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经济结构现状及调整路径探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3271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经济结构现状及调整路径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扬州市经济结构现状及调整路径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扬州市经济结构现状及调整路径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扬州市经济结构现状及调整路径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扬州市经济结构现状及调整路径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市经济结构现状及调整路径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经济结构现状及调整路径探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市经济结构现状及调整路径探析扬州市经济结构现状及调整路径探析 发布日期:2012-12-13 访问量: 27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扬州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得益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城乡结构的优化调整,但经济结构中还存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不够、要素环境约束、投资与消费拉动失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建议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加强要素保障等方面入手,推动扬州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关键词:关键词:经济结构 优化升级 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及其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

2、赖、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经济和数量关系的总和。改革开放以来,扬州的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目前,保持合理并有效的经济结构,将是扬州提高经济竞争力的主要任务,也是当今经济竞争的致胜法宝。第一部分:扬州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第一部分:扬州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入 21 世纪,扬州经济稳定增长,2011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630.30 亿元,可比价增长 12.2%,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各项结构调整与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扬州产业结构实现了由 “一、二、三”到“二、三、一

3、”的历史性转变。(一)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占 GDP 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全市第一产业占 GDP 比重从1978 年的 43.42%下降到 2011 年的 7.2%,平均每年下降 1.25 个百分点。1991 年,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进入“二、三、一”的产业布局。(二)第二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1982 年开始,第二产业确立了在GDP 中的首要地位,经历了“六五”计划末期和“八五”计划初期的两个快速上升期,在GDP 中所占比重从 41.57%提高至 59.40%的历史最高位,年均上升 2.55 个百分点。(三)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逐步上升,增长趋势的阶段性特

4、征明显。19781990 年,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上升较慢。在“八五”、“九五”期间,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迅速提高,年均提高 1.12 个百分点。2001 年以后,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增速减缓,但仍保持稳定提高的态势。二、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二、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扬州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制度性因素。下面主要从规模以上工业剖析 1998-2010年期间扬州所有制结构变化情况。(一)从企业数量上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之和由 706家减少到 216 家;私营、外商和港澳台商投

5、资企业之和由 295 家增加到 3249 家。(二)从增加值增长情况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23.37%。其中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年均增长 7.17%,集体企业年均增长 4.2%,远低于平均增长水平。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私营企业(年均增长 44.95%)和外商投资企业(年均增长 35.51%)均远超过平均增长水平;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年均增长 22.15%,也接近平均增长水平。这说明,在扬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公有制经济,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三)从增加值占比情况看。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和集体企业增加值比重之和由 1998 年的 52.45

6、%下降到 2010 年的 8.24%;私营企业增加值占比由 1998 年的7.12%大幅提升至 2010 年的 49.30%;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占比由 1998 年的 4.37%上升到2010 年的 13.47%。非公有制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不断提高,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三、就业结构变化明显三、就业结构变化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扬州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明显下降,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总体上升。全市三次产业就业比例由 1978 年的 64.9:21.9:13.2 转变为 2011 年的11.59:51.43:36.98。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程度不断提高。GDP-劳动力产业结构偏离

7、度1由 2001 年的 40.74 下降为 2011 年的 8.78,呈明显的收敛状态。四、投资结构调整加快四、投资结构调整加快近十年来,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民间资本迅速启动,外商资本加速流入,扬州投资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一)投资规模扩张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596.93 亿元,是“十五”的 3.5 倍,几乎是 19782005 年全部投资的 2 倍。2011 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476.18 亿元,增长 21.9%,高出全省平均增幅 0.4 个百分点。(二)民间投资比重显著上升。2011 年,全市国有经济投资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

8、资总额的 17.1%,比 2001 年下降了 27.25 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所占比重则由 2001 年的 52.55%上升至 2011 年的 71.5%。(三)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变化明显。投资的三次产业比由 2001 年的 0.3:41.9:57.8调整为 2011 年的 1.1:61.6:37.3。第二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十年内平均增幅高于全市投资平均增幅 4.9 个百分点。五、城乡结构逐步优化五、城乡结构逐步优化扬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一)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弱化。2001 年以来扬州的二元对比系数2呈逐步提高趋势(见表 1),说明扬州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3

