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及答案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055069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巢湖市巢湖市 20102010 届高三质量检测试卷届高三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试题语文试题温馨提示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 间 150 分钟。考生只能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第卷(阅读题卷(阅读题 共共 6666 分)分) 一、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从从“变话变话”看六十年看六十年变变化化李 勇 人民解放军进北京后不久,老同盟会会员、南社创始人、诗人柳亚子先生呈诗毛泽东, 开首两句是:“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毛泽东唱和一首,最末两句是:“莫道昆明 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两

2、位诗人以独特的话语方式交流,其背后的深意,则需在那个天 翻地覆的时代语境中去体会。 而在今日,人们的交往话语却是另一种风格。你可能接到朋友的这类短信:“别总当宅男, 今晚请你出去撮一顿。 ”收短信后可能这样回复:“只要老哥你埋单,我打的飞速赶到。 ”这番对 话,散发着网络时代的话语气息。 中国语言文字曾数千年大体保持稳定。而肇始于清末民初的“白话运动”,是秦汉以后中 国语言文字最大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发端于民间,顺应了历史潮流。从中国社会巨变洪流 中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敏锐捕捉、深刻理解了这种话语变化趋势,逐渐形成了明白通晓、 生动活泼的话语方式,从“打土豪、分田地”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

3、国”,在革命年代不断号 召和凝聚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伟人一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启了全新的话语时代。在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时期,整个社会话语激情澎湃,呈现泛政治化和泛军事化的特点,如“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在“极左”时期,从“坚决打退”发 展到“横扫一切”,连恋人之间的通信,也充斥着这类语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话语表达进入了又一次巨大的变化期。这种变化在改革开放 的初期,呈现的特点是社会对知识的尊重,以及“经济建设为中心”语境下对财富的追求。如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4、“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东南西北中, 发财在广东”等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下海”、 “申奥”、 “入世”、炒股、买房、 “奔小康”、依法治国一长串热 词相继涌现,见证了人们生活不断变化和国家发展的历程。而由于人员流动加快和传播技术 进步,社会语言的流变也由点到面,由一隅走俏到风行全国。如广东方言词汇“的士”、 “搞定”、 “埋单”和东北方言“忽悠”,很快就成为全国人民通用的词汇。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等为代表的新话语日益深入人心。而互联网 技术掀起的信息化浪潮,也使中国人话语表达呈现全新面貌,年轻人成为了推动语言变化的 生力军。在网络时代,年轻的“新新人类”

5、创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话语,如“东东、美眉、雷人” 等等。这些话语创造,虽然还有争议,但已经开始影响国人的表达方式。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人处在一个不断“变话”的时 代。话语表达方式呈加速度变化,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不同时代的丰富内涵,映照出人 们心灵世界的多彩变幻,构成了 60 年中国社会历史巨变的别样风景。2(选自 2009 年 10 月 23 日人民日报 ) 1.下面对 60 年来曾经流行的话语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别总当宅男,今晚请你出去撮一顿”等一类短信内容,散发着网络时代的话 语气息,大多是“90 后”的话语方式。

6、 B、诸如“打土豪、分田地” 、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些明白通晓、生动活泼的 话语,曾是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 C、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体现了改革开放以 来社会对知识尊重的话语特点。 D、 “东东、美眉、雷人”等“新新人类”的创造话语,以个性鲜明的特点在争议中开 始影响国人的表达方式。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和“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其 背后的深意,离开特定的时代语境是难以领会的。 B、互联网技术掀起的信息化浪潮,使得中国人话语表达呈现全新面貌,

7、年轻人因此成 了推动语言变化的生力军。 C、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一些话语的表达呈现某种泛化意识,譬如“坚决打退” 、 “横扫一切”等话语曾充斥在恋人之间的通信中。 D、人员流动加快和传播技术进步,促成某些局部区域的流行语可能很快就成为全国人 民通用的词汇。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肇始于清末民初的“白话运动” ,是秦汉以后中国语言文字最大的一次变革;而此 前中国语言文字曾数千年保持稳定。 B、社会的发展会引起语言文字的变革,这些变革发端民间、顺应历史,见证了人们生 活不断变化和国家发展的历程。 C、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中国人处在一个不断“变

8、话”的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 来,话语表达方式呈加速度变化。 D、建国 60 年来,从泛政治化和泛军事化话语、尊重知识和追求财富话语,一直到网 络新话语,这些“变话”现象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 二、(3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吏吏 道道 邓牧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 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 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 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后世所以害民者

9、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 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 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 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 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 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 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3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 之,不亦盗贼之心乎?

10、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 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狼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选自伯牙琴)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 稽:查考 B后世所以害民者牧民 牧:治理 C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 不肖:不孝顺 D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 息:繁殖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B、然后大小之吏

11、布于天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上世之士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为了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过着一种 悠闲自在的生活。 B作者言辞激烈地批判“害民者牧民”的官吏仗势欺人无所顾忌肆意掠取,是鱼肉 百姓的祸害,比强盗还要厉害。 C文章认为民众所以作乱,是因为“夺其食” 、 “竭其力” ,从民生角度来分析造成 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D倘若一时无法重用德才兼备的人,索性让百姓在乱世中实施自治,以求国家安定、 太平。 7把原

12、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3 分) 译文: (2)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 (3 分) 译文: (3)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4 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始始闻闻秋秋风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飕飗:风声。眄:眄视。 8请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谈谈秋风的特点。(4 分) 答: 9请从表现手法和思 想意蕴两个方面对本诗第三 联作简要赏析。(4

13、分) 答: 410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五小题) (5 分) (1)狗吠深巷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2)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3)酌贪泉而觉爽, 。 (王勃滕王阁序 )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 (5)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 (6)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 (7)挟飞似以遨游, 。 (苏轼赤壁赋 ) (8) ,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 ) 三、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风风 吹吹 稻稻 浪浪 徐晓佳 秋风终于吹弯了稻子的腰,摇一摆,像荡秋千。娘咧嘴笑。 是哩,稻

14、子熟哩。要收哩! 娘就打来电话:囝,回来吧,收稻哩! 我不情愿:快毕业了,投简历找工作忙得焦头烂额,还回乡做苦力? 又不能回绝家里只娘一人。 只得收拾一番,踏上北归的火车。 到家。檐前屋后找不见娘,却在田间稻浪里发现了。娘朝我笑着说:来了好,来了好,穗沉得要断,正等人割哩! 我心里满是忧虑:真要割稻?两亩多稻田,单靠两个人两把镰刀,割到猴年马月? 急啥?娘站在田埂上说,这么些稻,还怕割不完?你爹在的时候,他一人就给收拾利索了 哩!你爹呵,插秧是只呆头鹅,割稻就是人来疯。 一阵风吹来,窸窸窣窣。 我可受不了怎么叫人受得了?我说:娘,都啥年代了,现在全都机械化,机械化插秧, 机械化施肥,机械化收稻,谁还脸朝黄土背朝天傻干?告诉你,你这是典型的小农思想,听我的,叫收割机,保管比爹快。 娘脸偏一边说:啥叫收割机?我和你爹咋没听说过? 这开哪门子国际玩笑!人类都计划登陆火星了,娘竟说不知道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