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0年历史社会学系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1284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2010年历史社会学系课程建设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6-2010年历史社会学系课程建设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6-2010年历史社会学系课程建设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6-2010年历史社会学系课程建设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6-2010年历史社会学系课程建设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2010年历史社会学系课程建设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2010年历史社会学系课程建设发展规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20102006-2010 年历史社会学系课程建设发展规划年历史社会学系课程建设发展规划值得拥有的资料是来自平时学习积累总结的有问题的地方肯定有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2006-2010 年历史社会学系课程建设发展规划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合理的课程设置、先进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优良的教学质量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前提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现拟定 2006-2010 年历史社会学系课程建设发展规划一、课程建设目标1、历史学专业历史学专业现设专业必修课 16 门由于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历史学专业现只有校级优秀课程 1 门、合格课程 1 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等课程建

2、设的基本方面亟待加强2005 年学校第二次课程建设评价验收工作即将展开我们拟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1 门、优秀课程 2 门、合格课程 4 门2006 年是历史学专业本科教育即将结束第一个轮回课程建设的步伐必然加快通过师资建设、教学研究特别是大力开展学术辩论式、阅读写作式和多媒体现代化等教学改革2006-2008 年每年平均建成校级优秀课程 1 门、合格课程 3 门至 2010 年力争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1-2 门校级精品课程 2-4 门其余专业必修课程全部达到校级优秀课程的标准专业选修课程以提高选修课的学术水平和双语教学为突破点巩固和提高已开出的选修课培养和开设新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兴趣和特长学生的选课

3、需要并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师资队伍拓展其学术研究方向至 2010 年拟建成校级专业选修优秀课程 3-4 门公共选修课程以提高全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对现有 8 门课程通过深入研究课程内容体系丰富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通过调动教师积极性、深入挖掘课源每年平均再增设 2-3 门使本专业教师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达到 20 门左右至 2010 年建成校级公共选修优秀课程 2-3 门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于 2005 年课程建设评价验收工作尚未进行还没有校级精品课程或优秀课程今后 5 年课程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2006-2008 年通过师资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每年平均建成

4、校级优秀课程 1 门、合格课程 2 门至 2010 年力争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2-3 门其余专业必修课程力争达到校级优秀课程的标准专业选修课程以提高选修课的学术水平和双语教学为突破点以培养和锻炼师资队伍为重点拓展学术研究方向培养和开设新的选修课至 2010 年拟建成校级专业选修优秀课程 2-3 门公共选修课程以提高全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通过调动教师积极性、深入挖掘课源每年平均开设 1-2 门使本专业教师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达到 5-6 门左右至 2010 年建成校级公共选修优秀课程 1-2 门二、课程建设实施方案1、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认真研究和探讨教学内容和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要以知识、素质

5、、能力的提高为重点优化课程结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掌握与本专业相近的其他人文科学的一般知识及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具备宽厚的文化素养、较高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鼓励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以探索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要积极推进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每年争取培养 1-2 个校级教改立项课题并努力提高课题层次和研究深度争取 2-3 项教学研究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根据师资队伍特点和人才培养规格不

6、断加强和改进课程配置根据三年来的本科教育实践结合我系师资队伍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2005 年 6 月我们对本科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该方案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既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联系了本校、本系的办学实际课程体系中主干课程与基础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配置科学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体现了重素质、重能力、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使学生能够在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的基础上有继续学习专业知识的潜力为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学习创造条件3、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材和课程教学大纲建设力度教材是教师教学

7、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前几年本系在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主持编写了多种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参与了齐涛厅长主编的两套通史教材的编写并由此带动了整个教学工作的改革今后 5 年本系不仅将依据专业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监控而且对已经开设和将要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也要精心编写教学大纲同时要认真抓好各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讲义和教案的编写工作把好备课这一环节把课堂讲义的质量纳入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体系在加强文字教材改革创新的同时着力进行实物教材和视听教材的建设筹建文物陈列室和专业主干课的多媒体教材体系为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努力加强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质量课

8、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而课堂教学质量则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上不去课程建设的目标、要求就会落空今后 5 年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与评价工作对教师在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及效果、教书育人、教学改革与研究及其它教学兼职的情况要按期考核总结并直接与评选先进、职称晋升等工作结合起来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示范观摩课堂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系督察小组的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各教研室每学期都要举行定期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教师自查自评、学生评教、教研室听课评价、督察小组评价等方式每年举行一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对于在课堂教学评估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5、加

9、强教研室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根据学科建设的要求以及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发展潜力进一步充实、调整现有的各个教研室组成人员;进一步完善教研室管理规章强化教研室的工作职责和管理职能;制定或修订各教研室的年度教研计划和未来五年学科发展和建设规划;给教研室以更多的业务活动的自主性充分发挥教研室作为基层的教学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作用学科建设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的水平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与保证要在 40 岁以下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达标的基础上制定本系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培养计划;要进一步增强 40 岁以上教师的事业意识调动其学术研究兴趣和自觉性制定明确的个人 5 年教学、科研计划和学术研究方向并订出主要研究课题和目标任务;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系内教学、科研奖励办法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历史社会学系2005.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