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1728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部分部分) )自己收集整理的错误在所难免仅供参考交流如有错误请指正!谢谢宏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部分)第一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一、选择题1、D 2、C 3、A 4、C 5、B 6、B 7、A 8、E 9、C 10、B 11、A 12、B 13、E 14、B 15、C 16、C 17、A 18、C 19、E 20、C 21、C 22、B 23、D 24、D 25、A 26、B 27、A 二、填空题1. 国民生产总值 2. 资本消耗折旧 3. 居民 厂商 政府 国际市场 4. 用物品和劳务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 5. 投资 6. 储存不是用于目前消费的

2、收入的行为 7. 更新投资 净投资 8.居民的储蓄 厂商的储蓄 折旧费 不分配的利润 9. 增加值 10.支出法三、名词解释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具有不变购买力的货币单位衡量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通常是以现行货币单位来表现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但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抬高或降低物价因为会使货币的购买力随物价的波动而发生变化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般是以某一年为基期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支书来矫正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而计算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2、当前收入中不用于消费的部分即收入减去消费如寸入银行的存款、购买的有价证券、保存在手中的货币

3、等都称为储蓄储蓄包括政府机构储蓄、企业储蓄和个人及家庭储蓄三种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以国民原则来核算的国民收入它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NP 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它测度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四、计算题(1)按收入法计算 GNP得 GN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100+10+30+30=170(2)按支出法计算 GNP得 GN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90+60+30+(60-70)=170(亿元)(3)所得税-转移支付=30-5=25(亿元)所以

4、 政府预算赤字=政府支出-政府收入=30-25=5(亿元)(4) 家庭将收入分配为消费、储蓄或税收因此收入=消费+储蓄+(税收-转移支付)所以 储蓄=收入-消费-(税收-转移支付)=170-90-25=55(亿元)或者由等式(投资-储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出口-进口)=0得 储蓄=(政府支出-政府收入)+(出口-进口)+投资=5+(60-70)+60=55(亿元)(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均衡一、 选择题1、D 2、D 3、B 4、A 5、A 6、B 7、D 二、填空题1. 消费支出 可支配收入 2. 越大 右上方 3. 消费支出 可支配收

5、入 4. 边际消费倾向 5. 储蓄 可支配收入 6. 越多 右上方 7. 平均储蓄倾向 8. 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9. 同 反 10.自发投资三、名词解释1、 消费函数现代西方经济学所谓的消费函数是指消费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唯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2、 储蓄函数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由于在研究国民收入决定时假定储蓄只受收入的影响故储蓄函数又可定义

6、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四、计算题(1) 在 C=120+0.75y 中令 C=1120得 y=1333(2) 从消费函数知 MPC=0.75从而 MPS=0.25(3) 在 C=120+0.75y 中令 y=3000得 C=2370 第三章 国民收入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C 4、D 5、A 6、C 7、D 8、B 9、B 二、多项选择题1.AC三、填空题1. 消费支出 投资 政府支出 出口 2. 储蓄 政府税收 进口 3. 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1/(1-MPC) 4. 具有 5. 越大 6. 增加支出 减少税收 增加同量的支出和税收 7. 1(1-MPC

7、) MPC/(1-MPC) 8. 平衡预算 9. 为了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的距离 10.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总支出曲线向下移动的距离四、计算题1、 (1)由 Y=C+I0得 Y=8000(亿元)从而 C=6500(亿元) S=1500(亿元) I=1500(亿元)(2)因为I=250(亿元)K=1/(1-MPC)=1/(1-0.75)=4所以 Y=K*I=4*250=1000(亿元)于是在新的均衡下收入为8000+1000=9000(亿元)相应地 C=7250(亿元) S=1750(亿元)(3)若消费函数斜率增大即 MPC 增大则乘数亦增大反之相反2、 (1)可支配收入:Yd

8、=Y-Tn=Y-50 消费 C=30+0.8(Y-50) =30+0.8Y-40 =0.8Y-10 均衡收入:Y=C+I+G =0.8Y-10+60+50+50-0.05Y =0.75Y+150 得 Y=150/0.25 =600.均衡收入 (2)净出口余额:NX=50-0.05Y =50-0.05600=20 (3)KI=1/(1-0.8+0.05) =4 (4)投资从 60 增加到 70 时Y=C+I+G+NX =0.8Y-10+70+50+50-0.05Y =0.75Y+160 160得 Y =150/0.25 =640.均衡收入 净出口余额:NX=50-0.05Y =50-0.0564

