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部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51077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方剂学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方剂学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方剂学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方剂学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学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部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题解析:方剂学部分考题解析:方剂学部分(中医师及中西医结合医师共用部分)A1A1 型题型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佐药”功用范畴的是A 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B 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C 针对某些次要症状发挥治疗作用D 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E 针对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考题解析:佐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 作用,或针对某些次要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以制约君、 臣药的峻烈之性,或消除或减低君、臣药的毒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根据 治疗需要,在方中配伍的少量的、与君药性味相反的、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 的药物。由此可知,A、B、C、D 均属佐药功用的

2、范畴。故标准答案为 E。2由逍遥散变化为黑逍遥散,属于A 药味加减的变化B 药量增减的变化C 剂型更换的变化D 药味加减和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E 药量增减和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考题解析:黑逍遥散(医学六书女科要旨)由局方逍遥散加味化 裁而成,方中不仅加入生地(或熟地),且药物配伍比例也作相应调整,所以 D 为正确答案。3至宝丹的功用是A 化瘀开窍,解毒辟秽B 豁痰开窍,化浊解毒C 化痰开窍,熄风止痉D 芳香开窍,解毒辟秽E 清热开窍,化浊解毒考题解析:至宝丹为凉开的代表方之一,功擅开窍、辟秽、化浊、解毒, 所以 E 为最佳选项。A 项中之“化瘀”,C 项中之“熄风止痉”,均与至宝丹的 功用

3、无关;B、D 两项虽与至宝丹的功用相近,但均未提及“清热”,所以亦非 最佳选择。4具有补气生血功用的方剂是A 四君子汤B 参苓白术散C 当归补血汤D 补中益气汤E 生脉散考题解析:补气可以生血。当归补血汤虽以当归命名,但重用黄芪为君, 大补元气,意在使气旺血生,所以 C 是正确答案。补中益气汤虽亦重用黄芪、 人参、白术等补气药,少量配伍当归,但其立法意在补气升阳举陷,而不在补血,故不是最佳答案。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生脉散的功用均与题目相去较 远,所以不选。5以解毒消痈,化痰散结,活血祛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A 四妙勇安汤B 犀黄丸C 仙方活命饮D 大黄牡丹汤E 苇茎汤考题解析:五个备选答案中,

4、犀黄丸、仙方活命饮均具有解毒消痈、化痰 散结、活血祛瘀作用,但仙方活命饮重在清热解毒,溃坚消肿;犀黄丸重在化 痰散结,活血祛瘀。所以 B 为最佳选项。四妙勇安汤、大黄牡丹汤、苇茎汤三 方,或具解毒、散结之功,或具化痰、祛瘀之用,但均不全面,所以 A、D、E 皆非正确选项。6枳实薤白桂枝汤中,具有通阳散寒、降逆平冲作用的药物是A 枳实B 薤白C 桂枝D 厚朴E 瓜萎考题解析:枳实微寒,瓜蒌甘寒,均无通阳散寒之用;厚朴虽性温且能降 逆,却无通阳之用;薤白虽辛温通阳,但无平冲之功,所以 A、B、D、E 俱非正 确选项。唯桂枝辛温,具通阳散寒、降逆平冲之功,故 C 为最佳选项。7小建中汤中配伍芍药的意

5、义是A 益阴养血,柔肝缓急B 养阴复脉,柔肝缓急C 益气养阴,缓急止痛D 益气养血,复脉定悸E 养阴补血,活血通脉考题解析:小建中汤所主虚劳里急腹痛之证,虽以中焦阳气虚寒为主,实 则五脏俱虚,气血阴阳俱不足。方中配伍芍药益阴养血,意在与饴糖、炙甘草 相配,酸甘化阴,柔肝滋脾,和里缓急而止腹痛,所以 A 为正确答案。其余各 项,或涉阴血,或涉缓急止痛,但都与小建中汤主证、病机及方药配伍不尽吻 合,故均非正确答案。8苏子降气汤中配伍当归和肉桂的意义是A 温肾纳气B 养血补肝C 温补下虚D 祛痰止咳E 温肾祛寒考题解析:苏子降气汤中配伍肉桂温肾祛寒,纳气平喘;配伍当归养血补 肝,兼“主喘逆上气”,合

