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5257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资源优势 壮大镇域经济 促进和谐发展2009 年,生米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对接红谷滩,融入大昌北,依托工业园,打造特色镇”的发展思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牢牢抓住“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的重大机遇,按照县提出的“抓项目,促发展,增后劲”的要求,全镇取得了“三农”工作捷报频传、财政收入突破千万、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双带”致富工程扎实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进展有序、人口与计生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具体表现如下:一、 “三农”工作捷报频传(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一)农业经

2、济稳步发展1 1、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农业生产持续增长生米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主要农作物是藠头、花生和水稻,镇党委、政府紧紧依托三种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打造“一村一品”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促进了农业生产大丰收和农民收入大提高。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 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6%,财政收入完成 1300 万元,比上年增长25.12%,农民人均纯收入 5800 元,比上年增长 9.4%。(1)在做大做强藠头产业方面:完成了 4000 吨精制藠头生产项目,促进了现有加工业上规模、上档次,产品升级,完善了绿色食品原料(藠头)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出现了藠头产销两旺的好局面,价格大幅上升,仅此一项

3、,全镇净增 6000 万余元,农业人均纯收入增收 1000 元以上。(2)在花生生产方面:通过引进良种,提高种植面积和产量,尤其是价格的上涨,全镇种植花生 2 万亩,平均亩产 300 公斤以上,总产量达600 万公斤,总产量和总收入均创历史新高。(3)在水稻生产方面: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先后组织全体机关干部2走村串户送政策,宣讲中央一号文件,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送技术,指导科技种田,推广农产品优良品种,早稻播种面积 24211.43 亩,一晚播种面积 2280.58 亩,二晚播种面积 2.4 万亩,良种覆盖率

4、达 100%,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2、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1)搞好了农业服务工作。农业服务中心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认真搞好服务。水管站在防汛、抗旱等工作上,积极当好党委、政府参谋,提供各类信息,实施机电泵闸的检修,抓好了水利工程质量;农技站加强了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监管,为农民提供了播种、施肥、打药的技术服务,尤其是每月至少一次的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用药指导,以及技术咨询服务等;兽医站加强了对家禽、家畜的防疫工作;藠头协会畅通了藠头购销渠道,提供了藠头产、供、销信息,为藠价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2)推动了全民创业。我镇坚持壮大老企业,扶助新企业的指导方针,对辖区内的所有藠头加工业实行

5、贴息贷款扶助,并投入一定资金帮助治污排污,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全镇范围内的砖瓦厂、造船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定期督查。对所有家禽、家畜养殖业,政府投入 3 万元购买疫苗,并组织兽医人员逐村挨户注射。对新办企业政府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扶助其尽快上马。一年来,全镇共新增企业 125 户,民营企业总数达到 2496个,总产值达到 3.3 亿元,实现利税 2300 万元。(3)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在确保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按照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我镇各村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分别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除全镇各村均种植藠头花生以外,胜利、曾港等村利用河道外洲,发展养鸭业,共有养鸭专业户 6

6、 个,养殖禽鸭20 万余只;南路、铁路、朱岗凭借潼溪水库、铁路水库、黄泥塘水库的优势,大力发展养鱼业;生米村依托集镇所在地的交通和区位优势,重点打造了三个占地 1000 余亩的蔬菜种植基地;效益最为可观的是,南路、郡塘、东城、长岗、朱岗等村的 10 个养猪专业户,饲养肉猪 20000 余头。(二)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全面启动3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率先对东城、生米、南路、郡塘共 6 个新农村村点进行了垃圾处理示范建设,聘请了保洁员,购买了垃圾车、垃圾桶、铁锹等设施,建造了垃圾池和垃圾填埋点,今年下半年,我镇还根据县里统一部署,对全镇其余 30 个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和集镇街道进行了第一批垃圾

7、处理试点,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洁及垃圾处理队伍,全镇共有卫生保洁员 50 人,建造垃圾池 80 余个,垃圾屋 8 个,购置了垃圾桶1000 余只,垃圾清运车 36 辆,添置和建设了环境保洁与垃圾处理基础设施,新建了一座垃圾压缩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以及垃圾焚烧炉,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村庄环境卫生整洁、干净,确保了垃圾处理全程控制,长效治理。(三)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1、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上来抓,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1)今年投入资金 35 余万元,对全镇 11 条长达 11.7 公里的通水库公路进行了维修,确

8、保防汛器材畅通无阻;(2)配套资金 3 万元,配合县水利局搞好了黄泥塘水库倒吸虹管工程施工;(3)投资 6 万元对南星站拦污栅进行了配套和对周家闸通电线路进行了改造,对南星电排站的机组进行了检修;(4)配套资金 30 万元,对 5 座小(二)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和维修,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灾、防灾能力;(5)镇政府财政出资 10 万元,对全镇范围内各类渠道尤其是七里圳和西干渠道进行了清淤;(6)借助新农村建设,根据村庄规模大小,镇政府分别下拨了 1-3 万元不等的资金,共计 20 万元,用于改水、改厕、改路工程建设。2、集镇功能不断完善。为策应宝葫芦农庄建设,进一步提升生米的4对外形象,大

