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区别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309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区别(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区别 经济手段 含义: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 施。 内容: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杠杆进行的调控都属于经济手段, 还有经济计划、产品购销、产业政策、开发式扶贫政策等多种手段。 说明:经济手段如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的收入分配政策、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中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或从紧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中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利率政 策和信贷政策; 第四课与第五课产业和劳动者中,国家实行相关产业政策,调整经济结构。 特点:间接性(经济手段触动市场参与者的利益调节引导

2、市场参与者的经济活动) 作用: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 法律手段 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措施:经济立法、经济司法 作用:可以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 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注意:法律性是市场经济的特征,所以法律 必然成为国家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理解: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行政手段执行者:行政机构(政府) 内容手段: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检查、监督、扣押;行政审批、核准价 格或

3、收费标准、许可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特点:直接、高效 注意: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 求,也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注意:不能认为实施宏观调控就是靠行政手段,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 行政手段为辅,发挥各种手段的整体功能。 图表如下: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对比分析手段含义内容任务调控范 围特点执行 的主 体地 位发展趋 势经济手 段经济手 段是国 家运用 经济政 策和计 划,通 过对经包括经济计 划和经济政 策。经济计 划是由国家 统一制定的 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合理确定国 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

4、的战 略目标,搞 好经济发展 预测,总量 调控、重大调节市 场上经 济活动 主体的 一切经 济活动战略性、宏 观性、指导 性和间接性 的特点表现 在它确定的 是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立法 机关 和行 政机 关为 主经济手 段和法 律手段 将不断 得到强 化济利益 的调整 而影响 和调节 社会经 济活动 的措施划,是国家 从宏观上引 导和调控经 济运行的基 本依据。经 济政策是指 政府指导和 影响经济活 动所规定并 付诸实施的 一切准则和 措施,它包 括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产业政策、 信贷政策、 收入分配政 策、价格政 策、汇率政 策、税收政 策结构调整和 生产力的合 理布局规划, 集中必要的

5、 物力财力进 行重点建设, 综合运用各 种经济杠杆, 促进经济更 快更好地发 展的战略目标, 总量调控、 重大结构调 整和生产力 的布局,综 合运用各种 经济杠杆, 通过调整市 场主体的经 济利益来影 响和调节各 种经济活动法律手 段国家通 过制定 和运用 经济法 律法规 来调节 经济活 动的手 段经济立法、 经济执法和 法律监督规范生产经 营者的活动, 维护市场经 济秩序,调 节国家、企 业和个人之 间的经济利 益关系,维 护经济活动 参加者的合 法权益同上对经济主体 具有普遍的 约束力和严 格的强制性, 对经济运行 的调节具有 相对的稳定 性和明确的 规定性立法 机关、 司法 机关 和行

6、政机 关为 主经济手 段和法 律手段 将不断 得到强 化行政手 段国家通 过行政 机关, 采取行 政命令、 指示、 指标、 规定等 行政措 施来调 节和管包括行政命 令、行政指 标、行政规 章制度和条 例同上行政手 段的运 用要控 制在必 要的范 围和限 度内。 比如, 在生产 领域, 对一些直接、快速 和强制性的 特点,它的 作用方向是 自上而下的, 呈垂直性。 行政手段是 国家直接向 企业下达指 令性计划或 规范企业行行政 机关为 辅逐步趋 向缩减 (但不 会最终 消失)理经济 的手段不符合 国家投 资结构 政策和 技术政 策要求 的产品 要用行 政加以 干预; 在社会 分配领 域要侧 重

7、国民 收入再 分配, 以实现 社会公 平;在 交换领 域,政 府要运 用行政 手段强 制人们 遵守市 场规则, 以保证 市场公 平竞争; 在消费 领域则 着重调 节社会 消费基 金总额, 如工资 总额, 社会集 团购买 力等, 防止消 费基金 增长过为的指令, 它通过行政 系统上下级 隶属关系的 强制力量进 行。在严重 通货膨胀、 经济结构失 衡等非常时 期,间接的 经济手段难 以产生快速 强烈的效应, 此时动用严 厉的行政手 段往往能立 竿见影快。联系三种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发挥着宏 观调控手段的整体功能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显著差别在于: 经济手段一般是

8、间接调节,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 配置; 行政手段一般是直接调节,并具有强制性。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 指标、指示、规定、查封、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而且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里都涉及到了价格问题,不太容易理解。 如果价格的调整是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则是经济手段,如提高粮价、降低农药、化肥 价格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水价以促使人们节约用水等; 如材料侧指调整价格要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准,则是行政手段,如公共交通、通讯、电价、 水价由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确定,则属于行政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练习 (cd)aacda

9、 1.村头路口夜晚常有行人跌倒,村民张三在此安装路灯,并向路人收取电费却遭遇多数人 拒绝,张三因收费不能弥补成本只好拆掉路灯。村委会从村财政出资安装该路灯和承担电 费,照明恢复正常。这表明(双选) A.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调节比市场调节更有效 B.市场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调 节人、财、物的配置 C.路灯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D.市场难以 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2. 2009 年 2 月 1 日,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产品的“家电下乡”全国推广正式启动。 推广“家电下乡” 直接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作用 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能够促进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可以扩

10、大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A. B. C. D. 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并实施了积极的财 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 年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货币政策 调控经济运行的是 A.扩大信贷规模和优化信贷结构 B.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贫标准 C.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D.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 4 为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国家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提高高耗能产业电价标准。这表明 ( ) A.国家限制电力工业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国家运用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又好又 快发展 C.国家自觉运用价值规

11、律调节经济发展 D.国家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 础性作用 5.针对不法商家借“家电下乡”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商务部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 展开专项整治活动。下列各项与材料中体现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相一致的是( ) A.国务院第 58 次常务会议通过彩票管理条例 B.国务院办公厅公布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C.从 5 月 1 日起,我国卷烟批发环节加征了一道税率为 5%的从价税 D.国家工商总局等发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通知 6(2008全国)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 )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

12、业发放营业执 照 72010 年 11 月 20 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 知,强调进一步做好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通知发出后,一些物价涨幅较大的城 市,纷纷发布限价令。这里的“限价令” 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举措 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比市场调节更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利益 A B C D 8、2012 年 3 月 6 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公告,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控制区的火 电、 钢铁、石化等六大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达不到限 值要 求的企业,应限产限排或关停,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环境保护部的做法是( ) A.运用行政手段调节企业行为 B.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环境保护 C.运用市场手段引导资源配置 D.运用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