信心,使学生不仅产生了解引起和改变某种实验现象原因的兴趣,而且想进一步主动去探究其中的原因,进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使学生不满足于了解特定的局部实验现象及因果关系,还能够通过它们来了解某一类实验现象的相互联系和一般规律;使学生不仅了解并能复制所接触过的实验现象,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加以干预,使之产生符合愿望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了解化学世界的多样性及内在统一性,进一步拓展较丰富的想象力和创

16、造精神,进一步拓展操作技能,进一步拓展探究能力,进一步充当学习的主角。由此可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扮好“导演”角色,并激发学生主动发展,就好比给化学反应提供启动条件那样,一旦条件成熟,学生就会自动生成一个个新的化合物;也正如戏剧、电影、小说之类的文学艺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就是悬念叠出那样,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主动进入角色、主动思考探究。而教师必须研究如何进一步扮好“导演”?必须研究如何尽可能地让学生“演”起来、“动”起来?必须时刻注意全班学生的一言一行,随时掌控局面,及时进行调整,坚决杜绝在课堂上讲那些永远正确的废话。正如布鲁纳所指出的那样: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是应该教人发现真理,教师应该练就“导”的艺术,把“演”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赋予学生,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此一来,教师知识拥有者、学识权威的地位受到挑战,有人担心在学生心目 中的威信削弱,因此带来课堂难以驾驭,教学效益低,要花掉教师更多精力等 忧虑。这些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与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