9、与非农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城乡二元性减弱。表表 1 1:2001-20112001-2011 年历年扬州城乡对比情况年历年扬州城乡对比情况年份城乡居民收入比城乡居民消费比二元对比系数城市化率(%)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1.952.002.092.112.182.232.292.341.492.262.332.232.151.991.921.962.121.400.300.340.380.410.400.410.430.480.5342.142.745.746.648.349.250.251.352.9201020111.591

10、.551.351.440.520.5956.757.9数据来源:根据历年扬州统计年鉴数据整理。(二)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有缩小趋势。20012008 年扬州城乡居民收入比呈上升趋势,城乡居民消费比高位波动;2009 年开始,收入比和消费比下降比较明显(见表1)。2011 年,扬州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1.55:1,略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1.51:1)。(三)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扬州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率由 2001 年的 42.1%提高到 2011 年的 57.9%。第二部分:当前扬州市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与矛盾第二部分:当前扬州市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与矛盾

11、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扬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途径。当前影响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困难和矛盾主要表现为: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不适应的矛盾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不适应的矛盾尽管近年来扬州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但与整体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还不适应,与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农业现代化程度有待提高。2011 年全省 13 个省辖市农业基本现代化监测结果显示,扬州农业基本现代化程度位于全省 13 个省辖市中第 7 位,处于中等水平。从农业基本现代化的六大主体指标看,农业支持保障指标得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程度为59

12、.9%,在六大类指标中最低,其中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实现程度仅 5.4%;农业产出效益低于周边的南通、镇江。目前农业支持保障程度较低是制约扬州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的最大瓶颈。(二)工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一是主导产业仍显“小、弱、散”。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分布在仪征、江都、宝应,除仪征汽车工业园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和较强的集聚度,其余地区产业趋同,主业不强,产业链仍以中低端为主,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产能尚未达到年产 3000 吨的准入门槛。二是二是新增企业不多影响发展后劲。2011 年,扬州全市仅新增 2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远少于苏北的连云港、淮安、徐

13、州三市。这 20 家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1.5%,仅仅拉动产值增幅 0.5 个百分点。三是三是创新意识不强制约转型升级。虽然近年来全市创新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2011 年 R&D 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扬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为 0.7%,位于全省第十,处于相对劣势。(三)第三产业比重偏低。2011 年扬州人均 GDP 超过 9000 美元,对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的标准(见表 2),目前正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也称为工业化后期阶段。按照钱纳里的理论,这一时期第一、二产业稳定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

14、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高速增长,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表表 2 2:钱纳里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钱纳里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44单位:美元经济发展阶段时期人均 GDP1970 年人均 GDP2007 年初级产品生产阶段11402807811562工业化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2342805605601120112021001562312531256250625011718发达经济阶段初级阶段高级阶段56210033603360504011718187491874928123从 2011 年的数据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经济贡献率、固定资产投资、吸纳从业人员在全市所占比

15、重均不超过 45%(见表 3),还未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与工业化后期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不相符。从横向比较看,扬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38.7%,低于全国 4.4 个百分点,低于全省 3.5 个百分点,在 13 个省辖市中排名第十。表表 3 3:扬州第三产业四大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扬州第三产业四大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20112011 年)年)单位: %增加值经济贡献率固定资产投资吸纳从业人员占全市比重38.744.6937.3436.98二、经济持续增长与要素环境约束的矛盾二、经济持续增长与要素环境约束的矛盾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要素投入依赖性强,对环境破坏性

16、大。当前生产要素逐渐稀缺、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的局面对传统发展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扬州经济增长的要素约束主要是土地、劳动力、资本和能源原材料。扬州属于人多地少地区,近年来,城市化和开发区建设使用了大量土地,加上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不高,使得土地资源稀缺性日益突出。劳动力资源的约束一方面表现为“用工荒”大背景下的一线生产职工紧缺,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进,高素质领军人才供不应求。从融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贷款难度依然很大,融资环境趋紧,同时融资成本不断提高。此外,以加工工业为特征的制造业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扬州属于能源欠缺地区,能源生产量远不能满足自身能源消费需求,2010 年地区能源自给率为 25.7%,其中原煤的自给率仅为 3.1%,外购比例日渐提高,长期以往恐怕难以为继。近年来扬州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高能耗的重工业,能源消费以煤炭和电力为主,原煤的大量直接消费,不仅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而且由于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给经济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三、投资与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