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吴红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117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吴红霞)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吴红霞)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吴红霞)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吴红霞)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吴红霞)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吴红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的语言艺术(吴红霞)(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襄樊学院附中 吴红霞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 ” 对于特殊教师班主任来说,其管理工作基本上是通过身教、言教进行的, 而言教又是班主任在工作中运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班主任要注 意提高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要通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能言善辩的演说 家、鼓动家、宣传家。班主任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获得的信息,融注自己的思 想、道德、意志、情感,准确无误地通过简练、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 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受到教育和感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班主任 语言艺术 科学语言 无声语言 应变语言 幽默语言 魅 力 激励性 情

2、感 载体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教师以完美的语言为手段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人 才的技能技巧,它除了人类语言艺术的共性外,还具有教师语言艺术的特殊性。 教师语言有两种形式: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班主任的语言更需要具有艺术性 和一定的魅力。班主任做的成功与否与语言魅力有一定的关系。 语言表达是班主任能力结构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 条件之一。语言表达,就是把自己内在的思想,情感,知识,要求等转化为语 言,作用于学生。使他们不仅领会,并能受到深刻的感染。要启迪学生的心灵, 陶冶学生的情操,就必须如同琴师操琴一般,运用生动艺术的语言拨动学生的 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许多优秀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

3、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 效,除了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外,善于 运用丰富、生动、形象的教育语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相反,有的班主任语言 单调乏味,内容空洞,尽管也有教育学生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语言欠佳,不能 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班主任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语言能起到鼓动 人心、激励学生的作用。班主任语言是否具有艺术性,要看其语言是否恰当地 反映学生思想实际,解决学生心理矛盾,引发学生积极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 发挥其鼓舞学生的效应。 一、班主任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 1、全面了解学生,运用科学语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就必须从 一切方面

4、去了解人。 ”了解学生是教师关心学生的起点,是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 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是很难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 面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与他们打成一片,才能了解他们的兴 趣爱好、个性特点、思想状态,从而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类型因材施教。 同时结合不同场合,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科学语言,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如对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脾气暴躁,感情冲动的学生,宜采用平等商讨的 语言;对善于独立思考,自我意识强,感受力较强的学生,宜采用暗示、旁敲 侧击或警句格言的点拨式语言;对自我防卫心理强烈.,不肯轻易认错的学生, 宜采用突击式语言;对性格内向、孤僻、

5、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宜采用有层次、 有步骤,逐渐深入学生心灵的渐进式语言;对惰性心理和试探性心理突出的学 生则要采用措辞尖锐,语调激烈的触动式语言等。当然语言要有魅力,不能只是空洞的口号,抽象的术语。科学的语言第一 要“言之有理” 。 “理”就是科学性,哲理性,实践性。有理才能服人。第二要“言之有情” 。 “情”就是真情,纯情。有情才能动人。第三要“言之有方” 。 “方”就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寻找恰当的时机,适当场合,可接受的方式进行说 教。有方才能有效。第四要“言之有趣” 。 “趣”就是新意,风趣。有趣才能吸 引学生,使学生听后难以忘怀,从而达到巩固,深化语言说教的效果。面对全 体学生的语言说教,

6、班主任要认真“备课” ,面对个别学生的说教,尤其是针对 棘手的问题,更要认真“备课” ,艺术地说教,化紧张为轻松,变抵触为和谐。 班主任也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借古喻今说理、列举数字论证、名言警句铺陈、正 反事例对比等语言艺术来教育学生。2、利用无声语言转化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 ” “批评是 门综合艺术,批评的语言千姿百态,但有时无声的批评能顾全学生的面子,学 生更易接受,其效果比大声斥骂要好得多。 ”班主任适时进行无声语言的渗透, 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起来,有时可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2009 年,我 接到一个新班,听班里的学生说,XX 是班里有名的“

7、调皮鬼” ,当着老师的面 是一套,背着老师又是一套。原来在七八年级时,抽烟喝酒样样都干过。经过 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知道自从他与他最崇拜的爸爸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的 事儿以后,对待学习没有了一点上进心,只想着干最坏的事情给他爸爸丢脸, 然后让他爸爸一趟趟被老师请到学校,这样才能让他得到心灵的快感。针对其 具体情况,我主动找到他,和他一起聊人生、谈理想,长大后如何担当其父亲 的责任。 。 。 。 。 。他终于渐渐明白了他父亲对他的一片苦心,给我保证到:“老师 我错了,我一定像对待我的母亲一样,用实际行动报答你。 ”后来,他考上他如 愿的高中。他给我的短信写道:“如果没有老师您的关爱,也许我早就辍

8、学了, 说不定还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 ”作为班主任,有时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行为,看似微不足道, 却能给学生产生巨大的震撼,无穷的动力,这的确是一门艺术。我深刻领悟到 白居易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了。也许班主任的一个小小善 举算不了什么,却让学生从中感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之情、痛之切、责其真、 望之笃的情感。3、运用应变语言处理突发事件教育是培养人的艺术,偶发事件的处理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机智,讲究语言 艺术。如果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中,能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那么就可谈吐生 辉,产生神奇的教育功效,叩开学生心灵的门户,促使他们自我教育,自我醒 悟,这有利于温暖、信任、激励的班级人

9、际关系形成,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巩固 和发展。 中国古人云:“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入矛戟” 。日 本谚语说:“讲一百条理由比不上动人的话更容易改变人心” 。失去尊重的人最 需要尊重,失去信任的人最需要信任,失去温暖的人最需要温暖,处于特殊境 遇的学生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信任和体贴,老师以满腔热忱的语言温暖对 方,能使其在没有任何设防时,能够畅所欲言地倾诉一切,这往往会使自卑者 自尊,使落后者上进,使悲观者看到希望,使冷漠者燃起热情。4、运用幽默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语言是必要的,而婉转含 蓄,诙谐有趣的语言,更是不可缺少的。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维

