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得失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4742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得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得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得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得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得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得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得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得失国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及经验得失1、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模式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时空特殊。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世界范围来看,凡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镇化,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但一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从属于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过程;受到各国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具体影响。这里介绍三种类型国家的城镇化。第一类是二次大战以前已经实现城镇化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第二类是战后 6070 年代实现城镇化的亚洲工业化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11 西方工业化

2、国家的城镇化:英国、美国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城镇化:英国、美国111 英国的城镇化: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1)城市化早期疾病流行的教训促进城市建设的法律规范得以建立和完善英国在城市化初期,由于人口和产业活动的迅速集聚而城市缺少必要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甚而设施,居住条件恶劣,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致命疾病的流行。自 19 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 颁布的住宅与规划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标志着规划成为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公开政策。继英国之后,欧洲各国相继建立了城市规划体系,采取了有力的行政干预来改变城市的环境。各国相

3、继制法律法规对城市化和城市建设进行强制性规定和规划引导,并在城镇化进程中经历了制度、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完善。(2)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国在城镇化快速发过程中都不同程度遇到了土地、住房、交通、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公共政策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1936 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由伦敦政府购土地作为了“绿化隔离带”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英国北部的传统工业城市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始终扶持北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限制南部区域的过度发展,同时在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大都市区的区

4、域陷入严重衰退的困境。英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并且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特别是滨水地区的复兴计划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112 美国的城镇化:过度的郊区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拥有充足的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自由成为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美国的联邦政治体制决定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属于地方性事务,联邦政府调控手段薄弱,政府也没有及时对以资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加以有效的引导,使美国城镇化的过程过分依从市场需求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出现了极度的郊区化,引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引以为戒的深刻教训。(1) 城镇居

5、民化的进程过程郊区化从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70 年代,伴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和对西部地区的开发,美国城镇化全面迅速发展。美国郊区化现象在二战进入大规模的扩展阶段,在 50 年代以住宅的郊区化为主,到 60、70 年代郊区化程度越来越高,产业、办公也开始向郊区转移。美国战后城镇化进程的两个主要趋势是全国人口不断地向大都市聚集,而在大都市区的内部,人口不断地从城市中心区迁往外围郊区。(2) 过度郊区化的危害 尽管美国的郊区化有效地满足了广大中产阶级追求理想居住环境的市场需求,人口密度降低,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不断融合,但也为过度郊区化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1,土地资

6、源浪费严重;2,经济成本居高不下;3,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4,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加剧;5,资源能源消耗量大。越富有的人住得离城越远,富裕的郊区环绕着相对贫穷的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形态已成为美国城市的主要特征。(3)反思与启示近年来,城市蔓延引起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反思。由地方政府最先提出的“精明增长”理念获得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共识。其主要内容包括强调土地利用的紧凑模式,鼓励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的开发模式,混合功能利用土地参与,通过限制、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鼓励公共参与,通过限制、保护和协调,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公平。同时政府还划定“城市拓展界限”,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抑制郊

7、区化的发展速度。这是针对美国长期以来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向郊区低无序蔓延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反馈,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以科学管理为手段,有可操作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这种国情条件下。必须吸取美国过度郊区化的教训。12 亚洲工业化国家的城镇化:日本、韩国亚洲工业化国家的城镇化:日本、韩国121 日本的城镇化:集中型城市化道路日本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为了实现跨越式的经济发展,选择适合本国土地资源条件的整体城镇化发展和区域布局模式,走集中型城市化道路。日本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空间集聚模式,以获得资源配置的集聚效益,实现

8、跨越式的经济腾飞。伴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和城乡人口流动和转移,日本及时进行町(镇)村合并(其中 19501955 年村的数量由 8357个锐减 2506 个,减少了 70%),提高土地的占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对于城镇化的引导作用是比较显著的。但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的成交有限,可是东京等大都市圈人口和经济活动的“极化”现象越来越显著。进入 21 世纪,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日本政府开始强调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发展政策。122 韩国的城镇化:以首都圈为核心的空间集聚发展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韩国的经济腾飞也伴随着空间高度集聚的城镇化进程,政府的公共政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

9、作用。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期,韩国政府曾经忽视了农村发展,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后来政府将农村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新农村运动”,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这不仅是要提高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是一场社会教育运动,以“勤勉、自助、合作”的国民精神来启发和唤醒农民。到 20 世纪 90年代初期,韩国已经基本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韩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是汉城和首都圈的过度集聚发展。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改善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状态,韩国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开始实施地方都市圈战略,除了形成能够抗衡首都圈的经济规模,地方都市圈还要为所在区域的发展极核、参与全球竞争的前沿基地

10、和特定产业领域的国中心。13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拉美国家、南亚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拉美国家、南亚国家131 拉美国家的城镇化:过度城镇化引发经济和社会问题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拉美国家是“过度城镇化”典型代表,即城镇化水平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水平面。在城镇化进程中,拉美各国政府过于强调市场机制而排斥政府作用,奉行土地私有制,加剧了农村的土地兼并,迫使大量农民破产而涌入城市。“过度城镇化”导致大量的城市失业群体,带来贫民区的产生和犯罪率的上升等社会不安定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进口替代”的经济发战略使拉美国家失去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在 20世纪 80 年代,许多拉美国家陷入

11、持续的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城市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被国家社会称“失去的十年”。132 南亚国家的城镇化:人口爆炸导致低水平的城乡连绵区域国际研究表明,一些南亚国家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人口爆炸,由此导致大都市及其周边的城镇和村落形成连绵不断的空间集聚形态,尽管在空间上具有城市的形态特征,但在经济、社会和制度等到方面都显现出乡村性。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无法支撑人口爆炸带来的各种压力,南亚国家的城乡连绵区域普遍存在就业岗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匾乏和生活环境恶化系列问题。2 国外城镇化进程的经验得失国外城镇化进程的经验得失21 城镇化离不开农村的健康发展在城镇化进程化的大部分时期中,来自农村的移民是城

12、镇人口的主要来源,因而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健康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往往重视城市而忽略农村的发展,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时代也曾经迫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城市问题和城乡发展失衡。2。2 从社会改良的视角消除城市贫穷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贫民始终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更为严重。消除城市贫穷不仅是改造贫民区和建造廉价住房,更要赋予发展能力和提供发展机会。23 紧凑集约发展取代城市无序蔓延城市无序蔓延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美国的郊区化是最为极端的例子。从 20 世纪 80 代以来,西方国家开始检讨城市蔓延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后果,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的理念。24 越来越注重区域统筹和协调无论是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城镇化进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