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与上海_一城九镇_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822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与上海_一城九镇_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与上海_一城九镇_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与上海_一城九镇_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与上海_一城九镇_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与上海_一城九镇_规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与上海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与上海“一城九镇一城九镇”规划规划文卢纯 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趋势,即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而在对城市发展的 理论研究中,也主要针对这两种现象展开。 一、城市集中发展理论一、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聚集效应的推动使人口不断向城市集 中,使城市的中心优势进一步体现。集中发展理论可以认为起源于法国勒柯布西埃在二 十世纪 20 30 年代提出的“明天城市”规划思想。他认为城市必须是集中的,只有集中的 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造而得到解决 的。这种技术手段就是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

2、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二、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二、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柯布西埃的理论为现代城市的初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但是他的构想毕竟只 是一个 300 万人口城市的规划,对于现代社会上千万人口的大型城市如果继续采取单一中 心积聚式的布局形态,不断向上“增高度” 、向外“摊大饼” ,势必要出现人口过密、交通 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当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所共有的严重弊病。因此,要改善大城市 的布局和空间结构,必须由单一中心城市变为多中心的组团或城镇群所组成的城市。不管 采取何种结构形态,都需要扩大城市发展的区域空间。因此,相对而言,城市分散发展理 论更得到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

3、重视。 城市的分散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其中主要的 理论包括了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理论。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英国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1898 年, 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 (Tomorrow :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 Garden City)的理论。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 为以下三点 1 、位于大城市周边,人口不超过 3 万人(超过即需另建设一新的城市飞) 。2 、周围为农田,即存在于田园之中。3 、中央为商业、住宅、工业混合区,具有经济独立 性的

4、城市。1903 年,恩温在霍华德指导下建设了规模为 7000 户的第一个“田园城市”莱 彻沃斯。 恩温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在形式上有如围绕在行星周围的卫星,因此,他建议在 伦敦的规划中围绕伦敦建立一系列的卫星城以疏解人口和就业岗位,并竭力推进他的卫星 城理论。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 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但卫星城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强 调中心城的疏解,因此往往被视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由于卫星城功能的单一,它对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性也暴 露出来。因此卫星城应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

5、利设施,可以满足居民的就地工作和 生活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至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人们对于 这类按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城市统称为新城(New city ) 。新城的概念更强调了其相对独立 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 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 同时也疏解中心城市的人口。 三、上海市的三、上海市的“一城九镇一城九镇”规划规划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关于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为: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 展的方针,以中心城为主体,形成“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

6、空间布局结构。其中“多层”是指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所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及中心村五个层次。 “多 核生要由中心城和 11 个新城组成。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内 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地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市重要基 础设施发展而成的中等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一般为 2030 万人: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 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建制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 城市,人口规模一般为 510 万人。上海市政府 2001 年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的试点 意见 中说, “十五”期间,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将要实施

7、重点 突破、有序推进的城镇发展方针,努力构筑特大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上海市 政府经研究后决定,重点发展“一城九镇” 。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重点推进郊区新城、中心 镇建设,要完善发展政策,依托产业基础,发展特色经济,明确城镇功能,形成特色风貌, 吸引人口集聚,加快“一城九镇”的发展。 “一城九镇”规划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背景下得以完成和实施的。 “一城九镇”即以上海市为中 心,发展松江新城、安亭、浦江、高桥、朱家角、奉城、罗店、枫径、周浦和堡镇等九个 中心镇,使之成为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能体现 21 世纪国际大都市郊区 特色风貌的城镇。同时在整体

8、规划上打破了“千镇一面”的传统模式。 “一城九镇”在建筑 风格上拥有各自独特的“风貌特色”:松江新城建成英国风格的新城;安亭镇建成德国式 小城;浦江镇以意大利式建筑为特色;高桥镇建成荷兰式现代化城镇;朱家角镇既凸现本 土水乡古镇风貌,又有现代城镇的格调;奉城镇建成西班牙风格小城;罗店、枫径、周浦、 堡镇建成欧美特色的小城。建成后,与市区的“万国建筑”相呼应,进一步体现出上海现 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另外它们还具有不同的经济格局,如松江新城(文化) 、安亭(汽 车) 、芦潮港(深水) 、朱家角(旅游) 、枫径(商贸) 、高桥(港口城镇)等特色镇。 四、四、 “一城九镇一城九镇”规划与城市分散发展

9、理论的关系规划与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关系 尽管“一城九镇”各自的建筑风貌特色设定引起了业内广泛的争议,但这一规划的实 施必将给上海的城市布局、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的利益,而这一规划的设想也正 是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中新城思想的体现。 上海在改革开放后十多年的城市建设发展历程中,近似地运用了柯布西埃的集中发展 理论,通过建设高楼大厦提供居住空间、发展轨道交通和高架道路缓解交通压力等。今天 的上海,已经是一个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居住环境受到了质疑,交通问题依 然存在。由此证明,在这一阶段,城市分散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对中心城市 实行“双增双减” (增加公共空间、增加公共绿地,减

10、少建筑容量、减少容积率)的同时, 加快城镇体系的发展。 对于总人口近 1700 万的上海来说,造镇运动似乎并非单纯的拉开城市骨架,而是形 成反磁力场,也就是指当周边城镇与上海中心城区的等级差异不明显时,上海城区的吸引 力不明显大于周边城镇,一部分人口就能向周边城镇扩散,也就促进了“产业城镇的发 展。换言之,新城的开发不单单是一个城市中心人口的向外置换扩散过程,而是一个集聚 人力物力财力的过程。 此类新城当然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卫星城市,它是依托重大产业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建 设的新型都市。新城在功能上或许不能完全取代上海中心城区,比如新城不可能拥有一座 上海大剧院这样大型的公众设施,但是,新城该是一

11、个能够容纳更多就业,可以让人在其 中安居乐业的地方。建设一个更大规模的新城,其用意就是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完 善的配套设施以及更便利的生活环境,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城镇,而不是上海中心城区的 一个附件。因此在城镇功能上,将实现以住房开发为主的单一功能建设向培育产业、繁荣 经济、增加就业、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城镇综合功能的转变;在投资重点上,实现重视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向注重社会效益的人文、生态和环境建设的转变。并且针对新 城镇将制定新的政策多渠道吸引人口进入。同时上海还将大力推进轨道交通,拟投入千亿 元建设快捷的交通干线,新建 9 条地铁和轻轨等轨道交通线共 212 公里,将“一城九镇” 相互之间和与中心城市之间连接起来,加强市域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为市民假日 郊游和城镇居民进市中心购物旅游带来更大的方便。 到 2005 年, “一城九镇”开发建设将初具雏形。届时,上海市郊区将出现人口与城镇 规模基本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特色经济与特色风貌基本形成,并且 规划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环境良好,并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 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