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解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985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解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解读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解读省委决定,从 2012 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犹如一声春雷,顿时响彻陇原。这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系统性工程,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省市县乡四级机关要联系 58 个贫困县 8790 个贫困村,40 余万干部将直接联系 40 余万特困户。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处于黄金发展期、机遇叠加期和奋力跨越期的甘肃来说,“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有何重大意义?又有哪些主要任务?参与范围和工作方法是什么?怎样才能保持这一

2、行动的连续性,确保“不实现小康目标不脱钩”?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走进农村,约访专家,采访相关人士,对这一行动进行了全面解读。解读一:解读一: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全面小康转型跨越的总动员令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全面小康转型跨越的总动员令 执政为民执政为民解放思想的创新之举解放思想的创新之举“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委为实现富民兴陇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机遇。”环县县委书记王谦说。环县地处老区,自然条件严酷,群众居住分散,农业人口达 32.7 万,占全县总人口的 93.7%,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甘肃,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的地方,岂止是环县?省扶贫办

3、主任沙拜次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多年来全省上下的共同奋斗,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压力是农民收入水平低、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最大难题是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难中之难是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特别是纳入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及藏区三个片区的 58 个贫困县大都处在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实现脱贫致富受到多重制约。如果这些地方的扶贫开发工作上不去,发展差距就难以缩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从小康进程看,截至“十一五”末,我省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仅为 6

4、2.7%,比西部平均水平低 8.7 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4 个百分点。统计数据还表明,我省前 10 年的小康年均增速只有 1.73%,要在 2020 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每年平均增速必须达到 3.4%,而前10 年我们只有 1.73%,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从扶贫开发来看,按照国家新标准测算,我省贫困人口预计达到 1300 多万,占全省农村人口的 80%,不仅贫困面广,而且贫困程度深,与全国同步脱贫面临巨大压力。甘肃,如何在 2020 年与全国同步步入小康?形势逼人,知难而进。伟大的事业,总是在不断应对挑战中铸就新的辉煌。2011 年 12 月 11 日,省委书记同志在到甘肃

5、履职的第一次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提出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甘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实现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切实加强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11 年 12 月 29 日,书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从 2012年起,每个干部都要联系一名基层群众,建立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使我们更多的干部能够在实践一线拜人民为师,与群众结友,努力为老百姓多解难事、多办实事、多做好事。”2012 年 1 月 30 日,书记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审议了意见(讨论稿)。根据省委常委会审议时的意见,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同志又组织有关部门对意见稿进行了讨论修改。20

6、12 年 2 月 7 日,书记又亲自主持召开会议,听取意见修改情况的汇报,再次就开展联村联户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随后,在欧阳坚副书记的主持下,省委办公厅、省委研究室、省委农工办等部门共同参与,对意见稿反复多次修改;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工办、省扶贫办就领导联县、单位联村、干部联户所需基础数据进行了研究、核实和对接一次次讨论、一轮轮修改,意见逐步完善。2 月 8 日,书记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第二次专题审议并通过了意见。在随后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等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就认真实施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这是不甘落后、奋发图强的总动员。”临夏州委书记

7、冉万祥说,40 余万干部直接联系 40 余万特困户,本身就是一个动员令,昭示了一种不甘落后、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这拉开了跟上全国全面小康步伐的序幕,也是推动转型跨越的重大举措。“各级干部直接进村入户访民情、解民忧、济民困,开启了干群联系的直通道,是新形势下加强群众工作的有益探索,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建设。”平凉市农办主任冶彦忠说,现在促进农村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有利于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妥善解决农村社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于甘肃来讲,强调干事太重要了!只说不干,一切美好的愿望都是空话。”有关专家

8、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当前一些机关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工作作风飘浮;一些领导干部与群众感情不深,方式方法简单,特别是在处理一些群众诉求过程中,往往把小事闹大、大事拖炸。结果在一些机关,人们戏称“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开会议来议去,最后还是问题哪里来哪里去”。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借助“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这一行动,在与群众接触的实际工作中深化感情、焕发激情,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锤炼党性,提高各级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与人民同在,就能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沙拜次力说,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只有坚持服务大局、植根于人民群众、投身于波澜壮

9、阔的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扑下身子深入农村,与群众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谋利益,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农村改革的重大使命,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解读二:解读二:六项主要任务:宣传政策六项主要任务:宣传政策 反映民意反映民意 促进发展促进发展 疏导情绪疏导情绪 强基固本强基固本 推广典型推广典型40 余万名干部联系 40 余万特困户,奋力开创甘肃新农村的又一个春天。落实这项重大行动的各项工作任务与着力点在哪里?“省委提出了六项主要任务:即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省长

