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怎样提高母猪繁殖能力?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9982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怎样提高母猪繁殖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冬季怎样提高母猪繁殖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冬季怎样提高母猪繁殖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冬季怎样提高母猪繁殖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冬季怎样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怎样提高母猪繁殖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冬季怎样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冬季怎样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冬季怎样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冬季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更多养猪知识,请单击右侧更多养猪技术)加强妊娠后期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研究表明,胚胎到妊娠 80d 以后,才开始迅速发育,至 110d 完全成熟。而初生重的大小,直接关系着仔猪生后的成活率及生长,即人们所说的:初生重差一两,断乳重差 500g,出栏重差 5kg。所以,为(更多养猪知识,请单击右侧更多养猪技术)了促进胎儿快速发育,提高初生重,

2、保证母猪泌乳期的营养储备,在母猪妊娠80d 后,需要增加饲料的质与量。原料选择上要重点考虑富含钙质、蛋白质及脂肪的饲料。熟制大豆是母猪饲粮成分的最佳选择,既是(更多养猪知识,请单击右上角更多养猪技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又是脂肪供给的途径。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提高其血浆中生酮物质的水平,并以葡萄糖分配效应的方式增加母猪代谢物,供胎儿的发育利用,同时增加胎儿的能量储备,从而提高仔猪存活率。 Pettigrew(1981)指出,在妊娠后期及泌乳期给母猪饲以补充脂肪的日粮,可以提高泌乳量及初乳与常乳中的乳脂水平, (更多养猪知识,请单击右上角更多养猪技术)从而能提高仔猪存活率与断乳重。所以,在妊娠后

3、期,日供饲料量应视其个体体重及体况增加到3kg3.5kg,且日粮中能量饲料应占 30%35%,大豆 6%8%,饼粕类 10% 左右,其余以糠麸类补足。饲粮营养水平要求DE3.1MJ/kg,CP16%,Lyt0.8%。维生素、微量元素要添加,钙磷比例要平衡,特别是亚硒酸钠,对提高仔猪免疫力,减少腹泻发生有预防性的作用。可在母猪产前 15d20d 肌注一次亚硒酸钠VE 乳剂 10ml。控制舍内温度,创造母仔舒适小环境仔猪和哺乳母猪所要求的环境温度是不同的,新生仔猪的最适温度在 32以上,而母猪的最适温度在 1518之间。如果简单地使舍温升到 30以上,虽然比较适应了仔猪的要求,但一方面加大了增温保

4、温的费用开支,另一方面,给母猪的泌乳、采食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增加了舍内有害气体含量。所以,如何形成母猪 1518气候,仔猪 30以上环境,且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是做好母猪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此方面,各地都摸索了不少经验。有的给猪舍生火炉,有的在舍内通火墙、挂灯泡等,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最适于农村应用的简便而经济的措施要数塑料大棚加仔猪保育箱式的方法为好。具体要求:猪舍尽可能坐北向南,采光性好,背风向阳。为了增加采光面积,大棚要有一定弧度,选择无滴膜温棚用塑料,在舍内较干燥方便的一角置保育箱。箱内面积 80cm80cm 左右,箱内用 250W500W 远红外线灯泡或红外线取暖器供暖。以

5、取暖器距地面高低而调节温度,注意取暖器线路必须贴墙固定,以防母猪拱咬触电。当舍内母猪存栏量少、体散热少时,可适当用炉火添热;舍内饲养量足时,可靠体散热供暖。实践证明,在华北地区舍饲 15 头左右的产仔舍,仅靠完善的大棚塑料保暖,在无热源补充情况下,单凭母猪自身热量舍内温度可维持在1016范围内,保育箱内温度可调控在 30以上。衡量仔猪温度适宜度的方法:温度适宜时,仔猪吃完奶后自动回到保育箱内,分散睡卧,不扎堆。温度过高时,仔猪头伸出保育箱外或拥挤在出口处。温度过低时,仔猪重叠在热源下,争夺热源直射位置。适当应用激素制剂,诱发母猪白天产仔生产实践中,70%以上母猪在晚上产仔。晚上产仔,在管理上有

6、许多困难,不少养殖户因管理不善而导致仔猪伤残过半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母猪能在白天产仔,既便于监控管理,又易于提高舍内温度,对提高仔猪成活率有着明显的作用。氯前列烯醇是前列腺素F2a 类似物,具有强烈溶解黄体作用,同时兴奋母畜子宫,舒张宫颈肌肉,对诱导母猪产仔成功率达 95%以上。试验证明,在早晨800 左右肌注此制剂 0.05mg0.1mg,可于第二天中午 12 时左右分娩,无明显毒副作用。及早控制常发疾病,确保母仔健康发育产后恶露不尽,是母猪产后厌食或产后无乳综合征的主要诱因之一预防和及早控制产道炎症,是产仔母猪管理中的首要工作。具体做法为:产仔结束或开始排胎衣时,肌注长效青霉素 120 万

