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49907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一、外生殖器与内生殖器一、外生殖器与内生殖器(一)外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系指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至会阴的区域,包括阴阜、 大小阴唇、阴蒂、前庭、尿道口、阴道口及处女膜、前庭大腺、会阴等。1阴阜为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青春期皮上开始长有阴毛,分布呈尖端 向下的三角形。2大阴唇为靠近两股内侧的一对皮肤皱襞,前接阴阜,后连会阴。未婚妇女的 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分娩以后,两侧大阴唇分开,绝 经后呈萎缩状态。3小阴唇为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表面湿润,内侧面呈淡红色,皮内 富于神经末梢,故感觉敏锐。两侧小阴唇前端

2、相互融合并分为两叶,包绕阴蒂, 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成阴蒂系带。小阴唇的后端与大阴唇的后端相会合, 在正中线形成一条横皱襞,称阴唇系带。4阴蒂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顶端,类似男性的阴茎海绵体组织,阴蒂头有丰 富的神经末梢,极为敏感,有勃起性。5阴道前庭指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界是阴蒂,两侧为小阴唇的内侧面, 后面以阴唇系带为界。在此区域内,前有尿道口,后有阴道口。6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下方,如黄豆大,左右各一。腺管开口 于阴道口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粘液以滑润阴道。7尿道口位于阴蒂及阴道口之间,为尿道的开口,呈椭圆形,尿道后壁近外口 处有两个尿道旁腺的开口,是

3、细菌容易潜伏的场所。8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口下方,前庭的后部,其形状、大小常不规 则。阴道口覆盖有一层薄膜,称处女膜,膜中央有一小孔,孔的形状、大小及膜的 厚薄各人不同。初次性交时,处女膜往往破裂,分娩时进一步破损,产后残留 几个小隆起的处女膜痕。9会阴指肛门与阴唇后联合间的软组织,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二)内生殖器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两者常被称为子宫附件。1阴道位于子宫与外阴之间,是性交的器官,也是月经血外流与胎儿娩出的通 道,上端包绕子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阴道上端围绕宫颈的部分称为阴 道穹窿,阴道穹窿比阴道下段宽大,分前、后、左、右四部分,后穹窿较前穹

4、 窿深,故阴道后壁长 1012cm,前壁长 79cm。前壁与膀胱及尿道之间称为膀 胱阴道隔,后壁与直肠之间称为直肠阴道隔,后壁上段与直肠之间是腹腔的最 低部,称为子宫直肠陷凹,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2子宫(1)功能子宫是一个空腔器官,腔内覆以粘膜,称子宫内膜。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呈周期性改变并出现月经; 性交后,子宫为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受孕后,子宫为孕育胎儿的场所;分 娩时,通过子宫收缩,将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2)解剖子宫呈倒置扁梨状,壁厚腔小,上端宽而游离,朝前上方,下端较狭 窄。成年妇女的子宫约长 7-8cm,宽 4-5cm,厚 2-3cm。子宫上部较宽处称子

5、宫 体,其上端隆起部分称子宫底,子宫底两侧为子宫角,与输卵管相通。子宫下 部较小处称子宫颈,呈圆柱形,部分伸入阴道,通人阴道的开口称为子宫颈外 口,未产妇呈圆形,分娩时受损,经产妇变成横裂状,将宫颈组织分为上下或 称前后两唇。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成年人为 2:1,婴儿期为 1:2。子宫腔分体腔与颈管两部分,子宫体腔呈上宽下窄的三角形,上部两侧通输卵 管而入腹腔,下部与子宫颈管相通,其间最狭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子宫峡部 的上端,因为在解剖学上很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峡部的下端,因为粘膜组织 在此处由子宫内膜转变为子宫颈内膜,又称组织学内口。子宫颈管呈梭形,子 宫颈通入阴道后以穹窿为界又分子宫颈阴

6、道上部和子宫颈阴道部。(3)组织结构子宫体壁很厚,由三层组织构成,外为浆膜层(即脏层腹膜), 中为肌层,内为粘膜层(即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软而光滑,绒样,为粉红色的粘膜组织,分为基底层和机能层。机能 层在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间有很大的改变。子宫肌层是子宫壁最厚的一层,由平滑肌束及弹性纤维所组成,肌束排列交错, 外层纵行,内层环行,中层多各方交织。子宫浆膜层即覆盖子宫体的底部及前后的腹膜,与肌层紧贴。在子宫前面近子 宫峡部处,腹膜与子宫壁结合疏松,由此腹膜折向前方并覆盖膀胱,形成膀胱 子宫陷凹;在子宫后面,腹膜沿着子宫壁向下,覆盖子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窿, 然后折向直肠,形成子宫直肠陷凹。子宫颈主要由

