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52312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铁产业是安徽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安徽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产业。在安徽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落实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已经省政府同意发布的八大支柱产业规划的基础上,特编制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 2009至 2011 年,远期到 2020 年。一、安徽省钢铁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安徽省钢铁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产业现状(一)产业现状2008 年,安徽省共生产钢材 1,906.6 万吨,比 2007 年增长 7.7%;钢 1,770.2 万吨,增长 6.1%;生铁 1,637.2 万吨,增长 8.1%;实现工业增

2、加值 398 亿元,增长 36.6%;实现销售收入 1,323 亿元,增长 46.4%;实现利税 105 亿元,增长 16.6%。同时,全省基本完成淘汰落后炼钢产能 1,200 万吨、铁 680 万吨的任务。经过多年发展,安徽省钢铁产业拥有一批优势产品。马钢公司大型 U 型钢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中小型钢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大型H 型钢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铁道用钢材产量居全国第四位;芜湖新兴铸管公司球墨铸铁管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天大石油管材公司的石油井管已占市场份额的 10%以上。拥有较好的科技研发基础。有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级钢铁材料理化检验试验室、国家级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

3、研究中心,有多所国家级与省级专业设计研究院所及高等院校。拥有较强的钢铁装备制造能力。拥有大型矿山、焦化、球团、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成套设备和备件自制能力。其中大型冷、热连轧机架,潜孔钻机,大型磁、浮选设备,环保设备,矿山服务车的制造技术,在国内居领先水平;制造了亚洲最大的 300 吨转炉大包回转台和大型环保干熄焦车辆。(二)面临的形势(二)面临的形势当前,影响安徽省钢铁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严重。当前钢铁市场出现萎缩,产量大幅下降,全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经营比较困难。二是原料严重依赖进口。目前安徽省铁精矿 70%靠进口,原料供应不确定性增多,风险较大,影响企

4、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高档次产品比例小。钢材品种不全,产品质量、档次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钢铁产能进一步扩大难以获批。当前中国粗钢产能达到 6.6 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 1 亿吨,全国钢铁产能已严重过剩。因此,国家严控各地新上产能,即使安徽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需扩大产能,也很难获批。当前中国总体上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随着铁路、公路交通以及汽车、装备制造、轻工家电、造船工业的大力发展及城镇化建设,对钢铁需求旺盛的基本面不会变。同时,安徽省具有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交通运输、科技等优势。随着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在新一轮国家钢铁产业振兴中,安徽省钢铁工业将面临难得的发

5、展机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集中度、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围绕总量调控和淘汰落后,大力推进联合重组,优化产业布局。发展重点进一步向优化品种、调整结构、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转变,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推进钢铁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建设具有安徽省特色的高性能优质钢铁新材料体系。(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1优化产品结构。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做专、做精、做强优质钢铁材料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2

6、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资源。推动省内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优势企业到海外进行资源开发,建立海外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3总量调控和淘汰落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综合考虑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环境容量、市场分布等条件,切实做好钢铁产业布局和总量调控工作,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4可持续发展。加强行业管理与指导,鼓励支持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三)振兴目标(三)振兴目标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借鉴太钢发展经验,走出一条以品种、质量、成本、服务取胜的安徽钢铁发展之路。1总量发展到合理水平。到 2011 年,全省钢产量达到 3,200万吨,优特

7、钢比例达到 60%以上,其中,马钢集团公司形成 2,000万吨钢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 1,000 亿元。到 2020 年,全省钢产量达到 5,000 万吨,马钢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3,000 亿元。2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到 2011 年,马钢等重点企业工艺技术装备全部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主要骨干企业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行业整体水平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 2011 年,取得省、国家行业技术进步二等奖以上 15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4 至 5 项,技术创新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率达 65%。3产品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加大安

8、徽省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力度,继续保持车轮产品世界第一的位次,将居全国前列的 H 型钢、管线钢、冷镦钢等优势产品进一步做大,同时加快发展汽车板、家电板、高速车轮等市场潜力大的产品(汽车板、家电板、高速车轮占总量的比例由 2008 年的 0.5%、5%和 5%提高到 2020 年的5%、15%和 15%)。4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到 2011 年,实现钢铁产业技术经济指标的全面提升,重点骨干企业吨钢综合能耗 620 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量 5 吨以下、吨钢烟粉尘排放量 1.2 千克以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 1.8 千克以下;基本实现二次能源 100%回收利用、冶金渣 100%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浓

9、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基本实现余热发电。三、调整和振兴重点三、调整和振兴重点(一)重点产品(一)重点产品1.板带类产品。开发生产市场急需的高强、高质量的汽车板、家电板、管线钢、桥梁板、造船板以及高档精品建材板等板材。扩大马钢在汽车内衬板、结构板和中低档车用面板上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解决中高级轿车面板的技术问题,确保安徽省在高端板材市场的竞争力。2型钢产品。重点开发微合金化高强度建筑用耐火、抗震 H型钢系列,铁道车辆、集装箱等耐候 H 型钢系列,高韧性海洋石油平台用 H 型钢,薄壁轻型与厚壁重型 H 型钢等专用和特殊的 H 型钢精品材,进一步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开发矿山、输电工程用新一代高强耐

10、蚀、耐候型钢等。3线、棒材产品。生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紧固件用冷墩钢、制绳、PC 钢丝及钢绞线用硬线、焊条及焊丝用线材,弹簧钢及轴承钢等高级线材品种。重点开发高强在线软化处理的高性能冷镦钢,以汽车轻量化为目的的高屈服强度、高疲劳强度的非调质钢等。着重开发合金钢、高级碳素钢等高性能级别的大型棒材,满足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的需求。重点发展细晶热轧钢筋、多种微合金化方法生产高强度建筑用钢品种;开发高层建筑、立交桥、大跨度的厂房、地下管桩等需要的强度更高的热轧钢筋、功能性钢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用和建筑用高强度盘条及其它专用盘条。4车轮及盘环件产品。重点开发火车高速车轮、货运重载车轮和城市轨道运输低噪

