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提高实验效果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52648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提高实验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提高实验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提高实验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提高实验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提高实验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提高实验效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浅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提高效果浅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提高效果 张颖(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 江苏张家港 215600)摘要:新课程标准已深入人心。然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由于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局限,以及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实施策略还不尽到位,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老师要辨证看待 初一年级学生 ,从一开始就培养他们做实验的能力,还要抓好课堂实验的效果 ,那就事半功倍了。关键词:实验能力 实验效果 现象和对策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必

2、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加强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而且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生物学实验,人们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每一种发明和创造都是来自实验和实践。所谓实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操作能力: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器、安装实验装置、自行设计各种实验步骤、采集制作植物叶子制作书签;获得知识的能力:即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聆听、观察、阅读、质疑、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等途径获得知识的能力;整理分析能力:通过表解、图释记录实验的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找出实验成败原因,并能解释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解决问题的能

3、力:学生应用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寻求解答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以下不同的组织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1、模拟实验刚进中学的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好动,他们做实验时,注意力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品上,不注意听讲、看老师的示范,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不细致。此时,我一般采取模拟方式进行实验。如学习使用显微镜一课,先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操作显微镜时边讲要点、边做示范,学生边模仿操作。这样模仿操作完显微镜后,再让学生独自操作一两遍,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后,学生就基本上学会使用显微镜了。模拟实验教学

4、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2、分段实验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再以分段实验的方式训练学生。譬如我在讲授调- 2 -查一个生态系统一课时,就将实验分成:制定调查计划,完成调查记录,总结调查结论和讨论与思考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实验过程是老师先讲实验操作的要领、做示范,然后学生再独立操作、观察。学生操作观察时老师巡回辅导,一个阶段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阶段。各个阶段完成后,老师以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调查中看到有鼠妇、青苔、蚂蚁、蚯蚓等人眼睛可以看见的植物和动物,他们个自生活环境是不同的。有的生活在土壤里,有的生活在土壤

5、表面。有的在干燥地方,有的在潮湿的地方。老师再补充说明,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水分、空气、和太阳能等,还有大量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组成。在这里面有些肉眼就可以看见,有的就必须采集回去用显微镜观察了。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写出他们各组调查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段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独自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渐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资料,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从而主动获得知识。3、独立实验经过一段时期分段实验的训练后,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实验。方法是实验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实验所需的药

6、品、材料。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讲清要点,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若发现带共性的问题,要让全班停下来,统一纠正后再继续实验,最后总结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就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通过以上的组织训练后,学生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能用解剖器解剖小动物;学会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初步具备了独立实验的能力。4、开展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的开展生物课外活动,让学生对植物、动物、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使他们有机会自己设计完成实验。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

7、,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主动获得知识,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这点我们学校的实践还是很多的,我们开了一个兴趣小组“生物世界” ,我经常带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小区,街道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活动。譬如我九月份底的时候,桂花开了,我带他们在校园里观察,并且指导他们采集了桂花的叶子,回来制作叶脉书签,学生对制作叶脉书签的整个过程兴趣盎然,不但做成了五颜六色的书签,也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还带他们走进树林,采集新鲜的蘑菇,制作孢子印,虽然制作孢子印是简单的几- 3 -个步骤,但真要做成功很难,有几组同学没有做成,他们也认真的分析了没有做成功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科学的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

8、题的能力。我还带他们去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通过这个探究活动,学生加深了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对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植树造林这个活动的理解,自觉去做一个保护环境,保护绿化的公民。等等,生物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生物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使他们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掌握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和能力,以便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为他们的一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创造条件。5 提高学生实验效果的对策但是用实验教学的改革也给生物学课堂带来很多“麻烦” ,因为每节课总给人一种乱哄哄的感觉,不仅影响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实验结果

9、。对这种现象应如何控制,我个人也进行了几点思考,提高学生实验的效果。51 盲目现象与对策。进入实验室以后,一部分学生不是先仔细观察实验桌上的实验用品,而是急于动手,无心听从教师的指导,急于摆弄桌子上的仪器和药品。还有部分学生找自己的座位都要几分钟。还有一部分学生做实验时急于求成,无视实验规则和程序,从而使整个实验处于一种无序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指导老师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实验前就要进行实验常规教育,明确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清楚实验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二是在实验前就可以带学生参观实验室,介绍一些常规和仪器、标本和药品,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好奇心。三是要抓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准备不充分的

10、实验是盲目行为。因为不同的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步骤也是很可能存在差异,所以实验前要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程序等,这样可使学生由强烈的好奇心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目的、动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提出的问题自选实验仪器和材料,教师和学生分头准备,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提高对待实验的严肃性。52 好强现象和对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有时还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实验组中只有一个或者个别学生争相动手,在组中独断专行,承包一切,其他学生只能成为他的助手,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现象偏离了实验的导向和目标,使群体和个体产生矛盾,不利于合作和实验的正常进

11、行,针对这种情况,除了要加强对个别学生教育以外,教师要做好实验小组的建设工作,事先根据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合理地搭配组员,从而使整个实验小组充满和谐和民主的氛围,实验中相互帮助,相互协作,不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同时也培养学生的- 4 -集体主义精神及合作意思识。53 恐惧现象和对策。生物学实验中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怕损坏仪器、怕赔偿、怕批评、怕做不完全实验。二是对某些实验有恐惧心理。如晕血的学生,在看见解剖鲫鱼怕见血,做解剖实验时怕脏、怕动打,觉得很恶心。再如测花生种子中含有能量时,需用火柴点燃花生,有的学生害怕烧手等现象,其实花生种子是用解剖针固定好了。还有如做叶脉书

12、签时要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叶子,有的学生倒氢氧化钠溶液倒到手上吓得哭了起来。因此,教师做实验时,首先要做好指导工作,讲清仪器药品的性能、规范化操作的要领,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及防范,使学生心理上起到“免疫”的作用。其次,有些实验可教师重点示范,积极地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也可以多关心一下胆子小粗心的学生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鼓励。这样可增强他们实验时的信心和安全感。当然,教师对学生实验不能求全求美,应当允许学生失败,并要求他们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以增加学生的信心。54 习惯性负迁移现象和对策。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认识事物由浅入深,对某些技能的掌握由不会到熟练,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进而形成某种固

13、定的操作程序。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某些行为习惯,有时会严重干扰实验操作规范。如日常生活中习惯用手直接拿东西;不少学生盖盖玻片时就用手;日常生活中由小孔或门缝往外看时总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结果使用显微镜时也如此。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的习惯性迁移现象,学生的这种错误往往不容易纠正,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反复练习,必要时可抽调一部分学生分好、中、差三组上台演示,让其他同学判断谁优谁劣,从而加深印象,或者讲明错误做法带来的后果,学生做起来会更加注意。55 随意现象和对策。学生之间,由于受家庭、社会环境等的影响,意志品质往往差异有比较大的差异,有一些学生做实验时随意性较强,觉得好玩就做,不好玩就不做,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兴趣忽高忽低,有的甚至在实验室中东跑西窜影响其他同学。针对这种情况,约束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关键。教师要设法激发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应该有的学习动力,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好的去完成实验。在具体实验中,教师压迫密切注视这一部分自控力差的学生,要多对他们督促和检查,必要时可以利用群体的约束作用,以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总之, 教师如果可以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关注了学生实验中出现一些问题,对症下药,那么一定可以大幅度提高实验的效果,真正贯彻了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