6、而温补肝肾以顾下虚,所以 C 为正确答案。 A、B、E 项都仅言及一药作用或某一方面,所以均非最佳选择;D 项与本题无关。9白果在定喘汤中的作用是A 散寒平喘B 敛肺定喘C 清泻肺热D 止咳化痰E 降气平喘考题解析:白果甘涩性平,功能敛肺气而化痰浊。与麻黄相合,宣敛并用, 既防麻黄宣散太过而耗损肺气,又助化痰定喘之效。所以 B 为最佳选择答案。10真武汤中白芍的主要作用有A 缓急,利小便B 滋阴,养血C 调和营卫D 敛阴止汗E 柔肝,熄风考题解析:真武汤为温阳利水之剂,主治肾阳虚弱、水气为患所致腹痛下 利诸证。神农本草经云:“芍药主邪气腹痛止痛,利小便。”本方配 伍芍药,既取其敛阴缓急而止腹痛

7、,兼取其利小便以助渗湿而除水患。所以答 案 A 为最佳选择。11桂枝汤原方服法要求“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其意义在于A 护中以防伤胃B 助汗以去外邪C 防止过汗伤阴D 防止过汗伤阳E 养胃以复正气考题解析:桂枝汤以桂枝解肌发表,芍药敛阴益营,散中有补,发中兼收, 滋阴和阳,调和营卫,发汗作用和缓,既无过汗伤阴之虑,也无过汗伤阳之忧; 更无伤胃之弊,所以 A、C、D 均非正确答案。本方药后啜粥之意,是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以助祛 邪,更可使外邪解而不致复感。其中虽寓“养胃以复正气”之义,然重在“助 汗以去外邪”,所以 B 为最佳答案。12李东垣氏所创,主治劳倦伤脾所致的发热

8、,称为“甘温除热法”的方 剂是A 竹叶石膏汤B 小建中汤C 补中益气汤D 归牌汤E 当归补血汤考题解析: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氏所创,专为治疗脾胃病始得,主用于气 高而喘,身热而烦,头痛自汗,渴喜热饮,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气短乏力, 脉洪大而重取无力者。本方以甘温补气为主,而治脾胃气虚发热之证,所以 C 为正确答案。竹叶石膏汤清补并用,主治阳明气分余热未清,气津两伤之证;小建中汤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虚劳里急腹痛之证;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气血不足,心脾两虚之证,且三方皆非东垣所创,故 A、B、D 均非正确答 案。当归补血汤虽为东垣所创,但重在补气生血,主治血虚发热之证,所以 E亦

9、非正确答案。13“以补为固”,补而兼疏的方剂是A 牡蛎散B 固冲汤C 健脾丸D 玉屏风散E 真人养脏汤考题解析:所谓“以补为固”,是指以补气为主,通过补气而达固摄气、 血、精、津之目的。玉屏风散虽为止汗之方,却不用收敛止汗之药,而以黄芪、 白术补气固表为治,是典型的“以补为固”,且更佐少许防风,使补中兼疏, 固表而不留邪。所以 D 为最佳答案。牡蛎散、固冲汤、健脾丸与真人养脏汤的方药配伍中,虽皆用补气之品以 增强固摄作用,或用以止汗,或用以止血,或用以止泻,但均为补涩兼施之剂。 所以 A、B、C、E 均不是正确答案。14半夏泻心汤所治心下痞是由何因所A 太阳病误下B 少阳病误下C 阳明病下之过

10、早D 阳明病应下失下E 太阳病大下后,复发汗考题解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 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之下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 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病 本在表,经五六日,证见“呕而发热”,说明邪传少阳,故“柴胡汤证具”。 少阳病禁用汗、吐、下三法,而以他药下之,显系误治。所以正确答案为 B。15旋覆代赭汤的病因病机是A 痰热内阻,胃失和降B 食积内停,胃失和降C 胃虚痰阻,气逆不降D 胃虚有热,气逆不降E 胃中虚冷,气逆不降考题解析:旋覆代赭汤原方主治云:“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 痞鞕,噫气不除者,

11、旋覆代赭汤主之。”伤寒之邪,虽经发汗或吐、下而解, 但治不如法,胃气已伤。中气既伤,运化失健,痰浊内生,遂成胃虚痰阻,气 逆不降,心下痞鞕,噫气不除之证。故 C 为正确答案。16咳血方主治证候的病机是A 痰阻肺络B 虚火犯肺C 肝火犯肺D 肺络瘀阻E 风热袭肺考题解析:咳血证,原因很多。咳血方所主咳血,以咳嗽痰稠带血,伴见 心烦易怒、胸胁刺痛、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主要临床特征,显系肝 火犯肺所致。故正确答案为 C,A、B、D、E 各项皆非本证病机。17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防风通圣散主治病证的临床表现A 憎寒壮热B 头目眩晕C 目赤睛痛D 大便秘结E 郁郁微烦考题解析:防风通圣散主治风热壅

