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的红外接收祥解与应用资料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7549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例的红外接收祥解与应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例的红外接收祥解与应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例的红外接收祥解与应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例的红外接收祥解与应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例的红外接收祥解与应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例的红外接收祥解与应用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8khz 红外发射与接收 2007-07-23 15:14 红外线遥控器在家用电器和工业控制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进一步自制红外遥控系统,也并非难事。 1.红外线的特点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 蓝、紫,如图 1 所示。由图可见,红光的波长范围为 0.62m0.76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遥 控器就是利用波长 0.76m1.5m 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电路调试简单,若 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可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 2.红外线发射和接收

2、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 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如图 2 所示。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 940nm 左右,外形与普通 5mm 发光二极 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色等三种。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 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 100mW。红外发光二极管的 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 它才能正常工作而获得高的灵敏度。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3、。由于红外发光 二极管的发射功率较小,红外接收二极管收到的信号较弱,所以接收端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 电路。然而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或正式的产品,大都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如图 3 所示。 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 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们不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 靠性大大提高。图 3 是常用两种红外接收头的外形,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 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 (Out)。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图 3 列出了因接收头的外形不同而引脚 的区别。红外接收头的主要参数如下:工作电压:4.8

4、5.3V工作电流:1.72.7mA接收频率:38kHz峰值波长:980nm静态输出:高电平输出低电平:0.4V输出高电平:接近工作电压 3红外线遥控发射电路红外线遥控发射电路框图如图 4 所示。框图 4 是目前所有红外遥控器发射电路的功能组成,其中的编码器即调制信号,按遥 控器用途的编码方式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例如用于电视机、VCD、DVD 和组合音响的 遥控发射的编码器,因其控制功能多达 50 种以上,此时的编码器均采用专用的红外线编码 协议进行严格的编程,然而对控制功能少的红外遥控器,其编码器是简单而灵活。前者编码 器是由生产厂家的专业人员按红外遥控协议进行编码,而后者适用于一般电子

5、技术人员和电 子爱好者的编码。图 4 中的 38kHz 振荡器即载波信号比较简单,但专业用的和业余用的也有 区别,专业用的振荡器采用了晶振,而后者一般是 RC 振荡器。例如彩电红外遥控器上的发 射端用了 455kHz 的晶振,是经过整数分频的,分频系数为 12,即 455kHz12=37.9kHz。当 然也有一些工业用的遥控系统,采用 36kHz、40kHz 或 56kHz 等的载波信号。因红外遥控器的控制距离约 10 米远,要达到这个指标,其发射的载波频率(38kHz)要求十分 稳定,而非专业用的 RC(38kHz)载波频率稳定性差,往往偏离 38kHz 甚至很远,这就大大缩 短了遥控器的控

6、制距离。因晶振频率十分稳定,所以专业厂家的遥控器全部采用晶振的 38kHz 作遥控器的载波发送信号。图 4 中编码器的编码信号对 38kHz 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再经红外发射管 D 向空间发 送信号供遥控接收端一体化接收头接收、解调输出、再作处理。 利用红外线的特点,可以制作多路遥控器。在遥控发射电路中,有两种电路,即编码器和 38kHz 载波信号发生器。在不需要多路控制的应用电路中,可以使用常规集成电路组成路数 不多的红外遥控发射和接收电路,该电路无需使用较复杂的专用编译码器,因此制作容易。1频分制编码的遥控发射器在红外发射端利用专用(彩电、VCD、DVD 等)的红外编码通讯协议作编码器,对

7、一般电 子技术人员或业余爱好者来说,是难于实现的,但对路数不多的遥控发射电路,可以采用频 分制的方法制作编码器,而对一路的遥控电路,还可以不用编码器,直接发射 38kHz 红外信号,即可达到控制的目的。图 1 是一种一路的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在该电路中,使用了一片 ICl 高速 CMOS 型 4-2 输入 的“与非”门 74HC00 集成电路,组成低频振荡器作编码信号(f1),用 IC2 555 电路作载波 振荡器,振荡频率为 f0(38kHz)。f1 对 f0 进行调制,所以 IC2 的脚的波形是断续的载波, 该载波经红外发光二极管发送到空间。电路中的关键点 A、B、B波形如图 2 所示,其中

