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史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7411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史论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史论我国经济与贸易发展史内容摘要: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两者互相影响,互相治制约。通过对人类社会国际经济历史;国际贸易历史的了解,结合对各个历史时期一些典型国家的举例。以便熟知国际经济与贸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关键字:发展 影响1.早期的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状况 1.1 早期经济的发展状况早期的经济状况,大多数国家都是自然经济,农业和手工业都很发达,基本上都是总产出等于总支出,地区之间往往就能满足。经济模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由于政权相对不稳定。国家之间战争频繁。经济很难得到一个好的发展空间。 1.2 早期贸易的发展状况由于经济发展缓慢,文化交流少,

2、识散步速度慢,东西方发展不平衡;运输技术落后,早期的贸易有很大的局限性。贸易发展缓慢。但此时的中国经济贸易发展迅速。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的贸易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古代的著名的四大发明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尤其是在 1405 年的郑和下西洋。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地区。对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一时期西方是从属于东方的。但一些沿海国家迫于国内经济压力,贸易发展迅速。中世纪的威尼斯,佛罗仑萨,热那亚等都是盛及一时的贸易中心,其中威尼斯在 1000-1500 年之间成为地中海的海上霸主1.3 威尼斯的对外贸易众所周知,威尼斯是个水上小镇,生活资源的贫乏成为其进行贸易的主要动机。相对

3、于同一时代的其他地区,威尼斯拥有其他国家所不拥有的优势:先进的造船技术打造先进的商船与强大的海军地理位置优越,是东、西方连通的海上中枢,而此时,海陆的运费比值大约是 1:20民众的自治思维与新兴资产阶级的茁壮成长15 世纪初,威尼斯的财政收入超过每年 150 万金达卡,当时只有远在东方的明朝的税收可与之媲美,但当时后者的人口是前者的 500倍-1000 倍。2近代的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状况2.1 近代经济的发展新航海路线开辟。这一时期,首先是新航海路线的开辟以后,原来先进的阿拉伯.中国等国家或分裂或闭关自守。经济发展迟缓;欧洲却经历空前的变化。最先在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7 世纪建立了

4、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西欧各国向海外大规模的扩张。商品经济更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2.1.1 近代国际贸易 (1)地理大发现对贸易的影响改变了古代国际贸易的格局,扩展了贸易范围,将国际贸易真正拓展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国际贸易的目的也从一开始的互通有无成为了以盈利为目的的活动,哪怕是残酷的掠夺与邪恶的人口贩卖。荷兰作为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很大。(2)荷兰荷兰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大多数土地都是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荷兰人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荷兰

5、可以算是现代商业的鼻祖,一系列创举无一不是现代商业运作的典范:资本市场的建立,股份公司的形成,信用体系的完善。先进的商业思维,使荷兰在 17 世纪成为世界的新一代强者,是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世界一半的国际贸易,其开创的商业规则至今主导世界。(3)现代商业模式的建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促使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国际贸易的盈利特性,使国际贸易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直到不可或缺。股份公司及信用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贸易摆脱个体交易的局限性,使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贸易得到拓展,建立了政府之外的势力进行大型贸易的新模式2.2 工业革命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巩固和

6、发展了资本主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效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业。各国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义国家又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加剧了当地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与西方。 2.3 近代国际贸易: 2.3.1 工业革命对贸易的影响18 世纪国际贸易局势概况随着世界的整合与法国等新兴强国的出现,西欧的航运、贸易及金融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古老能源泥炭被用尽,制造商成本增高,他们不得不使用新兴的资源煤。殖民地的争夺引发西欧各国的战争,减弱国际贸易长期垄断使老牌商业者荷兰开始丧失活力,荷兰的经验启示我们对外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决不是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经济发展仍然取决于国内经

7、济是否能够保持生产率,能够成功达到国内转型与外贸扩张之间的互动,适应国际专业分工与交易的需要。从 18 世纪以后开始,英国通过吸收葡萄牙西班牙殖民经济经验,学习与完善了荷兰商业模式的开拓,从 18 世纪后开始成为世界国际贸易中头号垄断者。2.3.2 第一次产业革命与国际专业分工英国注意到了国际商品需求的扩大,有效供给不足逐渐成为世界的趋势,与此同时,殖民经济为英国带来丰富的原材料,奴隶贸易与迅速增长的人口带来了稳定的劳动力来源,资本的高边际报酬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与此同时,鼓励发明创造的专利法的诞生,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投资的景象。手工作坊开始被大型厂家取代,随着蒸气机的发明,

8、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国际专业化分工开始形成。英国开始成为国际经济舞台的中心,19 世纪中叶,欧洲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量的 70%左右,西北欧的贸易收入占全球 1/3 左右,但总人口只占全球人口总数的 10略多,其中英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最高,全世界大约 1/3 装有固定蒸气动力的工厂在英国,20的国际贸易使进出英国或者经由英国而进行的,是时,英伦三岛的总人口数不足世界的 2。英格兰的日益壮大使社会科学也发展迅速,公元 1776 年, 国富论问世,从此经济思想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比翼齐飞,相互促进。2.3.3 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经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各国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

