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360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 【作者】马银琴 【内容提要】 孟子?离娄下云:“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这是关于中国历史学起 源与性质的最早论述。本文认为,孟子之“诗” ,是在指代讽谏劝正之辞的意义上使用的; 因此, “迹熄诗亡”之说实质上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周室寖微,政由方伯,公卿列士献诗 讽谏制度荡然不存,讽谏劝正之辞不再被陈于王廷并因此走向衰亡;讽谏之诗衰亡了,以微 言立大旨、寓损贬之义于其中的春秋於是产生了。 【关键词】 诗 诗 讽谏 王者之迹 关于中国历史学起源与性质的最早论述,出现於孟子离娄下 ,其文云: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 、楚之梼杌 、鲁之春秋

2、,一也: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这段看似浅白的文字,由于理解上的歧误,引发了经史学家无数的争论,出现了许许多多不 同的解释。在众多说法中,具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汉代赵歧孟子注云:“太平道衰,王迹止熄,颂声不作,故诗亡。 ” 孔颖达孟子注疏云:“孟子言自周之王者风化之迹熄灭而诗亡,歌咏于是乎衰亡; 歌咏既以衰亡,然后春秋褒贬之书于是乎作。 ” 朱熹孟子集注云:“王者之迹熄 ,谓平王东迁,而政教号令不及于天下也。 诗 亡 ,谓黍离降为国风而雅亡也。 ” 清顾镇虞东学诗诗说 “迹熄诗亡说”条云:“洎乎东迁而天子不省方,诸侯不入觐, 庆让不行而陈诗之典废,所谓迹熄而诗亡也。孔子伤之不得已而托

3、春秋以彰衮钺,所以存王迹于笔削之文,而非进春秋于风 雅之后。 诗者, 风 、 雅 、 颂之 总名,无容举彼遗此。若疑国风多录东周, 鲁颂亦当僖世,则愚谓诗之存亡系于王 迹之熄与不熄,不系于本书之有与无也。 ” 杨伯峻孟子译注云:“圣王采诗的事情废止了, 诗也就没有了;诗没有了,孔 子便创作了春秋 。 ” 从上引材料可知,历代学者几乎无一例外的读“诗”为“诗 ” 。但是, 诗中绝大部分 国风作品产生于春秋时代,与春秋之“作”呈共时性存在。 “诗亡而春秋 作”所反映的历时性的承递关系与事实不符。那么,在尊重孟子立论的真实性时,应如何阐 释这一命题?它究竟表达了怎样的历史内涵?在围绕“迹熄诗亡”说形

4、成的争论中,正确理 解“诗亡”之“诗”的意义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兹拟从探求“诗”字的本义及其意义的延 伸入手展开本文的讨论。 从字形结构看, “诗”字从言从寺。 “寺”字见于金文,写作 、 、 、 、 等形,古文字学 家大都认为“寺”为“持”之本字。方濬益云:“寺为古持字,石鼓文弓兹以寺 、 秀弓 寺射 ,皆以寺为持。 ” 1林义光文源云:“说文云: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从寸。 按从寸无法意。古作 (邾公牼钟 ) ,作 (沃伯寺敦 ) ,从又从之,本义为持。象手形,手之所之为持也,之亦声。 邾公牼钟:分器是持。 石鼓秀弓持射 ,持皆 作寺。 ”2高田忠周亦云:“按 是最古持字,凡手部字古文多

5、从又,又、手同意也。持字 已从又,又从手,为复矣。又寺声字,古文从 ,时作 ,诗作 ,持元作 ,作 可知已。 持下曰:握也,从手寺声。 荀子正名 犹引绳墨以持曲直注:制也。 汉 书刘向传 及丞相御史所持注:谓扶持佐助也。 夫审固也、制也、佐助也,固当有 法度也。 ”3是“寺”字本有“规正” 、 “法度”等义。按照汉字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从“寺” 之字,意义亦多与“规正” 、 “法度”等义相关,除高田忠周所列“时” 、 “诗” 、 “持”外, “等” 、 “畤”诸字均是如此。因此,与“时”指“四时” , “为岁月日刻之用”4, “等”指 “齐简” ,即“整齐书籍”5取义之法相同, “诗”字的造字本

6、义应为规正人行、使之有法 度的言辞,也就是说, “诗”字是在指代讽谏之辞的意义上产生出来的。这一推论可以得到 训诂学上的证明。 淮南子诠言训 “诗之失僻”高诱注:“诗者,衰世之风也,故邪而以 之正。 ”又汜论训注云:“诗所以刺不由道。 ” 诗含神雾云:“诗者,持也。 ”6又 云:“在于敦厚之教,自持其心,讽刺之道,可以扶持邦家者也。 ”7文心雕龙明诗 云:“诗者,持也,持人性情。 ” 毛诗正义:“为诗所以持人之行,使不失坠。 ”汉唐时 人的这些说法,在正统的“诗言志”一说之外,保留了“诗”字的造字本义。 作者: 222.134.179.* 2007-1-15 21:23 回复此发言 -2 孟子

7、“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 (马银琴) “诗”字最早的用例证明了我们的观点。 尚书金滕云:“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 鸱鸮 ,王亦未敢诮公。 ” 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对楚王曰:“昔穆王欲肆其心, 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 ” 潜夫论遏利篇 云:“昔周厉王好专利,芮良夫谏而不入,退赋桑柔之诗以讽。 ” 左传文公十三年 秦穆公引桑柔曰“芮良夫之诗” 。上述诸“诗”的时代均早于诗经中“诗”字出现 的时代。汉人又有许多关于“诗”产生时代的说法, 汉书匈奴传云:“至穆王之孙懿 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 ”班固把“诗 人始作”的时代