10、助理、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夏红民说,“宣传政策重在抓实见效、反映民意重在了解实情、促进发展重在增收致富、疏导情绪重在促进和谐、强基固本重在提升能力、推广典型重在示范引路。这是我们进村入户、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主要工作任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项行动要求我们把上面各项政策弄清楚,在驻村驻户时宣传好政策,督促落实好政策。”山丹县宣传部干部黄建胜认为,这些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但一些干部对这些好政策认识模糊、思路不清,例如去年国家新出台的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对于草原面积较大的山丹广大农户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但具体的补助金额许多人都不

11、太清楚。“此次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把宣传政策放在主要任务的首位,让我更觉得宣传政策的重要性,政策宣传出去了,就能帮农民理清发展思路,思路就是出路,贫困户就能走上致富路。”黄建胜说。如何抓好反映民意这项任务呢?夏红民指出,“反映民意”工作,即对各单位和干部在走访调研、农情调查中了解掌握的基层和群众的意见、诉求,原则上帮助就地解决,将结果报县(市、区)和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自身无法解决的,视解决权限,报省、市(州)或县(市、区)双联办,经研究梳理后转相关主管部门解决和答复。联系单位和干部负责跟踪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基层与群众。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

12、告诉记者:“反映民意,就是要深入帮扶的贫困村,沉下去、多走走、多听听,少说话、少发表主观意见,不要把帮民变成扰民。对帮扶的贫困村、贫困户所反映的问题,尽可能协调相关部门去解决;对于一些棘手的难点问题,及时上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市县区双联办。广大干部要心怀感情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反映群众的呼声,架起贫困农民与上级部门互通信息的桥梁。倾听民声、服务民众、解决农忧,解答农民关于政策法规、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开创信息扶农、信息助农、信息富农的新路子。”对于“促进发展重在增收致富”,夏红民认为,重点就是做好指导、协调和督促各类既定发展规划、开发项目的实施,

13、可根据实地调研了解的实际需要,对尚未纳入规划的工作提出补充完善的建议。还要立足长远,切实在增收致富上出主意、想办法,为联系村找准一个发展路子、制定一个脱贫计划、谋划一个主导产业。同时,省委也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要求,那就是在联系村实现“三个绝不能”:绝不能让一个家庭因贫困而生活不下去,绝不能让一个儿童因贫困而失学,绝不能让一个人因贫困而看不起病。夏红民进一步解释道,每个村、每个特困户的基础不一样,面临的难题也就不一样,急需解决的困难当然也就不一样。而且,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协调调动资源的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只要我们各个单位、每个干部真正尽了心出了力,解决了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完成了省委确定的目

14、标要求,得到了基层和群众的认可,那就是办了实事、做了好事。武威市市长助理、市农牧局局长宗瑞谦告诉记者,发展是硬道理,要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加快贫困村的脱贫致富步伐。他说:“要大力发展蔬菜、酿酒葡萄、玉米制种、养猪、养羊等特色富民产业,通过提升产业水平,为贫困村引进这些产业的基地建设及贮藏、加工等项目,把项目落实到位,引导贫困户去种植、去养殖、去加工企业打工,从而鼓起他们的钱袋子。”“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想,是我们党开展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对民生的关注,是一个代表着人民全部利益的先进政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标志。”省地税局干部李活说,“我们下基层去,还要关注老百姓的想法,倾听老百姓的诉求,

15、对矛盾纠纷和问题及时了解,及早处理,畅通社情民意,实现和谐发展。”解读三:解读三:一项综合性工程:一项综合性工程:4040 余万干部联系余万干部联系 4040 余万特困户余万特困户 全覆盖大规模综合性全覆盖大规模综合性长效化长效化向贫困宣战,帮助 40 余万名特困户齐奔小康。2 月 20 日,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在兰州召开,为这场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发动的规模空前的“战役”吹响了集结号,省、市(州)、县(市、区)、乡(镇)及所属各部门、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大中型国有控股企业、省军区、武警部队、中央在甘单位,40 余万名干部蓄势待发。这么多的单位和干部如何参与行动?行动

16、的范围又有多大?省委明确提出,以全省 58 个贫困县、全省 8790 个贫困村为重点,由 40 余万名干部联系 40 余万特困户。省级领导将联县联村联户。夏红民介绍说,具体来说,45 名省级领导干部中有 32 位领导每人联系 1 个贫困县(市、区),并在所联系县(市、区)中联系 1 个贫困村,具体联系的特困家庭不少于 5 户;有 13 位领导每人联系 2 个贫困县(市、区),并在每个联系县(市、区)中各联系 1 个贫困村,具体联系的特困家庭总数不少于 5 户;确保 58 个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县(市、区)都有省级领导联系。部门联村,纳入参与范围的单位,根据各单位干部人数,分别联系一定数量的贫困村。其他干部如何联户呢?省委规定,按照地厅级干部每人联系不少于 3 户、县处级干部每人联系不少于 2 户、其他干部每人联系不少于 1 户的标准,在各自单位所负责联系贫困村中,确定特困户作为干部的联系对象。“联村联户按照一次确定联系帮扶对象、分期分批进村入户的办法进行,由派出单位统一安排,持续不断地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