10、特洛夫所说: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它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 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教师要善于运用比喻、反语、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 创造幽默和谐的课堂气氛。二、班主任语言艺术的基本规律 1、表扬的魅力 表扬是对学生良好品行给与肯定性评价的一种方式,教师对学生真诚的赞 美与鼓励,能够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发起幸福、欢乐与奋 发的激情。表扬是施予生命的一缕阳光,教师有义务让学生感受阳光的温暖。 但是只有表扬真正发挥了激励和促进作用,我们才真正把握了表扬艺术的真谛。 抓住时机,方式多样。如当

11、学生做了好事或学习有了进步,他们需要班主任 在其他同学面前给于自己表扬,这时他们的心情就像考试后急于知道自己的分 数一样迫切,情感的大门完全向班主任敞开。班主任善于利用,及时表扬,就 抓住了教育的最佳时机。班主任还要注意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或当 面表扬或背后表扬,或口头表扬或书面表扬,或点名表扬或点事表扬,或班会 表扬或家访表扬。这样表扬就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理性分析,掌握分寸。 表扬学生必须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言语要讲究分寸,既不要人为地拔高,掺 水使假,也不要言辞吝啬,蜻蜓点水。否则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伪感、不平感、 和不安感。表扬要摆事论理,既有具体实在的内容,又有理性的分析。这样

12、, 既能使受表扬的人认识自己行动的意义,受到鼓励,又能使其他同学学生知人 知事又明理。表扬过多或过分,都会适得其反。过于频繁的表扬,会降低表扬 的价值,使得学生觉得唾手可得而不再珍惜。这时候学生对于表扬,往往会失 去敏感性。另外,在一味的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缺少耐挫力。因此, 要把握和控制好表扬的密度,不能频繁地进行。公平合理,面要广泛。表扬 的面要具有广泛性。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班主任的表扬不能只限于班级中 的部分学生,而要面向全体。班主任如果只经常表扬几个学生,忽视大多数学 生的进步,会使学生感到班主任偏爱,造成同学之间的妒忌,不服气,而影响 班级的凝聚力。进步和表扬并不是优秀学生

13、的专利。后进生也有要求进步,受 到表扬的需要,有时这种需要甚至比优秀学生更强烈,教师亲切的话语、信任 的目光,能给与他们巨大的鼓励。 2、批评的艺术 老师不是不可以批评学生,但千万不能把批评跟讽刺、侮辱画等号。长期 以来,许多人相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此说有一定 的道理。但作为班主任,高明、机巧、妥贴的语言更受学生欢迎,这种语言不 仅能达“逆耳忠言”之效,而且让人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顺耳忠言”更能展 示教师的德才、教养和风度!批评其实也可以成为一种赏识,只要讲究艺术。 在批评学生时,要含有肯定和鼓励的意思,要让他感到你批评他,正是因为对 他满怀信心,对他有更高的希望,

14、从而激起他奋发向上的勇气。如果说赞扬是 抚慰人类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人类灵魂的巨镜,能让人更加真实地 认识自己。圣人教导我们要“闻过则喜“。发现了自己的缺点,也就意味着会有 新的进步但人非圣贤,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因此,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 个人困难得多。古人云:“责人要含蓄,忌太尽;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 太真“。 可见,批评是要讲究技巧和艺术的。态度要诚恳,评价要客观。批 评学生,必须是真心实意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能因自己的权威受到了触动, 丢了面子,把心中怒气发泄到学生身上,进行挖苦、讽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 批评教育时,必须怀着爱心,含着理解,这样说出来的话学生才易于接

15、受。批评要让学生体会到爱心和关切,从而真正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以平等的 态度,以关怀爱护的口气,诚心诚意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对缺点和错 误,既不能夸大,也不缩小,不但要明确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还要帮助找出改 进方法,使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要因人而宜,灵活多样。世界上没有完全 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年龄,性格和心理特征完全相同的人。不同性格,情 感,意志与自我控制力的学生对于批评的适应有明显的不同,所以,班主任批 评学生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做到看人说话。用赞扬代替批评。当我 们发现学生有错误时想到更多的往往是责备和批评,而很少注意他们好的动机, 以及夹杂在错误中的点滴优点。“数生十

16、过,不如赞生一长“,学生多喜欢听表 扬话,不愿听批评话,甚至一听批评就心理逆反。因此,我们在批评其不足之 前,应真诚地赞扬他的进步,或者巧妙地用赞扬其进步代替批评其不足。细 心观察,作好善后。在批评之后,学生很可能产生诸如自卑、情绪低落、意志 消沉等抑制性反应,班主任应细心观察,多角度地反馈信息。关注情绪变化, 防止过激行为。严厉批评后要安排其他同学关注其情绪变化情况,个别情绪不 稳定的同学可能会做出逃学、出走、破坏、报复、轻生等过激行为。 关注改正 错误的情况,防止坐失良机。批评的目的是促其改正错误,批评后要进行有意 识的观察、辅导、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 注意安抚,消除感情隔膜。在公开场 合批评学生后,要诚恳地和学生交换意见,向学生征询你的批评与事实是否相 符,请他谈谈受了批评后的想法,并和学生一起寻求改正缺点的方法、途径。 3、肢体语言的效果 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情绪与情感,都可以通过脸部、身体、 双手的表情显现出来,人们把这种表情叫做体态语。在许多情况下,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