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的新衣 教学设计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3474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福的新衣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阿福的新衣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阿福的新衣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阿福的新衣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阿福的新衣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福的新衣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福的新衣 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福的新衣阿福的新衣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葡萄山小学葡萄山小学 张敏张敏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阿福的新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厘米、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厘米的认识,难点是建立长度观念。本课通过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入手,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习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学生分析学生分析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尝试,有一定的

2、动手操作能力。课前我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了调查摸底,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很感兴趣,知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对尺子的认识很深刻,知道 0 刻度表示的是起点。 但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模糊.同时也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没有估测的意识。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1、本节课在教学中,我本着数学从生活中来的原则,由故事导入,让学生知道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利用实物加深对一厘米的认识。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与适当的评价。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充分感悟的空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注意

3、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4、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一、认识统一标准的必要性认识统一标准的必要性老师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认真听:从前有家裁缝店里面有一个老师傅一个小徒弟 。有一个叫阿福的想做一件衣服,来到这家裁缝店,老师傅便给他量了起来,只见老师傅伸直手,一边量一边说:“一拃两拃三拃,徒弟记着身长三

4、拃”徒弟记下来了身长拃。就这样,老师傅量着小徒弟记着,一会便给阿福量完了。刚巧师傅有事,小徒弟就开始按照刚才记得给阿福 做衣服。过了几天阿福来裁缝店来取衣服,阿福一穿衣服,太小了,一脸的不高兴。师傅量的刚好是三拃,小徒弟明明就做了三拃,衣服怎么就小了呢? 生:交流(一部分的学生能够说出: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听明白了,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的测量标准不统一,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虽然都是三拃但老师傅的三拃长,小徒弟的三拃短 ,所以衣服就做小了,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我们在测量物体时一般是用尺子。【首先肯定他们的聪明,会动脑思考问题。在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

5、给与学首先肯定他们的聪明,会动脑思考问题。在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同时给与学生引导生引导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统一的测量标准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统一的测量标准。 】二、建立二、建立 1 1 厘米的空间观念厘米的空间观念 1、 观察认识尺子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尺子,仔细观察,尺子上都有些什么?把观察的结果和同桌说说。师:谁想把你的观察结果和大家说说? 生 1:数字。师:这些数字都是从几开始的?()这里的 0 和我们以前学的0 表示的不一样,在这里他不是表示没有的意思,而是尺子的(起点)生:线。 生:字母 CM教师:(1)这些都是刻度,这时刻度线尺子上的表示起点,我们在测量物体时,一般把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

6、进行测量。但是,你仔细看看,0 是在尺子的最顶端吗?所以在测量物体的长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物体的一端对准的是 0 刻度线而不是尺子的最顶端, 。cm 是长度单位厘米的英文缩写。厘米是人们在测量较短物体时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学习厘米的认识。 (板书:厘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同桌学习交流,观察认识尺子(刻度、刻度线、让学生通过同桌学习交流,观察认识尺子(刻度、刻度线、0 0 起点、起点、cmcm 表示表示厘米)厘米)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课堂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及自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课堂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及自信。 】2、认识 1 厘米。师:我们知道了表示

7、厘米,那么 1 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出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 1 厘米。 (学生在自己尺子上找)生: 生:【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完整,从刻度线几到要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完整,从刻度线几到刻度几是刻度几是 1 1 厘米厘米。 】师:这些都是我们在尺子找到的厘米,4 4 建立空间观念:建立空间观念:教师:拿起桌子上的小棒,它的长度是一厘米,量一量是不是 1 厘米?现在把它撑在拇指与食指的中间。,同桌都看看,都放好了吗,好,认真看不要动,看看 1 厘米到底多长。这时我们手指空之间的距离就是 1 厘米。现在把小棒取出,这只手不要动,再看

8、,记在脑子里 1 厘米到底多长。这边的同桌拿起小棒给同桌量一量,看看同桌的手比的对不对。现在这边的同学再拿小棒比一下 1厘米,撑好了,记住了,拿掉小棒,不要动。现在换一下,你们给他们量。我们到尺子上再来比一下,看看我们记没有记住,1 厘米,现在再伸出手来表示1 厘米,你们觉得 1 厘米怎么样?(很短)别看 1 厘米很短,可是生活中的很多物体的长度大约都是 1 厘米。请同学们找一找,你周围或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并说给你同桌听一听。交流全班交流【在学生对厘米的抽象认识基础上,教师设计活动,通过在学生对厘米的抽象认识基础上,教师设计活动,通过1 1厘米小棒反复感知厘米小棒反复感知1 1

9、厘米的长度观念,在头脑中建立表象。紧接着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厘米的长度观念,在头脑中建立表象。紧接着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学习数学的热情。生活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学习数学的热情。 】 【】我们再来看这把尺子,你能在上面找到 2 厘米吗? 3 厘米呢? 4 厘米,有不一样的吗?【通过通过 1 1 厘米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厘米的认识进一步认识 2 2 厘米厘米 3 3 厘米。厘米。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从生找到从 0 0 刻度刻度几刻度就是几厘米的规律,再在此基础上拓展,起点不是

10、几刻度就是几厘米的规律,再在此基础上拓展,起点不是 0 0刻度应该怎么办?刻度应该怎么办?】练习题蟋蟀蝗虫跳远教科书 81 页(2)三、三、测量测量师:刚才的故事里老师傅是用拃量衣服的,一拃是把手伸直,拇指与中指使劲岔开之间的距离,现在老师就是老师傅,我想用尺子量一下我的一拃有多长,我在这拇指边点一个点做一个记号,再到中指这点一个点,他俩中间划条直线 ,这就是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师傅一拃的长度,谁想来量一下师傅的拃有多长?生量 师:能说一下你是怎么量的吗师:我们在量的时候,要把刻度线对准线段的端点尺子放平看看另一点指向几就是几厘米。师:谁来当小徒弟也来量一量你的拃? 老师帮忙画出线段。

11、学生进行测量。师:测量完我们要写上多少 cm .师:想不想像黑板这样量一量你的拃?取出你桌面上的纸,同桌俩合作先画出线段再量一量。【通过老师的演示,让学生建立拃的概念,通过画一画,知道什么是线段。在通过老师的演示,让学生建立拃的概念,通过画一画,知道什么是线段。在这个过程中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在这个活动这个过程中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在这个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中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四、四、练习练习1、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师:想不想做个游戏?

12、拿出你桌面上的信封,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别急,闭上眼,摸一摸,有什么啊?(小棒)请同学们摸出一根长 1 厘米的小棒(纠正、汇报) 。确定吗?请同学们摸出一根 8 厘米长的小棒。你是怎么知道,拿出最后一根小棒,不用尺子 你能知道他是几厘米?2、测量学习用品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测量的本领了,想不想用尺子来测量我们喜欢的学习用品的长度?马上取出第二张题卡。扫视同位俩选出你们想测量的物品,先相互估一估?然后用尺子测量出准确的结果按要求填到题卡中。【同学们兴趣盎然,用尺子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并能精心的作记录,在测量同学们兴趣盎然,用尺子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并能精心的作记录,在测量中体会到数学得乐趣。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模糊到清晰,使人人学了有中体会到数学得乐趣。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模糊到清晰,使人人学了有价值的数学,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取了真知价值的数学,在大量的实践中获取了真知。 】这节课,小朋友们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整节课中充分的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充分的提供了学生探索合作的空间,并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了估测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