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欧剧变的认(3868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143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东欧剧变的认(3868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东欧剧变的认(3868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东欧剧变的认(3868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东欧剧变的认(3868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东欧剧变的认(3868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东欧剧变的认(3868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东欧剧变的认识东欧剧变指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 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 动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 潮。1989 年至 1990 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 在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 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下台成为在野党。 东欧剧变的发生,其实质原因在于,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 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 济实行私有

2、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 向。 历史以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是罗旋上升的,挫折是暂时的。东欧剧变 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发展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 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建设缺乏经验,拌有西方势力的敌视,因此不可能一 帆风顺;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改革来完善,应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不能局限于苏联模式;东欧剧变仅说明“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能说明整个 社会主义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但社会主义的先进性是不可否认的。 对苏联解体的认识1991 年 12 月 25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标志 标志世界最大的社会

3、主义国家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思想方面,基督教的私下流传和共产 主义的破产。苏联虽然官方遵奉马克思,但实际上民间基督思想也非常的流行。 其实,西欧共产主义的解体和基督教思想有直接关系。而共产主义思想在几十 年中被实践证明,已经彻底的破产了。其次,社会方面,改革开放。赫鲁晓夫 的改革开始,人们开始了解真实的世界。当人们对于世界有了真实地看法,就 会有自己真实的思想,能够思考真正的现实,这样就使靠谎言维持的统治维持 不下去。第三,政府方面,戈尔巴乔夫的开明政策和军队中没有绝对的权威。 戈尔布乔夫掌握了最高权力,同时他又真正具有人本思想。这样就使得苏联的 发展减少了很大的阻力。

4、同时,军队中的老军头都没有了,政府失去了绝对的 军事强权的支持。 苏联解体为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珍贵的经验教训: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 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 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 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

5、强权政治 (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 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 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社会主 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 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实力敌视、遏制 乃至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因素使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实 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 国实际的道路,不

6、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对“两国论”的认识1999 年 7 月 9 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时,公然向世人宣称 台湾当局已将海峡两岸关系定位为“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家与 国家的关系” 。这种谬论即是“两国论”. “两国论”公然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损害两 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论从历史文献记载、出土文 物、民族语言、文化宗教、人伦道德、风俗习惯、以及两岸人民之间的亲属血 缘关系等,都证明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中华民族的统一才是台湾同胞利益 的根本保障。台湾当局必须放弃“两国论”,停止在联合国内制造“” 的图谋,停止一切分裂活动,

7、回到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来,才是唯一的出路。“两国论”在国际社会并没有多大市场。李登辉提出“两国论”是制造麻 烦,破坏了亚太的稳定与和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支持李登辉逆历史潮 流的政治冒险。中美关系恢复了正常互动,并将继续排除干扰,克服障碍,致 力于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美国政府以及朝野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发展中美 关系的重要性,也展现出若干主动寻求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积极姿态,这意 味着李登辉刻意利用两岸关系制造事端,从而混水摸鱼的政治图谋,已经遭到 破产。李登辉逆潮流而动,鼓吹“两国论”,必将以彻底失败告终。 李登辉在国际上搞“”是违反联合国宪章,违反国际基本公理, 违反国际上“一个中国”的

8、共识的,必然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国际社会既没有 “”的存在空间,也根本不存在“”问题,“台湾参与联合 国”当然是国际社会不可能接受的。李登辉企图分裂国家,硬要在国际上寻找 支持,只能碰得头崩额裂。 对三个代表的认识 2000 年 2 月 25 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 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其内容可以概括为: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 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重大 课题,同时,它事关 改革开放和两个文

9、明建设的成败,事关全党全国工作大 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走在 中国社会发展前列的先进 政党。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历史地位、历史作用, 始终是与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的。什么时候坚持做到了这样“三个代表”,我们党就兴旺发达,就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什么时候如果偏离或投有 完全做到“三个代表” ,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民就会不满意,党就会 遇到困难和曲折。 (2)“三个代表”是党的执政之基。我们党能够执政、并且能够执好政 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说,就在于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 中国先进

10、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执政的 内容和任务,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推进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建设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 “四有”公民,弘扬民族精 神;就是要全心全 为人民服务,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坚持 “三个代表” ,当好“三个代 表” ,才能始终用好人民赋予的执政权力 ,才能不断提高我们 党的执政水平, 巩固我们的执政基础。 (3)“三个代表”是党的力量之源。 我们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能够建 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能够

11、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 大成就,能够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所有这一切,就是于我 们党能够始终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中国文化的进步, 切切实实地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这是我们全部力量的源泉所在,也是我 们不断成功和发展的奥秘所在。 近期重要事件之2011 年的“”非比寻常,它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走过了一 个又一个五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等各方面犹如走台阶一样也有 了显著的提高。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 会议精神的学习当中。 “”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多 项民生举措,这些举措勾画出温

12、暖的民生画卷,让亿万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党 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 要点一:就业。 “投入 423 亿元扶助和促进就业” 一方面沿海地区用工难,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当下就业形势凸显的两 难局面广受关注。就业难与用工难同时出现,并不是一对矛盾,最后都指向一 个问题,那就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沿海地区缺工很 大程度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吸纳大学生就业 的现代服务业占比太低,要加快发展,对这两个问题都要高度重视。报告提出 的扶助和促进就业的一系列举措将有力地促进这个两难问题的解决。同时,就 业难使得公平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对此,报告给了明确关注,显示政府

13、将会更 加重视就业过程中的公开透明度,努力保证公平就业、和谐就业。 要点二:控通胀。 “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正确 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并明确表示,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 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报告提出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 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针对性强,对症下药,必将带来更加明显的 成效,力保今年物价调控目标的完成。 要点三:保住房。 “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进一步落实和完 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 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价。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年度住房建设计划,在新增建设 用地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有 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报告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今年的房地产调控重在执 行力上下功夫。 通过对“”会议精神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同时也让我 们更加坚信党和政府必将带领我们走向繁荣富强。党和政府的决心和各项措施 的力度也让我们心生欢喜,更加坚定了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 国和人民做贡献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