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挫折中历练你的坚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207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挫折中历练你的坚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挫折中历练你的坚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挫折中历练你的坚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挫折中历练你的坚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挫折中历练你的坚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挫折中历练你的坚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挫折中历练你的坚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挫折中历练你的坚强前苏联教育学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必须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中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的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才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耐挫折能力。 ”当代的中学生是在非常顺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因此,他们更容易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挫折,但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常常是不知所措的,常常会受到打击。因此,及时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呢?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作者借夜游承天寺表达了自己旷达乐观的心境。这是一篇很好的情感教育的文章,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将本课的情感、

2、态度、价值观目标确定为: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和积极的心态。在上课刚开始时我就向学生出示了问题一: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 年,这一年苏轼身处何地?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学生们迅速拿出我课前下发的苏轼相关背景资料中找寻答案。几分钟后,学生们在小组内展开了讨论,随后,我和学生们一起明确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公元 1083 年,(李定等人)故意扭曲苏轼诗句的含义,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在李定等群小的诬陷下,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逮捕入狱,这就是历史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坐牢 103 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

3、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文。苏轼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生苦难,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曾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写道:“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一位官员曾关在同一监狱里,与苏东坡的牢房只有一墙之隔,他写诗道: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通宵侮辱、摧残到了其他犯人也听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残的对象竟然就是苏东坡!”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后

4、,我又向学生出示了第二个问题:假如是你,面前如此无情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他会像诗人李白那样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说他会从此意志消沉,跌落万丈深渊,过与世隔绝的日子。还有的说,他会向悲惨的命运发起强烈的攻击同学们争前恐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气氛很热烈。趁势我又出示了第三个问题:苏轼是否屈服了呢?紧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了课本:“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然后又让同学们阅读了文学大师

5、林语堂先生所撰苏东坡传中的一些文字:苏东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一天,苏轼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随即我问同学们:“那么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被贬黄州后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又是如何“畅达”的呢?”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描写月色的句子,而后谈阅读感受。经过学生们自主学习交流后我总结说:“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欣然”二字情态赫然,我们感受到了苏轼那宛如月光般淡淡的喜悦;“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我们又好

6、似身处于那个恬静的月夜,从中感悟苏轼澄澈、空灵的心境。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乐观态度。苏轼曾在水调歌头中秋一词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难免有不如意,难免有坎坷、挫折。既然这样,那你遭受到的最大的痛苦、不幸又是什么呢?”随着第四个问题的出示,同学们表现的不是那么主动积极了,毕竟这个问题牵扯到了个人隐私,于是我让同学们把自己的痛苦、不幸写出来交给我。在同学们写完后我告诉大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今天,我们对话苏

7、轼,可否从他身上汲取到一些精神营养呢?”一个学生说:“对于我们遭受的不幸与挫折,与苏轼比起来显得是那么的微乎其微,我们应该学习他面对苦难,笑对人生的态度,给自己一个微笑,给他人一个微笑。凡事想开一点,正如海燕中所说“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另一个学生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美丽的风景常有,为何苏轼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因为他有一颗闲心,能在困苦时依旧坦然、释然,豁达乐观。在我们悲观失落时,我们可以学习苏轼主动发现美,寻求乐趣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情。“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不是没有乐趣,只是没有寻求乐趣的那份闲情逸趣。苏轼“

8、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我们也可以在苦闷的时候,找知心朋友谈谈心、诉诉苦,指不定朋友的一句话便能消除自己内心的烦忧。最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总结:被贬之人,落魄的境遇,就像戴了一副无形的脚镣,但是他却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直面惨淡的人生”, “带着脚镣跳舞”,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尽情展现了乐观、旷达的胸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今天我们和苏轼对话,感受他特殊的心境,领悟他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乐观、旷达的人生观和积极进取的心态。同学们,生活之路不可能总是充满了鲜花与掌声,总会遇到挫折与坎坷,就像晴朗的天空会出现乌云,美丽的草原会跑来狼群一样。我们要做暴风雨中的“海燕”,面对困难不畏惧,面对苦难不屈服,面对挫折不认输,让我们平凡的生命也闪耀美丽的光芒。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