9、0=50-32=18 (5)当净出口函数从 NX=50-0.05Y 变为 X=40-0.05Y 时的均衡收入:Y=C+I+G+X=0.8Y-10+60+50+40-0.05Y=0.75Y+140 得 Y=140/0.25 =560.均衡收入 净出口余额 NX=40-0.05Y=40-0.05560=40-28=12 (6)自发投资增加 10 使均衡收入增加 40(640-600=40)自发净出口减少 10(从 NX=50-0.05Y 变为 NX=40-0.05Y)使均衡收入减少额也是 40(600-560=40)然而自发净出口变化对净出口余额的影响更大一些自发投资增加 10 时净出口余额只减少

10、 2(20-18=2)而自发净出口减少 10 时净出口余额减少 8(20-12=8)五、论述题乘数也叫倍数宏观经济学中所运用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函数中由于某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化投资乘数是指投资量变化数与国民收入变化数的比率它表明投资的变动将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动投资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发挥投资乘数作用有三个前提条件:(1) 在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为即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的某种程度的增加即投资的乘数作用可以相当顺利地发挥

11、出来(2) 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可以被利用(3) 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第四章 宏观财政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C 4、A 5、B 6、B 7、A 8、A 9、B 10、A二、填空题1.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 2.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3. 政府通过改变支出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 4. 财政收入政策 5. 累进的税收制度 福利社会支出制度 厂商和居民的储蓄 6. 增加 抑制 减少 阻碍 7. 增加 扩张 减少 收缩 8. 直接税 间接税 公司收入税 9. 赤字 10. 当政府用增税的方法来偿还债务时人们为了逃避高税率而减少工作时间第五章 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一、填空题1. 人们普遍接

12、受的交换媒介 2. 交换媒介 计算单位 价值储蓄 延期支付的手段3. 把货币留在手中的偏好 4. 交易 预防 投机 交易余额 预防余额 投机余额 5. 国民收入 利息率 6. 作为货币单位的基础的商品 7. 货币供给量 8. 纸币 硬币 9.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10. 通货 活期存款 M1-A 可转让的提款单 ATS第六章 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一、填空题1.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2. 货币需求量 利息率 右下方 3. 垂直 4. 利息率 5. 向右 下降 6. 投资支出 利息率 右下方 7. 货币需求量对利息率变化反映的敏感程度 8. 投资的利息弹性 9. 货币数量的增加已不能降低利息率 10.

13、 价格水平 货币数量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D 5、B 6、D 7、A 8、D 9、C 第七章 宏观货币政策一、 单项选择题1、D 2、B 3、D 4、C 5、D 6、A 7、A 8、C 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C三、简答题1、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活动准备金要求以及贴现率2、中央银行的两种主要负债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在流通中的通币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3、持有货币的三种主要动机是: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4、有许多货币的组成部分并不支付利息例如通货和活期存款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货币没有支付利息但放弃了用于其他金融资产时所能得到的利息

14、收入当利息上升时持有货币的成本就增加了因此人们就要减少自己的货币持有量并用货币去购买其它金融资产以便获得更高的利率四、计算题(1) 货币乘数时货币供给量(M)与货币基础(MB)的比率:mm=M/MB=5000 亿/2000 亿=2.5(2) 可以计算 a=C/D,b=R/D 并用第一题的公式计算货币乘数:a=C/D=1000 亿/5000 亿=0.2 b=R/D=500 亿/5000 亿=0.1 mm= 1+a/a+b = 1+0.2/0.2+0.1 = 1.2/0.3 = 4(3) 题中已经给出 b=R/D=0.1,但仍需计算 a=C/D.从题中可以知道C 的值但不知道 D 的值我们可以根据

15、已知的 b 和 R 计算出 D=R/b 因此D=R/b=500 亿/0.1=5000 亿 a=C/D=1500/5000=0.3 mm=1+a/a+b=1+0.3/0.3+0.1=1.3/0.4=3第八章 国民收入和货币的均衡一、单项选择题1、A 2、A 3、B 4、C 5、A 6、A 7、C 8、D 9、C 二、多项选择题1、ABD三、名词解释:1、IS 曲线-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 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I(r)=S(Y)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 IS 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 IS 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 IS 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位于 IS 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