12、盛,表里俱实之证。是证以憎寒壮热、 头目眩晕、目赤睛痛、口苦而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 大便秘结、小便赤涩为主要临床特征。“郁郁微烦”常是少阳病兼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见证之一,而非防风通圣散 主治病证的临床表现。18.四物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A 气衰血少B 劳倦内伤C 冲任虚损D 郁怒伤肝E 阴精亏损考题解析:局方四物汤为补血调经之主方,主治妇女月经不调、胎动 不安及产后恶露不行,少腹坚痛诸疾。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若冲任虚损,血 行失畅,则月经不调,或量少色淡,或经期延迟。一旦受孕,血不养胎,则胎 动不安。至若产后,气血大耗,若调理失宜,结生瘕聚,则恶露不下,少腹坚 痛。总之

13、,本方所主,皆冲任虚损,营血虚滞之证。所以 C 为正选答案。19.下列各项中,属于四逆汤主治病证临床表现的是A 神衰欲寐B 脐腹 痛C 心下满痛D 泄利下重E 烦躁欲死考题解析:四逆汤为回阳救逆之主方,主治伤寒少阴病四逆证。经云: “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又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肾阳 衰微则神失所养,每见神衰欲寐,故尔伤寒论少阴篇有“少阴病但欲寐” 之论,所以 A 为正确选项。“烦躁欲死”为阳衰未甚,邪正剧争的表现;“脐腹 痛”是阴血不足, 肝郁乘脾的见证;“泄利下重”常由肝脾不和,下焦气滞所致;“心下满痛” 多因实邪阻闭而生,所以 B、C、D、E 均非正确选项。A2A2 型题

14、型题 20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身热不解,汗出而喘,舌苔薄白, 脉滑数者,治疗应选用A 泻白散B 葛根黄芩黄连汤C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D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E 小青龙加石膏汤考题解析:太阳病,发汗未愈,症见身热不解,汗出而喘,脉滑数而不恶 风寒者,是表寒已解,入里化热,热壅迫肺所致。治当清宣肺热为主。麻黄杏 仁甘草石膏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与该证颇合,所以 C 为最佳选择。泻白散亦治肺热喘咳,但宜于肺中有伏火郁热而阴分渐伤者,其主证当见 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而脉细数;葛根黄芩黄连汤解表清里,主治外邪未 解,热郁入里,表里皆热,协热下利之证。其主证虽亦有“身热”、“喘而汗 出”,但必

15、见胸脘烦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苔黄脉数等症;桂枝加厚朴杏 子汤解肌发表,下气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误下,表未解而更见微喘者;小青 龙加石膏汤解表蠲饮,清热除烦,主治外邪与内饮相搏,饮郁化热,症见咳逆 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因此,A、B、D、E 均非正确答案。21患者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干呕呃逆,胸胁胀痛,舌红苔 白,脉数而右滑左弦。治疗应首选A 左金丸B 小柴胡汤C 逍遥散D 蒿芩清胆汤E 龙胆泻肝汤考题解析:寒热如疟,口苦胸闷,呕逆脉弦,是少阳枢机不利的见证;舌 红脉滑而数,是热重而兼有痰湿。由是可知,本题所述证候乃邪犯少阳,胆经 热盛,兼有痰湿中阻所致,治当清胆利湿,化痰和胃,

16、故蒿芩清胆汤为首选之 方。正确答案为 D。小柴胡汤虽为和解少阳之剂,然清热之力不足,且方中配伍人参、炙甘草、 生姜、大枣,于少阳热盛,兼有痰湿中阻之证不合;左金丸清肝泻火、降逆止 呕,主治肝郁化火,肝火犯胃证;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主治 肝实火或肝经湿热证;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主治肝脾不和证,更与是 证相去较远。所以 A、B、C、E 均非正确答案A2A2 型题型题 22患者,女,58 岁。绝经数年,忽又来潮,量多、色淡,肌热面赤,烦 渴欲饮,脉洪大而虚。治疗应选用A 归脾汤B 四物汤C 当归补血汤D 温经汤E 黄土汤考题解析:患者年事既高,绝经数年,忽又来潮,且量多色淡,并见肌热 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是冲任亏损,血虚阳浮之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