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2683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棚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棚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棚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棚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棚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大棚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言必信,行必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大棚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 蘑菇生产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农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关注,特别是市场准入制的实施,农药残留检测机制的建立,食用菌的无公害生产已经关系到产业能否生存与发展首要条件。现将我所生产基地的大棚蘑菇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场址搭建菇棚无公害蘑菇的栽培场地的选择,首先应远离污染源,即四周无化工厂或大烟囱、禽畜场、垃圾堆等;其次交通便利;第三排水畅通,水源清洁、充足。

2、菇棚的搭建要求座北朝南,棚周围要有合理的空地,用于培养料的堆制、覆土材料的处理等,其正常占地面积比例为 3:2。每个菇棚的蘑菇栽培面积以 550m2 为宜,长 12m,宽 14.5m,棚内 4 个床架,中间床架宽 1.5m,两边的床架宽 0.9m,两边通道宽 0.8m,中间通道宽 1m,菇床为 6 层,底层离地 O.4m,最上层离顶 1.4m 左右,每层间距 0.6m,每条通道的对直两端各开上中下 3 个 40cm30cm 通气窗,通道以水泥路面为佳。2 堆制优质培养料 无公害栽培蘑菇除抓好培养料的数量外,关健是抓好培养料的质量,制作好优质的栽培原料是夺取蘑菇高产的必要条件,要求碳氮比控制在

3、2831:1,总氮量在 1.61.7。以 111m2 栽培面积为例,配方为:干晚稻草 3 000kg,菜饼 200kg,尿素 25kg,碳铵 15kg(拌菜饼),硫酸铵 30kg,复肥石膏粉 100kg,石灰 75kg,过磷酸钙 60kg。播种前 1 个月左右于晴天进行堆料,堆料前将稻草预湿。室外前发酵要求进行 3 次翻堆,第 3 次翻堆 2 d后,当培养料呈咖啡色,生熟度适中,含水分 6570(用手握料指缝间有 57 滴水),选晴天将培养料运进大棚进行后发酵,后发酵料温须达 60-65,保持 4 h。培养料后发酵的保温阶段,要注意适当给菇棚内通气,促进有益的放线菌生长。后发酵结束,培养料呈深

4、咖啡色,无酸气,无氨臭味,有甜面包香味,草料有弹性,含水量不超过 60(用手紧握培养料手心有湿印)。3 播种与发菌管理 培养料后发酵结束,打开菇棚门窗通风,待料温降至 35以下,把堆积在床架上的培养料分摊均匀,再翻松整平料面,喷低毒防虫药水 1 次(如:菇虫净、虫螨灵等),使培养料有潮湿感。当料温稳定在 30以下时进行播种,按每 111m2 用谷粒菌种 150 瓶均匀的撒人料内与料面,压实整平,若料面太干,播种后喷 0.05石灰水调湿,随后关闭门窗发菌。开始以紧窗保湿为主,当菌丝萌发吃料后,逐渐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向料内生长,在整个发菌阶段要密切注意预防虫害的发生,一旦发现须尽快彻底根除。4

5、抓好覆土新技术用原始的草炭材料覆土,可以减少菇床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菇的质量与产量,但成本相对较高(5.4 元/m2),采用砻糠河泥与草炭配合覆土,可以起到省本又增产的作用。播种偏迟的菇棚,覆土后至 2 潮出菇可以做到不喷水,覆土应在蘑菇菌丝基本长满培养料后进行,宜迟不宜早。覆土前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如菇虫净、虫螨灵、食用菌专用杀虫剂、敌敌畏等溶液对培养料全面除虫 1 次。河泥砻糠土的配制,按每 111m2 栽培面积用湿河泥 2 500kg 左右、砻糠 250kg,采用一次性覆盖,厚度不小于 3cm,覆土后进行大通风,在菌丝穿上土层时,在泥层用钉筢由上向下打细洞,促使菌丝在覆土面扭结形成子实体。

6、特别强调,不需再在砻糠河泥层面上覆盖细泥土,这样可以提高采收的蘑菇质量,同时又节省了人工。出菇 3 潮后,结合挑老根适当覆一些细土,细土需经预湿消毒处理,这样有利于出好后期春菇。5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蘑菇无公害栽培原则,全面应用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安全、无害、高效是无公害蘑菇生产防治病虫害的关键。首先做好栽培菇棚及周围的清洁消毒工作,对菇棚周围环境要长期进行保护性清理,对所有栽培投料前的菇棚进行杀灭病虫害处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及物理手段。其次搞好培养材料的处理工作,针对不同种类原材料,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确保在播种前,培养料内元病虫害带入。第三要搞好发菌及出菇期的通风工作

7、,加强对蘑菇通风发菌管理,能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要建立无公害蘑菇生产档案制度,认真记录好每阶段蘑菇生产管理情况,也是综合预防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措施。6 抓好菇棚冬季管理为提高蘑菇的栽培效益,大部分菇农是采用推迟播种的做法。这样出菇时由于外界气温低,温差大,不利蘑菇子实体的形成及转潮生长。要获得蘑菇的高产,则必须升高菇棚内温度,最有效的措施是在菇棚的表面再覆盖一层薄膜,借太阳能及蘑菇菌丝自身的热量,来保持菇棚内温度。浙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 12 月上旬,外界气温已降至 10以下时应开始覆盖双膜。覆盖双膜时,要求菇床的出菇势很强,对已出了 3 潮菇以上的菇棚,不能起到很快的增产作用。使用 8

8、m 宽的多功能薄膜,按照菇棚的尺寸裁为 3 幅,即 24m 宽,用封口机将接口烫牢,用整张薄膜覆盖在蘑菇大棚上,连接地面四周的薄膜要用泥土压好,两头也要用薄膜封好。按常规 550m2 栽培面积的蘑菇大棚,成本一般在 500 元左右,可使用 3 年。大棚经双膜覆盖后,菇棚内的氧气、二氧化碳浓度都发生了改变,所以在管理技术上要做好应变措施,掌握好菇棚内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三者之间的关系。遇气温回升时,在中午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冷空气来临、子实体尚在米粒期时,要适当加温。冬季经双膜覆盖后,菇棚基本上不需外加喷水,遇不利天气下出现冒菌丝,也只能调轻水,在菇棚湿度太高时,菇盖出现少量黄色斑块,属正常现象

9、,不需进行大通气。为确保高产,在冬季出菇期间,可适当喷些营养液,如葡萄糖,健生素等。7 提高质量促销售市场对蘑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总的趋势是优质化、精品化,要求:第一要洁净,第二要原色、安全,第三要分级、分档、包装、打品牌。无公害蘑菇生产需有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使产业得以生存、发展。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鲜菇中,还占有很大一部分数量的漂洗蘑菇,因为很多居民不知道蘑菇有经过漂洗处理这事,总以为蘑菇越白质量越好。价格卖得也就高。所以,部分种植者及贩蘑菇人员,认为不漂洗的蘑菇不好卖,就对蘑菇进行漂洗处理,在对蘑菇的漂洗过程中,允许使用浓度 0.03以下的焦亚硫酸钠,绝对不能在焦亚硫酸钠中再加入对菇体增白的黄粉。要加强菇农之间的监督,这不仅对无公害生产,对食用菌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