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418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世界农业在既有的现代化成就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发展,农业日益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生长点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福利的贡献点。从发展角度看,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六大趋势。一、高科技农业一、高科技农业世界农业的发展证明,科学技术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高科技的应用成为现代农业的首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不断突破与应用,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这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科学技术的应用,一是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二

2、是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三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四是可以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1.生物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核心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将会出现重大突破,并在产业化方面取得成就,这将集中体现在新物种塑造、新快速繁育技术应用、新农业工厂构建、新人造食品和饲料生产、新能源开发和新空间领域拓展等方面。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将推动现代农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不仅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创造家畜和作物新品种,从而使培育新品种的时间从2025年缩短到35年,而且可以

3、大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用生物技术培育出来的海洋作物,可以实现使用海水灌溉,从而节约淡水资源的使用。 “分子农业”则是利用动植物分子遗传学和转基因等现代生物技术,实现商业上大规模生产蛋白质、药物、疫苗及酶等物质,用于预防和治疗人和动物的疾病。由于利用植物生产提取类物质,易于操作和规模化生产,为农业发展的工厂化奠定了科技基础,它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流。2.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农业领域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开辟新的生物资源,拓宽农业生产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如通过工厂化微生物工程的发展,将形成非绿色植物的、不污染环境的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研究开发可更新的纤维素、工农

4、业废气、废液、废渣,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立单细胞工业及海藻生物技术产业等;在水产、畜牧、园艺温室及多年生果树栽培领域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人工创造环境,建设全过程自动化工厂,以达到高效率、高产值和高质量。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连续数据采集传感器(CDS)、遥感(RS)、变速自理设备(VRT)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的应用,致使农事操作更加标准化、精致化、高效化和工厂化与可控化。近年来,一种被称为精确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的新型农业模式在发达国家悄然兴起。精确农业是利用重要的农业作物参数和知识,在适当的尺度上优化生产系

5、统管理,根据特定地块的作物潜在生产能力控制不同的投入水平(如肥料、杀虫剂、除草剂等)。运用精确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通过精确农业的实施,改变了农业的传统功能与传统结构,扩大了现代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另外,利用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农业脱离土地正在成为现实,出现了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甚至太空农业。白色农业就是以微生物资源为核心。以动物、植物为原料,发展相关的产业;蓝色农业又称海洋农业。现代人类所需要的动物蛋白质,其总量的20%来源于海洋生物资源。在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目前主要集中在对海藻人工培养研究上,仅在海岸沿线

6、开始的“蓝色田园”种植带,其海藻产量已达5000万吨,前景诱人;太空农业就是近年来,国内外把水稻、蕃茄种子、动物送入太空进行试验,研究其遗传性状的表现和生理生化变化规律,选择优良品种。二、多功能农业二、多功能农业农业多功能的理念是1992年最先由日本提出的,它是指农业除了具有生产食物和植物纤维等农产品这一主要和传统的经济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非经济生产功能。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有了新的功能,如能源替代功能、劳动力吸纳促进功能、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传输功能等。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正在向观赏、休闲、美化等方向扩延,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

7、等新型农业形态也迅速发展成为与产品生产并驾齐驱的重要产业。农业多功能的理念也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农业的多功能作为政策选择。欧洲对农业的功能定位,更多地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社会的发展。法国非常重视农业多功能,199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政府提出的农业指导法,确定法国进入多功能农业时代。为了保证农业快速与和谐发展和适应国际贸易组织的改革,1995年1月,法国通过了农业现代法 。该法将促进青年就业、减轻农业负担、优化农业企业地位、加强农业政策协调和改善农业社会保障作为发展农业的五大优先任务。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的农业出现程度不同的萎缩或面临不利的处境,这种状

8、况已经影响了农业在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效益,进而威胁到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的多功能,特别是非经济功能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多功能统筹正逐步成为现代农业政策设计的新理念。三、可持续农业三、可持续农业8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可持续发展农业。所谓可持续农业,即“环境不退化,资源永续利用,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不仅满足当代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且可以保证世世代代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它强调生产与环境并重,当前与长远并重,采用适当的经济技术生产体系,不搞掠夺式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前提是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两者相辅相成。现代农业是以生产、生态、生息为目标的可持续产业

9、,它强调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现代农业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现代农业在发展农业经济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切实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做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根本要求。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是生态农业。以科学原理为指导,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和培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具有生态文明内涵的农业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生态农业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

10、时,注重社会和生态效益;在开发资源的同时,注重保护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和水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相结合。专家认为,生态农业是一种久兴不衰的生产方式,它将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四、标准化农业四、标准化农业农业标准化是先进生产力在现代农业中的具体表现,它是指通过不断调查、探索、发掘农业生产实践的规律,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推广科学生产操作规范,促使农业向专业化大生产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求农产品品种标准化、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化、农业生产管理标准化,还要求农业市场规范化、农村经济信息建设标准化。据了解,世界上发达国家

11、的农业标准化程度已经很高,他们从产前的种子选择、产中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栽培管理、产后的加工、分级、包装、储藏、运输、销售诸环节一直延伸到“餐桌”,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几乎每个生产、加工、销售的环节都实现了标准化,因此,这些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实现农业标准化,按标准组织生产,同时按标准规范农产品的生产行为,应当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可选择的道路。五、信息化农业五、信息化农业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及知识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生产

12、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智力活动对现代农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信息化的现代农业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其目标都是为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六、工厂化农业六、工厂化农业所谓工厂化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露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现代先进农艺结合起来,以

13、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根本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工厂化农业生产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生产设施集中了现代农业的分析技术、电脑智能管理、节能、省力,环境能按照需要自动调控;实现周年生产,按合同生产,与市场接轨;生产性能好,产量方面稳;生长速度快,是土耕的34倍;保护环境,生产环境清洁、工作轻松;商品率高,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高;可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无土传病害,一般不使用农药和不施用土壤消毒剂;无连作障碍,可随意安排茬口;省水、省肥,肥料利用率高。它使产前、产中、产后和营销一体化;农业生产由体力到脑力,成为受人喜欢的行业。工厂化农业一般适于布局在都市的周围,所以也有“都市型农业”之称,由于都市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和完备的基础设备,加之都市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的农业工厂必将云集在都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必须研究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扬长避短,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精细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等,使农业尽快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