9、打击。战争使经济萧条,百业待兴。欧洲作为资本主义的中心,受很大削弱。英国经济霸主地位也在一系列战争中消失殆尽。美国由于其地理位置,因此远离战争,经济发展迅速。2.3.4 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贸易战争期间的生命,财产于基础设施的损害都是巨大的,但这不代表此间的经济发展就已经停滞,事实上,全球人口在 1900 年到 1950年间,从 16 亿增加到了 25 亿,增长了一半以上,全球经济产出增长的增幅为 160-270,这代表这全球平均每人产量上升 2/3 到一倍半。2.3.5 战后世界经济战后初期至 20 世纪 60 年代末,美苏称霸世界经济格局1948 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 56.

10、6;出口贸易占32.5;黄金储备占 74.6,社会主义经济体虽然发展迅速,但不足以影响世界经济全局。形成了美苏共同称霸世界的经济格局。此外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WTO 前身关贸总协定的产生,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日益增强,当然他们与社会主义国家是绝缘的20 世纪 70 年代初至 80 年代末,美、日、欧三足鼎立;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初步发展。净出口额下降,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两次石油危机都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到 1975 年,美国工业生产,出口贸易与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份额分别下降为 38.7,13.4和 27,但其经济实力仍然占世界领先地位西欧在美国马歇尔计划支援下迅速复兴,发展起了

11、欧洲经济共同体,1973 年,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达到 40,1980 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达到 26780 亿美元。2.3.6 战后世界贸易战争结束,鲜血换得了自由,不仅是欧洲,还包括曾经在欧洲奴役下的其他民族国家。战后百废待兴,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际贸易也开始脱离其原始的殖民习性,开始大放异彩。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超过历史水平,但 21 世纪初,出现逆转。20 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作用下,在投资国际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取得重大发展。世界货物贸易额从 1950 年的 607 亿美元增加到 2000 年的 63 265 亿美元,增加了103 倍,年均增长率

12、达到 11,远远高于历史上 18701900 年的32和 19001913 年的 38。国际服务贸易额从 1985 年的 3 775 亿美元增加到 2000 年的 13 306 亿美元。但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的放慢和美国(911”恐怖事件的冲击,2001 年货物贸易出现 5的负增长,服务贸易出现 1的负增长。全球资金流动急剧下落,2001 年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流人量从 2000 年的 14913 亿美元剧降到 7 351 亿美元,流出量从 2000 年的 13 795 亿美元剧降到 6207 亿美元。3当代的世界经济与贸易3.1 当代的世界经济从第二次大战结束到 21 世纪初的五十多年中,世界经济发

13、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技革命、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日益融为一体,经济全球化已成为 20 世纪以来的主要趋势。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在 20 世纪末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将继续成为 21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一时期形成了各大经济集团,逐步取代美国经济引领世界的局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洲同盟等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经济更是突飞猛进。3.2.当代的世界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 “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工业革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是,世界贸易的模式是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出口矿产

14、和原料等初级产品,即所谓的“南北贸易” 。战后随着制造品贸易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工业发展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和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也都在不断提高。20 世纪 60 年代初,北美、西欧和日本相互之间的贸易量约占当时世界总贸易量的不到40。80 年代初(1983 年)这一比重增加到 41;90 年代初(1993 年)为 47左右;到了 2000 年,世界贸易总额的将近 50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之间。如果把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国家算上,这一比例则更高。1999 年,全部工业国家 73的出口产品销往其它工业国家,有 68的产品从其它工业国家进口。3.2.1 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增加。1950

15、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世界全部商品出口价值的 34.9%。20 世纪 60 年代,这一比例增加到 50以上。70 年代世界能源价格上涨,使得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在 5060之间徘徊。80 年代中期以后,工业制成品在贸易中的比重又开始攀升。到 2000 年,国际贸易中将近四分之三(74.85)的商品是工业制成品。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工业革命后曾经处于重要地位的纺织品、服装等轻纺工业产品和钢铁等金属工业产品的地位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主要是包括汽车在内的交通和机器设备、电气电子产品以及化工产品。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组成部分。战后科技发展的结果,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不仅农业和其它初级

16、产品生产中使用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制造业的就业比重也逐渐由上升转为停滞或下降。与此同时,人们收入不断提高,在主要耐用消费品得到满足后,人们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战后初期,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几乎没有引起重视。但从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970年世界服务业出口总值为 800 多亿美元,1980 年增加到 4026 亿美元,1990 年又翻了一翻,为 8962 亿美元,2000 年则进一步达到16136 亿美元。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也从 80 年代的 17左右增加到 90 年代末的 22左右。服务贸易已上升到与货物贸易同等重要的地位,服务贸易总协定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三个主要协议之一。3.2.2 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战后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区域性经济合作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的关税总协定/世贸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