7、IU2支/100kg 体重,安痛定 10ml15ml,地塞米松磷酸钠 10mg,催产素 20IU40IU。产后 3 日内母猪厌食或食欲不佳而又无恶露排出时,选用:速效开胃增食灵 5ml10ml,复方胆汁 A 注射液 10ml,分别肌肉注射,1 日 2 次,连用 3d;复合 VB 注射液 5ml,比塞可灵注射液 5ml,混合 1 次肌注,1 日 2 次,连用 3d。如产后 3d 内仍有恶露现象时,可选用:10%浓盐水清洗子宫,而后注入庆大霉素 16 万 I 鄄 U,或环丙沙星注射液 10ml;1%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子宫,排出冲洗液后注入抗生素药物。早吃初乳,及时补铁,及早控制黄白痢疾初乳中蛋白含

8、量很高,其中有 60%70%是免疫球蛋白,由于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只有吃到初乳后,才能获得免疫力。仔猪出生时,肠道上皮处于原始状态,具有吸收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机能,6h 后开始下降,12h后几乎失去此项功能。所以,早吃初乳,吃足初乳,是提高仔猪抗病力的有效措施。实践中,常常将仔猪身上、口中黏液擦拭干净,脐带消毒处理后,即辅助哺乳,要使每头新生仔猪都吃足初乳。对个别体质弱小力量微弱的仔猪,要先将其口中黏液掏净,身上胎液擦干,滴服 50%温葡萄糖液 10ml15ml。然后置放 35热源中烘烤,待其精神状态良好后,再吃初乳。以后几天内都应人为协助吃足乳汁。固定乳头,是实现仔猪均衡发育的有效方法

9、,也是预防仔猪打架争乳的有效措施。固定乳头应当顺从仔猪意愿适当调整,仅对个别弱小仔猪定位,其他仔猪以不争食同一乳头为宜。弱仔一般选择固定在前两三对乳头上。及时补铁,及早预防黄白痢 3 日龄时,要用含硒牲血素进行及时补铁。方法:在后股股内侧皮下注射 1ml,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及腹泻。如果场内有黄白痢威胁时,此时可同时肌注治菌磺(长效磺胺制剂,主要成分 SMM、TMP)0.4m/头,3d 后再注 1 次 0.5ml/头,一般可安全渡过危险期。适时补料及早补料是提高仔猪断乳重的一项有效措施,科学的补料时间应从 7 日龄开始,但需有耐心。逐头扒开口腔将料糊抹在舌根处,让其品味诱食,1 日数次,待其有

10、自食欲望时可将补料盛于补料糟内让其自由舔食。母猪于产前 2 天开始减食,至产仔当日,仅喂 1/3 平常料量。产后当日,喂以淡盐麸皮汤。科学安排母猪饮食,提高泌乳量母猪泌乳量的高低,是饲料质量与饮食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村养殖场户的调查表明,母猪产后粥样喂比干湿喂效果要好,日喂 4 次比日喂 2 次效果好。一般原则如下:产后第二日开始增料,至 5 日龄时给到常量。在此之前切忌一次吃得过饱而伤胃,待其功能逐渐恢复后再行加料。日采食风干料量应大于 4.5kg,以不浪费饲料为原则,日喂 3 次4 次,要尽可能提高母猪采食量。泌乳高峰期,采食量最好达到 6kg 以上,断奶前 2d3d 逐渐减少日喂量至3kg 左右。泌乳期日粮中粗蛋白含量 17%,赖氨酸0.85%,消化能3.2MJ/kg,若能添加 4%左右的油脂,或 10%的熟化大豆效果更好,可提高乳脂率。适时断乳,提高母猪年产窝数母猪断乳时间的迟早,直接影响着生产繁殖力的大小。但断乳太早,易造成仔猪死亡率增高及生长发育缓慢等。断乳过迟,又降低了母猪的繁殖力。所以,适宜的断乳时间是调节养猪经济效益的一个支点。在农村饲养实践中,断乳日龄的确定,最好根据出生时间与仔猪个体重来确定,要求 30 日龄以上,个体重应小于 8kg。如果以上各项工作都比较扎实,一般 35 日龄即可实施断乳。断乳时务必赶母留仔,使仔猪在原圈过渡 1 周时间,再行转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