9、力实施美化、亮化、绿化、洁化等功能配套建设。美化美化:拆除了有碍镇容镇貌营业所办公楼、居民破旧房,并在原址上进行了新建;对沿街餐馆进行了改造、装修,规范了摊点摆放、清理了乱搭乱挂物;沿璜北公路向西延伸加宽并硬化了 1 公里路面。亮化亮化:对集镇原有毁坏的路灯进行了更新,新增璜北公路路灯 20 余盏。 。绿绿化化:街道两旁补植树木 1100余棵,89 公桩处新增绿化面积 1000 余平方米。 。洁洁化化:投入资金 20 余万元,添置了垃圾清运车、户户发放了垃圾桶、增建了垃圾池等设备,环卫工人实行了全天候保洁。3、水电路建设取得新进展。水:启动了曾港村集中供水工程,将有效解决该村近 1000 人饮

10、水困难问题。已规划新建一个大型水厂,逐步解决全镇人民的集中供水和安全饮水问题,目前正处建设阶段。电:加大了农网改造力度,投资 260 多万元,改善了生米线、璜北线、安丰线 10KV线路 17.5;投资 230 万元,更换东城主变 2 台,同时确保了宝葫芦农庄专线如期送电;在迎峰度夏指标紧张的情况下,多增供变台区 5 台,解决了生米、相里、青岚等村电压低和用电紧张问题。路: :由于铁路西外环枢纽建设,辖区内的文青、铁路、青岚等村许多公路严重损坏,通过反复协调,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硬化村级公路 10 余公里。4、绿色生态建设大见成效。去冬今春全镇共实施造林面积 4000 余亩,造林株数 20

11、万余棵,并被县政府授予“一大四小”工程建设通道绿化先进单位,扎实做好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质量排查以及森林防火等工作,有力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目前,我镇正全力以赴对昌樟高速公路两旁 30 米以内进行造林绿化,通过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高标准完成了 6.8 公里“森林城乡、花园南昌”样板工程绿化建设,获得了省、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二、 财政收入突破千万由于生米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镇党委、政府从打造“农产品特色大镇,商贸物流重镇,生态旅游强镇”的战略目标出发,不仅立足本地资源,实5施藠头、花生品牌战略,而且进一步活跃了农村及集镇商贸物流市场,更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引进了占地 1600 亩,投资

12、 6 亿元人民币的南昌宝葫芦农庄项目,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宝葫芦农庄生态旅游主题公园基本建成并投入营业,生米镇的名气、人气和财气从此发生了质变,南昌宝葫芦农庄的落户和开业,意味着我镇生态旅游强镇的目标正在实现。该项目的实施已成为我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仅 2009 年度宝葫芦农庄就纳税 1000 万元,2003 年全镇财政总收入不足 400 万元,到今年已增加到1300 余万元。随着第二期工程的实施完成,各种娱乐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升级,游客数量与日俱增,财政收入将会源源不断;正处钻井阶段的南昌温泉城(总占地 8 平方公里,其中生米辖区内约 6 平方公里),建成后又将成为生米休闲旅游度假的又一

13、张名片,并将成为生米财政收入的又一新的增长点;随着南昌货运站的建成,商贸物流业的做大做强,生米财政收入过亿元的目标将为期不远。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09 年度,我镇新农村建设村点共 8 个,其中,青岚老屋自然村是全县重点示范村之一。各村点紧紧围绕“三化(划)三改一习惯”和“三绿一处理”的工作重点,硬化主干道 14.07 公里,入户便道 10.11 公里,改水 617 户、改厕 617 户,改造率均达 98%以上,拆除破旧房、厕所、猪牛栏 530 余间,整修房屋 400 余幢,挖下水道 2 万米,铺设人行道板约 1100 米,墙面粉刷 6 万多平方米,新挖门前塘 6 口,栽种树木 8000 多棵

14、,大多数试点村还建了休闲广场,美化了环境,亮化了村庄,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了让广大农民“走平坦路、用卫生厕、喝干净水、住整洁房”的目标。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8 个新农村建设村点,村村有信息服务站,家家安装了有线电视,户户使用手机、电话,人人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四、 “双带”致富工程扎实推进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上,大力实施“双带”致富工程,通过实施该工程,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一班人开6拓创新,务求实效,带头致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全镇 16 个村,村村有藠头加工厂,村村有藠头经纪人,所有这些都是村支部班子率先创

15、出的一条致富路,他们不断地为本村百姓提供就业机会,每年共安排农民就业1600 余人,并提供资金、技术、信息上的帮助,全镇 20 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就有 16 个是“双带”致富典范,有不少农村困难户参与其中,仅此一项,09 年度就带领了 200 余名农户脱贫致富。五、小城镇规划建设进展有序小城镇建设和社区化管理是地方党委、政府执政为民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地方对外形象的重要标志,因此,城镇实行社区化管理和小城镇规划建设历来列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一是我镇的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已得到了市规划局的高度重视,制定了生米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是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严格

16、按程序审批建房,按规划建房,不得出现任何乱搭乱建现象;三是由于生米东城互通立交工程的开工,进一步拉大了我镇小城镇建设的框架,加快了对接红谷滩,融入大昌北的建设步伐,带动了今后房地产业的发展,对生米未来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而正式启动的南昌温泉城建设不仅成为生米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与南昌宝葫芦农庄成为联结生米南北两极的两个巨轮,将生米经济驶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从而带动生米小城镇建设的稳步推进;四是为确保集镇街道环境卫生等工作长效管理,成立了由党群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城建、土管、街道、交管等部门的党政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集镇所在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其职责是建立健全街道长效管理机制,搞好集镇日常卫生和街道管理,加强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全面实现社区化管理,全面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洁化工程,由于上述举措的采取,我镇全面实现了集镇管理社区化,城镇建设规划化,城镇面貌大改观,居民素质大提高的良好局面。六、人口与计生工作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通过计划生育工作经常抓,抓经常,我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在找准切7入点,主攻薄弱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上入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