8、定在了西周“王室遂衰”的懿王之时。与此相类的说法还有“周衰而诗作” 8、 “诗者,衰世之风也”9、 “王道缺而诗作,周室废、礼仪坏而春秋作。 诗 、 春秋 ,学之美者也,皆衰世之造也”10、 “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11等。参考诸说 可知,那些被称为“诗”的作品,它们的创作直接与讽谏、劝正的政治目的相关联。 古已有之的献诗、采诗二说,则从“诗”的来源与目的的角度证明了“诗”的讽刺本意。献 诗之说最早见于国语与左传: 国语周语上邵公谏厉王曰:“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 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 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

9、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 国语晋语六范文子云:“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 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祅祥于谣,考百事于朝, 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 ” (韦昭注:诵,诵读前世箴谏之语。列,位也,谓 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以讽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旷对晋侯云:“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 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故夏书曰:遒 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 ” 这几条材料直接记录了古代献诗讽谏制度建立的目的及实施办法。除此之外, 左传昭公 十

10、二年还记载了一条献诗讽谏的实例:“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 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以是获没于祗宫。其诗曰:“祈招之愔愔, 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 再看有关采诗制度的记载: 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 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聚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 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男子六十,女子五十无子者,官衣

11、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孔丛子巡守篇:“古者天子命史采诗谣,以观民风。 ” 采诗的目的是为了“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 ,它与献诗“补察时政”的政治目的基本相 同。而且,由公羊传何休注文可知,采诗与献诗可以是同一行为的不同过程,由行人、 瞽蒙采得的各国风诗,最终是通过“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的献诗方式上 达于朝廷的。采进之诗与献进之诗,反映在诗序上,多为“刺” 、 “怨” 、 “戒 ” 、 “闵”等,反映在诗经作品的内容上,指那些被毛序 、 郑谱称为“变风” “变雅”的作品。在这里,所谓“变”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诗歌功能由颂美而变为讽刺; 讽刺之诗由本

12、不入乐变而入散乐,用于仪式歌奏。当然,东周以后, “采诗观风”的行为背 后包含了更多满足声色享受的欲望追求,大量并无讽刺内容的国风作品因此汇集宫廷, “被之弦管”而奏于燕享仪式。这就是仪礼燕礼所谓“无算乐”即不受仪节限制、 尽欢而止的燕乐歌奏, 乡饮酒礼 “乡乐唯欲”说法亦当因此而来。但无论如何,采诗行为是在讽刺的名义下进行的。因此,采进之诗仍然属于汉人所说的“变风” 。 作者: 222.134.179.* 2007-1-15 21:23 回复此发言 -3 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重诂 (马银琴) 根据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结论:“诗”原本只是讽谏怨刺之 辞的专名,在它产

13、生之初,并不包括用于仪式、纪功颂德的雅 、 颂之歌在内。 上述推论可得到文献记载的证明。 周礼春官籥章云: 籥章掌土鼓、豳籥。中春昼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 祖,吹豳雅 ,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吹豳颂 ,击土鼓,以息老物。 关于“豳诗” 、 “豳雅” 、 “豳颂”的意义,自古至今有多种解释,争论颇多。12但上文至少 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今本诗经的风 、 雅 、 颂三分,曾经表现为诗 、 雅 、 颂的三分。 雅与颂本是纪功颂德的仪式乐歌,而“诗”为规戒劝正的讽谏之辞。 除了这种内容与功能上的区别之外, “诗”与雅 、 颂的区别还表现在各自不同的传播 方式上。 周

14、礼春官瞽蒙有云“讽诵诗” ,郑司农注云:“讽诵诗,主诵诗以刺君过。 ”郑玄注云:“讽诵诗,谓闇读之,不依咏也。 ”孙诒让正义云:“不依咏,谓虽有声节, 仍不必与琴瑟相应也。盖诵虽有声节,而视歌为简易易明。 ”13左传襄公十四年卫 献公使大师“歌巧言之卒章”以喻孙文子,大师辞,师曹请为之, “公使歌之,遂诵之” , 杜预注云:“恐孙蒯不解故。 ”是“讽诵”为依照语言自身的节奏朗诵而不加入音乐因素的 传诗之法,较“歌”更使人闻之易懂。由上述材料可知:讽诵之法,是讽谏之诗上达于朝廷 以闻于天子的传播方式,它与雅 、 颂之歌以辞乐配合的歌舞方式演奏于仪式不同。这 就是说,正是在“讽谏”与“讽诵”这两个意义层面上, “诗”与用于仪式、辞乐相配的 雅 、 颂之“歌”处在了相对待的位置上,形成了“诗”与雅 、 颂的分立。 (二) 诗本不配乐,它依靠讽诵之法上达于朝廷, “讽诵诗”的职责由瞽蒙担任。除此而外,瞽蒙 还承担着多种职责。 大雅灵台末章“于论鼓钟,于乐辟廱,鼍鼓逢逢,蒙瞍奏公”郑 注云:“鲁逢作韸 ;公作工 ,亦作功 。 ” 灵台为周克商前的作品。在 仪式上歌奏颂功应是西周初年瞽蒙的职责。又文献记载中常常将瞽史并提, 周礼秋 官大行人云“属瞽史” , 国语周语上云:“新戚补察,瞽史教诲。 ”这就是说,瞽 蒙不仅是仪式上弦歌鼓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