11、音车轮精品系列,特别是 350km/h 的高速铁路列车车轮。支持马钢尽快完成国家铁道部定点研发的动车组高铁用高速车轮,力争 2009 年上半年生产出合格品。开发高质量汽车轮辋、汽车车轮用钢,为机械加工提供优质大型盘环件产品。在发展上述重点产品的同时,加快发展无缝钢管、球墨铸铁管产品、优质铸造生铁产品以及钢铁装备制造业等产品。(二)产业布局(二)产业布局1建设马鞍山、芜湖为龙头的沿江优质钢铁材料生产基地。依托马鞍山、芜湖钢铁资源优势和加工优势,以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冷热轧薄板、彩涂板、镀锌板、H 型钢、车轮轮箍、高速线材、高速棒材、冷墩钢和合金结构钢、轴承钢、优质碳素钢、双相不锈钢等钢种生产

12、为目标,开发高档汽车和家电用薄板、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高速车轮轮箍、汽车车轮、优质球墨铸管、大口径厚壁铸钢管、抗蚀高强石油管、高钢级石油套管,高强度机械装备制造业用钢和优质铸造生铁等,打造全国重要的精品钢铁基地。2建设省会经济圈优质钢铁材料生产基地。依托合肥科技和制造业优势,突出发展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材,大力发展优质冷、热轧板(卷),冷、热镀锌板,彩涂板,H 型钢,不锈钢铸件与管材,大口径厚壁 X80、X100 及以上高钢级管线钢管,矩形、异形直缝埋弧焊管,高精度冷拨管等钢材的深加工。结合国家已经批准的马钢(合肥)公司轧钢系统搬迁计划,利用安徽省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对

13、合肥市区的冶炼能力实施同期搬迁,形成以马钢(合肥)公司为龙头的优特钢生产基地。3建设富有安徽特色的优特钢产业基地。围绕国家稀缺、安徽省空白、市场急需的产品,在安徽省淘汰落后 1200 万吨产能的基础上,实施压小上大,通过技术改造重点发展 12 家特钢生产企业,使特色品种优势更加明显,形成若干个特钢加工产业基地。4建设优质铁矿资源产业基地。抓住国家整合开发霍邱铁矿资源的机遇,支持马钢集团公司等优势骨干企业整合开发霍邱、庐江等地区的铁矿资源,建设安徽省优质铁矿资源产业基地。条件成熟时争取建设优质特种钢铁生产基地。(三)重点企业(三)重点企业马钢集团公司:2009 至 2011 年,实施马钢(合肥)

14、公司环保搬迁及马钢股份公司钢材品种结构调整规划项目;本部新建 5000立方米高炉 1 座、300 吨转炉 1 座、1580 热轧生产线 1 条,生产高强汽车板、家电板,同时建设 1 座 110 吨电炉,开发高速车轮;马钢(合肥)公司新建冷轧、镀锌等钢材深加工生产线。到 2011 年,马钢集团公司力争形成 2,000 万吨钢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 1,000亿元。芜湖新兴铸管有限公司:加大投入,对现有生产设施进行配套改造,生产汽车及工程车辆用优特钢、径向锻造、精密锻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实施环保搬迁,进一步发展多规格、多品种、高质量大口径球墨铸铁管、汽车及工程车辆精密锻件,同时加快大口径 430至

15、470 毫米厚壁无缝铸钢管以及“双金属管”的研发和生产。天大石油管材有限公司:在大力增产油气化工管,船舶、锅炉专用无缝管的同时,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三辊连轧机组,重点开发高钢级抗蚀油井管和深加工项目,到“十一五”末,形成多规格品种的 100 万吨高钢级油井管生产能力。(四)重点技术(四)重点技术1制造流程高效化工艺技术。研究开发高效冶炼、高效连铸、高效轧制工艺技术,提高生产稳定性,缩短生产周期,实现企业生产要素运行效率的最大化。重点研究生产装备安全、高效、长寿命、稳定运行的系统技术;开发洁净工艺流程集成技术;新一代板材制造工艺流程、工艺控制和产品开发的成套技术。2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研发新一代

16、汽车用钢关键工艺技术、无取向冷轧硅钢轧制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新型高速车轮及重载车轮材料及关键技术、高强度耐候铁道用钢的关键技术、管线钢的生产技术、海洋用耐海水腐蚀高强度钢关键生产技术、高性能冷墩钢研究与开发技术、机械装备制造用钢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高效节材型建筑用钢的技术、大口径无缝厚壁钢管和石油裂化装置专用管生产技术、高强、抗蚀金属(钢铁)制品生产技术等。3新一代钢铁材料生产技术。通过产、学、研及与用户的合作,实施金属材料的重大专项攻关项目。不断开发适应建筑、汽车、家电、铁道、电力、电子、石化、造船、机械等行业需求的产品,开发适应新一代高洁净度、超细晶、特殊功能要求的钢铁新材料的生产技术。4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加速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引进装备基础自动化的作用,并对其进行学习创新。开发完善关键生产工序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重点开发冶炼专家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轧制过程数字模拟(仿真)技术,解决好生产工序过程与自动化相匹配的信息化技术。开发生产流程工艺规范软件系统、参数监测信息系统、质量信息系统,降低生产成本、稳定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