8、 B是未调制的波形。在图 1 中,选用了 555 电路作载波振荡器,其目的是说明电路的调制工作原理,即利用大家 熟悉的 555 产生 38kHz 方波信号,再利用 555 的复位端脚作调制端,即当脚为高电平时, 555 是常规的方波振荡器;当脚为低电平时,555 的脚处于低电平。脚的调制信号是 由 ICl 的与非门的低频振荡器而获得。在实际应用中,遥控发射器是 3V 电池供电,为此只需把 555 电路 ICl 剩余的两个与 非门组成的 38kHz 取而代之,如图 3 所示。注意:这里未引用 CMOS 4-2 输入的“与非”门 CD4011 作图 1 电路中的编码器和载波发生器,是因为 CD40

9、11 作振荡产生方波信号时,属于模拟信号的应 用。为了保证电路可靠起振,其工作电压需 4.5V 以上,而 74HC00 的 CMOS 集成电路的最低 工作电压为 2V,所以使用 3V 电源,完全可以可靠的工作。2遥控接收解调电路图 4 为红外接收解调控制电路,图 4 中 IC2 是 LM567。LM567 是一种锁相环集成电路, 采用 8 脚双列直插塑封装,工作电压为+4.75+9V,工作频率从直流到 500kHz,静态电流约 8mA。脚为输出端,静态时为高电平,是由内部的集电极开路的三极管构成,允许最大灌 电流为 100mA。鉴于 LM567 的内部电路较复杂,这里仅介绍该电路的基本功能。L

10、M567 的、脚外接的电阻(R3+RP)和电容 C4,决定了内部压控振荡器的中心频率 f01,f01=1/1.1RC,、脚接的电容 C3、C4 到地,形成滤波网络,其中脚的电容 C2, 决定锁相环路的捕捉带宽,电容值越大,环路带宽越窄。脚接的电容 C3 为脚的 2 倍以 上为好。弄清了 LM567 的基本组成后,再来分析图 4 电路的工作过程。ICl 是红外接收头,它 接收图 1 发出的红外线信号,接收的调制载波频率仍为 38kHz,接收信号经 ICl 解调后,在 其输出端 OUT 输出频率为 f1(见图 2)的方波信号,只要将 LM567 的中心频率 f01 调到(用 RP) 与发射端 f1

11、(见图 2)相同,即 f01=fl,则当发射端发射时,LM567 开始工作,脚由高电平 变为低电平,该低电平使三极管 8550 导通,在 A 点输出开关信号驱动 D 触发锁存器,再由 它驱动各种开关电路工作。这样,只要按一下图 1 电路的微动开关 K,即发射红外线,接收 电路图 4 即可输出开关信号开通控制电路,再按一下开关 K,控制开关信号关闭,这就完成 了完整的控制功能。3. 频分制多路控制器 利用图 1 和图 4 的电路,可以实现多路遥控器,即在发射端,将 ICl 组成的低频振荡 器,其电路模式不变,只改变电阻 R2,即可构成若干种 R 组成的多个频率不同的低频振荡器 (即编码),利用微动开关转接,38kHz 的载波电路共用;在接收电路中,一体化红外接收头 共用,再设置与接收端编码器相同个数的 LM567 锁相器和后级锁相驱动控制电路,各锁相环 的振荡频率与各编码器的低频编码信号的频率对应相等。这样发射端(图 1)按压不同的按钮, 载波信号接入不同频率编码的调制信号时,在接收端(图 4),各对应的 LM567 的脚的电平 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多路控制信号。上述所述的工作方式,称为频分制的编码方式。这种 频分制工作方式,其优点是可实现多路控制,但缺点是电路复杂,对于路数不多的控制电路, 因电路工作原理简单,对一般电子技术人员仍然是有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