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突出关键、把握全面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2325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思维、突出关键、把握全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新思维、突出关键、把握全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新思维、突出关键、把握全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新思维、突出关键、把握全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思维、突出关键、把握全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思维、突出关键、把握全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创新思维、突出关键、把握全面创新思维、突出关键、把握全面【摘要】把探究教学方式引入政治课堂教学中,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教学模式历史是常与变的结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学习历史的精髓所在。在面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上,我们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思维,突出关键,把握全面。一、看高考历史课程标准体现出的新理念1.课程观取代教材观,真正发挥了材料题应有的功能。2.用专题史取代完整的学科体例,历史智慧比历史知识重要。3.问答题的材料

2、化倾向;与热点的联系在于思想观念,而不是低层次的内容联系。4.研究性学习引入高考。二、适应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明确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如何处理“课标-教材-备课”三者的关系。 认识到课改所带来的三方面的变化,对于创新思维十分重要。第一,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功能是不一样的。第二,课改后教材的性质发生了转变。第三,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转变。课堂教学首先要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讲清课标要求的内容。 大力发挥课标的主导作用,正确对待教材的辅导作用,摆脱把教材奉为圣经的教学思想,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一定要做到“抓住核心精神、大胆予以取舍” 。其次是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成就”这一内容,尤其是对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讲述中。结合高中学生大都为农村孩子,他们更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的情况,首先介绍了安徽凤阳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我们各位同学的家乡有没有进行经济改革?我们家乡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实行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能不能讲一下自己家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发展乡镇企业的情况及取得的成就?介绍自己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活有什么样的变化。同时结合实际,谈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什么不足之处,今后应向何方向发展?三、突出两个关键目前高中历史教师的备课观念还存在着高低不同的层次,个人认为突出四个关键,能够很好地

4、体现课改的理念。关键之一:抓住中心,突出主体。这个中心就是学科主干知识。从高考考查的知识内容看,文科注重基础主干知识,所以说,历史的主干知识在学科体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对历史主干知识掌握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其在历史复习中处于中心地位,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建构合理、完整、灵活、有序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应该突出关键,立足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 历史复习中,我们帮助学生把大量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阶级特征等纳入到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变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主干知识网络。关键之二:三种关系处理好。第一,纲与本的关系。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课本是师生复习

5、备考的主要依据 。二者有联系,有区别,不能相替代。只有认真研究和解读了考试说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紧扣课本,万无一失。通过对大纳、教材、考试说明和历年考试命题的比较性研究,做到了两个明确:一是明确近几年考试题与考试说明的对应点;二是明确了近几点考试题在考试说明 、教材中的着力点、渗透点、辐射点和拓展点。第二,讲与练的关系。 题海战术是当前许多人应对高考使用最多的战术。这种做法,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降低了复习的效率,根本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往往事倍而功半。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中,我们讲例题就着重讲高考题,把以往的高考题作为我们平时训练的例题。这不但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答题思路、组织

6、答案,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研究和训练高考题,减少了许多复习的盲目性。在备考中,不反对适当的作题训练,但不能以练习代替复习。应该“精讲” 、 “精练” ,讲练结合,重点知识重点讲,反复讲,一般知识渗透练,重在落实。第三,内与外的关系。 高考命题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学科内的综合上。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必须首先抓好学科内基础主干知识。即便是要与其它学科进行迁移,或与现实的重大社会问题进行联系,也应自然合理,不能因小失大,舍本逐末。 同时,高考文综具有综合性,注重能力考察,学科界限趋向模糊,三科融合日趋合理自然,这既是高考改革的趋势,也是历史教学本身发展的方向所在,更是当今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全面提高的客观要求。有鉴于此,在抓好学科“内”综合的同时,还须适当关注一些学科“外”但又与学科相关的知识内容。 我们在复习中树立了“大文科”教学观,将文、史、地、政融合在一起,使原来孤立的四个模块至今架起协作的桥梁。尤其要强调的是,高考前两个月,合作的力度更要加大,除了知识方面的互相商讨研究,在考试后统一阅卷、讲评,在答题方法、知识之间的自然渗透方面,更是引导学生注意三科之间的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