7、结缔组织所组成,其中有平滑肌及弹性纤维。颈管粘膜层有许多 腺体,能分泌粘液,呈碱性,形成子宫颈管的粘液栓。宫颈阴道部表面为鳞状 上皮覆盖。(4)子宫的韧带圆韧带起于子宫角两侧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下方,然后沿阔韧带向前下方伸 展达到两侧骨盆壁,再经腹股沟而止于大阴唇内,有使子宫保持前倾位置的作 用。阔韧带为一对翼状的腹膜皱襞,从子宫两侧开始,各向外伸展达到骨盆侧壁, 并将骨盆腔分为前后两部。韧带的上缘呈游离状,其内侧 23 包绕输卵管(伞 端无腹膜遮盖),外侧 13 由输卵管伞端向骨盆侧壁延伸,称骨盆漏斗韧带, 具有支持卵巢的作用,故又称卵巢悬韧带,内有卵巢血管通过。子宫骶骨韧带自子宫颈后面子宫

8、颈内口的上侧方伸向两旁,绕过直肠终止在第 2、3 骶骨前筋膜上,作用是将子宫颈向后及向上牵引,使子宫保持前倾位置。主韧带又称子宫颈横韧带,位于子宫两侧阔韧带基底部,由子宫颈阴道上部的 侧方向外达骨盆壁,是固定子宫颈位置的主要力量,子宫的动静脉和输尿管都 经主韧带的上缘到终末器官。3输卵管左右各一,为细长而弯曲的管道,其内侧与子宫角连通,外侧端游离, 呈漏斗状,长约 8-14cm。4卵巢为女性生殖腺,左右各一,呈灰白色扁平椭圆体。青春期前,卵巢表面 光滑,开始排卵后,表面逐渐不平。成年妇女的卵巢约 4cmX3cmXlcm 大小,绝 经期后,卵巢逐渐萎缩。卵巢位于输卵管的下方,由卵巢系膜连于阔韧带

9、后叶的部位为卵巢门,卵巢血 管通过卵巢系膜经卵巢门人卵巢。卵巢分皮质及髓质两部分,皮质居外层,内有许多始基卵泡及发育中的卵泡, 髓质居卵巢中心,其中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二、骨盆与骨盆底二、骨盆与骨盆底(一)骨盆女性骨盆是产道构成的重要部分,因其为骨性组织,故称骨产道。骨盆的大小、 形状对分娩的顺利与否关系甚为密切,因此对骨盆的构造及其特点应有比较清 楚的认识。1骨盆的构造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所组成,每块髋骨又由髂骨、 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骶骨由 5 块骶椎合成,它的内表面呈凹形,第 1 骶椎向 前突出形成骶岬,为骨盆内测量的重要标志。尾骨由 45 块尾椎合成,其上缘 与骶骨相连形

10、成骶尾关节,此关节有一定的活动度。而髋骨前方在两耻骨之间, 由纤维软骨所连接,称耻骨联合。耻骨两降支构成了耻骨弓,其角度平均为 90100。在骨盆后方由骶骨和两侧髂骨相连,形成骶髂关节,此关节很坚韧。此外,自骶骨背外侧面发出两条坚强的韧带,分别止于坐骨结节及坐骨棘,称 骶结节韧带及骶棘韧带。妊娠时受激素影响,韧带稍松弛;各关节有一定的伸 展性,有利于分娩。由耻骨联合上缘经髂耻线和骶岬上缘连成一线时,可将骨盆分成两部分:上部 分为假骨盆,下部分为真骨盆。前者与分娩关系不大,后者是胎儿娩出必经之 路,故其大小及形状与分娩的关系甚为密切,但临床上直接测量较难,一般可 借测量假骨盆之各径线而间接估计真

11、骨盆的大小。2女性骨盆的特点盆腔浅而宽,呈圆筒形,入口出口均比男性骨盆大,耻骨联 合短而宽,耻骨弓角度较大,骶岬突出较小,骶骨宽而短,弯度小,坐骨宽阔。3骨盆腔各个平面为便于了解分娩时胎儿通过骨盆腔(骨产道)的过程,可将 骨盆分为四个主要的假想平面。(1)人口平面(骨盆人口)即真假骨盆的交界面,形状近似圆形或横椭圆形, 有四条径线:入口前后径,又名真结合径,由耻骨联合上缘正中至骶岬上缘 中点的连线,平均长 11cm。人口横径,为两侧髂耻线最大间径,平均为 135cm。入口斜径,左右各一,左斜径由左侧骶髂关节至右侧髂耻隆突的连 线,右斜径由右侧骶髂关节至左侧髂耻隆突的连线,平均为 1275cm。

