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怎样才优“化”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2676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化怎样才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镇化怎样才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镇化怎样才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镇化怎样才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镇化怎样才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镇化怎样才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化怎样才优“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镇化怎样才优城镇化怎样才优“化化”城镇化怎样才优“化”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地制宜,决不把城市病带到小城镇城镇化,决不能拷贝现在的城市模样,把现有的大城市病带到小城镇,否则就不成功。新型城镇一定要有特色、功能全,小城镇间要有差异,小城镇与大城市要有差异,不能千城一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一窝蜂要建大城市,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威海在全国率先推行社保市级统筹,逐步打破各类保障待遇的身份限制,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保障

2、。城镇化不一定非得是农民涌入城市,把村里镇上建得和城里一样好,也算新型城镇化。农民涌入城市不仅让“大城市病”越来越重,也掏空了小城镇和农村,必须让“城”和“镇”协调发展。城乡统筹,不能以牺牲三农为代价城镇化不能以牺牲三农为代价,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时,必须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要通过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三农”问题解决。不能因为居住地不同、户籍不同、职业不同,就不能均等享受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改变目前城乡差距过大的现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要积极创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想方设法让农

3、民持续增收。要支持农业现代化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发展壮大一批特色城镇。以人为本,人的城镇化才是本质高楼大厦只是表象,人的城镇化才是本质。农民进城要安居乐业,必须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居住、社保、户口等问题。现在有些地方的城镇化过于强调速度,造成了一些虚假的繁荣,有的农民在城里买了房,但是并不居住,空城、空房的现象比较多。近年来,重庆推动公租房建设、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融入城市进程加快。目前,农民工真正扎根城市还存在一些阻碍,如就业能力差、子女入学难、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因此必须加快改革,全方位解决户籍、就业、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加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城镇

4、化不是“造城运动”1.市民化成本多高?至少要过就业、住房、社保、子女入学四道坎。人均成本 10 万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报告显示,2013 年中国城镇化率预期达到53.37%。相比多年来 1%以上的增速,今年预期增长仅 0.77 个百分点。这是为什么?“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口城镇化 。现在全国城镇人口超过 7.1亿,其中 1/3 没有当地户籍,许多农民进了城却成不了城里人,是一笔很大的欠账。预期增长目标调低,意味着今后城镇化要更多强调质量。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委员说。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市民究竟有多大成本?住房。有关部门调查,52%的农民工住在集体宿舍,47%租住农民房,自

5、有城镇住房的仅为 0.7%,其中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仅有3%。解决他们的住房,不是一个简单问题。社保。约 80%的农民工没有参加城镇社保。按某中部城市标准测算,如果把各类该交的社保全部缴纳,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每月要交 682 元,一年是 8184 元。全国算起来,每年资金缺口是一个很大数额。教育。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 1.25 亿人,有 1260 万在城市上学。只有 10%的孩子随父母进了城,现在就让城市的学校难以接纳。今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还会有大量孩子进城,城市该怎么办?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指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均成本为 10 万元。今后 20 年内,中国将有近 5 亿农民需要实

6、现市民化,至少要 40 万亿50 万亿元的成本。“市民化=就业+安居+公共服务均等。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项高成本的改革。目前农民工进城难,一方面在于城市“取而不予” ,农民工难以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是企业“用而不养” ,在工资、社保、福利、培训等方面做的不够。 “应该深化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使基本公共服务逐步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把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城镇化,必须边还欠账边推进。 ”一是要让农民有选择权。纠正一个认识的偏差,并不是不种地的人都要进城,他可以选择城市,也可以说“不” ,留在农村。二是要有过渡性政策,让城市接纳农民工有一定缓冲时间。至少要过就业、住房

7、、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四道坎。目前民营经济吸纳了 90%的进城农民工,必须加大扶持,为进城农民工“储备”更多就业岗位。2.城镇化率实不实?警惕当前过分追求城镇化率,不能单纯考核人口比例今年各地纷纷提出城镇化率目标,出现一些新苗头:有的地方拆并村庄,搞“造城运动” ;有的地方大拆大建,搞“房地产化”“当前,过分追求城镇化率的现象值得警惕。 ”陈锡文说。城镇化应量力而行。不要有水分的城镇化率。近来不少地方片面理解城镇化,根源是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以地生财,不惜采取行政手段征用农地,迫使农民上楼,导致土地快速非农化,农民被边缘化。这样的苗头要高度重视。对于“拆并村庄” ,陈锡文表示,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8、, “不提倡、不鼓励在城镇规划区以外拆并村庄” 。在很多农民新村能看到,新村仍然是空村,年轻人外出打工,新村仍然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许多社会问题依然没解决,不符合农民意愿。“实际上,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建设,打的是土地指标的主意。为的是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后的新增耕地中, 倒出建设用地指标,这种做法已经突破现有法律。 ”经过严格审批在局部范围的试点,可以封闭运行。未经批准的,必须规范。集中力量修订滞后于现实需要的有关法律。推进城镇化,要防止“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避免使新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的“拉美陷阱” ;防止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避免一味追求高速度和规模扩张。“城镇化前提是让

9、农民先富起来。 ”到 2030 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高峰,即使城镇化率达到 70%,还有 30%的人生活在农村。如果不把农村建好,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建成全面小康目标无法实现。对于当前一些地方城镇化跑偏现象,关键要完善指标考核体系。“城镇化需要有指标考核,但指标设计要科学合理,不能把人口比例作为唯一的考量标准,要把能享受市民待遇的常住人口数量、比重,以及城镇的环境、交通等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3.城镇化如何布局?小城镇人口比例下降, “摊大饼”的城镇化难以持续“十五”规划提出“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10 多年下来,结果并非如此。现在全国有接近 670 个城市,还有近 2 万个

10、镇。我国小城镇人口占比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 27%,下降到目前的 20.7%。推进城镇化,许多地方更青睐大城市。“摊大饼”的城镇化建设似乎是经济的,但难以持续。造成的结果是,大城市“城市病”凸显,小城镇缺少吸引力。如此恶性循环,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方向南辕北辙。究其原因,现在的城镇建设规划突破、修改次数太多。国际上一般的城镇规划规定,建设用地不能超过总面积的 30%,我国有的大城市已经接近 50%。很多城市千城一面。城镇化如何合理布局? “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发挥中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和辐射作用。二是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做大县域经济,鼓励更多的人就地城镇化。 ”对于东部地区,要“做好”城市群,通过辐射能力,把周边的小城镇纳入城市圈内。对于中西部地区, “做多”中小城市,把县城建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中小城市。,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解决好两大关键问题:一是产业布局问题。这关系到如何引导就业布局和人口布局。“关键是要内转下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部分产能和新增产能要逐步向内地转移,下沉到地级以下城镇布局。 ”陈锡文说。二是要改变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本公共服务相对不足的现状,增强其吸引力,让更多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