12、(2)骨盆最宽平面为骨盆最宽大的平面,前界为耻骨联合后面中点,后界为第 2、3 骶椎之间,两侧相当于髋臼中心,其前后径与横径的长度均为 12:5cm 左 右。(3)中骨盆平面为骨盆腔最狭窄的平面,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后界为第 4、5 骶椎之间,两侧为坐骨棘,其前后径长约 115cm,横径即坐骨棘间径, 长约 10cm,两侧坐骨棘连线为产程中了解胎头下降的重要标志。(4)出口平面实际上是由前后两个三角形平面所组成。前三角形的顶端是耻骨 联合下缘,侧边是两侧耻骨的降支;后三角形的顶端是骶尾关节,侧边是两侧 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间径为共同的底边,也是骨盆出口的横径,平均为 9cm。坐骨结节间径长者,

13、耻骨弓的角度亦大。骨盆出口前后径是耻骨联合下缘 至骶尾关节的距离,平均 115cm。由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的连 线称骨盆出口前矢状径,长约 6cm。从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的连线称 后矢状径,长约 9em,后矢状径在产科临床上甚为重要。4骨盆轴亦称产轴,为连接骨盆各个平面中心点的假想轴线,其上段向下向后, 中段向下,下段向前向下,在分娩时,胎儿即沿此轴方向娩出。(二)骨盆底骨盆底由肌肉及筋膜所组成,封闭骨盆出口,为尿道、阴道及直肠所贯穿,有 承托盆腔器官,使之保持正常位置的作用。分娩时如骨盆底组织受损伤,则盆 底松弛,影响盆腔器官位置,可发生子宫脱垂。骨盆底前面为耻骨联合,后面为

14、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上支及坐骨结 节。骨盆底从外向内分为三层组织:浅层筋膜与肌肉,尿生殖隔,盆隔。三、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其激素三、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其激素(一)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新生儿出生时卵巢内可约有 10 万-50 万个卵细胞。每个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层原 始的卵泡细胞,也称颗粒细胞,两者之外还围有一层基膜而形成一个始基卵泡。由于垂体前叶促卵泡素(FSH)的作用,始基卵泡开始发育,但 99以上都在 开始发育后的不同阶段自行退化、萎缩成闭锁卵泡,一般每月只有一个发育成 熟而排卵。在妇女一生中,能发育至成熟而排卵的卵细胞约有 400-500 个。青 春期后,有的始基卵泡内的卵母细胞增大,其周

15、围颗粒细胞增生成复层,细胞 表面 FSH 受体增多,卵母细胞的周围形成一层透明膜,称透明带。透明带之外 的颗粒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同时在 FSH 作用下卵泡的发育及成熟卵 泡周围的间质细胞分化成内外两层卵泡膜细胞。卵泡膜细胞分泌雄激素,经颗 粒细胞中已活化的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为雌激素。雌激素与 FSH 的协同作用又 使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膜上合成黄体生成素(LH)受体。这些激素和血循环 中渗出的液体及其他蛋白质等聚于颗粒细胞群之间隙中,称卵泡液。卵泡液逐 渐增多,空隙随之增大,卵母细胞连同增殖的颗粒细胞层凸入空腔内形成卵丘。 至此卵泡发育成熟,并移行至卵巢表面,呈透明的小泡状,称成熟卵

16、泡。成熟 卵泡 B 超仪显示直径约为 18-25mm 左右。(二)排卵成熟卵泡受垂体前叶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卵泡膜溶解和破裂,卵泡液流 出,成熟的卵母细胞及其周围之卵丘一并挤出入腹腔,此过程称排卵。排卵机 理尚未完全阐明,最近有人认为,排卵可能与前列腺素引起成熟卵泡周围的平 滑肌纤维收缩有关。排卵一般发生在 28 天的月经周期中间,或下次月经前 14 天左右。排卵可由两侧卵巢轮流发生,或持续见于某一侧卵巢。(三)黄体的形成和萎缩排卵后,卵泡壁塌陷,泡膜内血管破裂出血,于泡内凝成血块,称血体。其后 卵泡壁的破口很快被纤维蛋白封闭而修复,血被吸收形成黄体。卵泡内遗留的 颗粒细胞积聚黄色的类脂质颗粒而形成黄体细胞。于排卵后的 7-8 天,黄体发 育达最盛期,直径约 1-3cm,色黄,突出于卵巢表面。若卵子受精,则黄体继续发育为妊娠黄体,到妊娠 10 周后其功能由胎盘取代。 若卵子未受精,黄体于排卵后 910 天(即月经周期第 24-25 天)开始萎缩, 黄色消退,细胞变性,性激素的分泌量也减退,约至周期的 28 天子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