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醒的鲁迅——读太宰治《惜别》(青岛·丁国强)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9755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醒的鲁迅——读太宰治《惜别》(青岛·丁国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早醒的鲁迅——读太宰治《惜别》(青岛·丁国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早醒的鲁迅——读太宰治《惜别》(青岛·丁国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醒的鲁迅——读太宰治《惜别》(青岛·丁国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醒的鲁迅读太宰治惜别(青岛丁国强).txt“恋”是个很强悍的字。它的上半部 取自“变态”的“变” ,下半部取自“变态”的“态” 。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关于鲁迅在仙台 留学生活的长篇小说惜别 ,对于解读早期鲁迅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视角,留日时期的鲁 迅作出奇医从文的决定,这一选择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 从赴南京学开矿,到日本学医,以及弃医从文,青年周树人走异地,寻出路,在漂泊中苦苦 求索。仙台成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起点。 “幻灯片事件”已经成为我们理解鲁迅的一个 不可忽略的精神事件。非常奇怪的是,太宰治将鲁迅从仙台医专退学开展文学活动的原因, 更多的归之于“他从前就喜好文艺” ,而淡化了幻灯

2、片事件的精神标志意义。这与我们的解 读方式有着明显差异。李欧梵认为:“鲁迅所写的幻灯片事件既是一次具体动人的经历,同 时也是一个充满意义的隐喻。幻灯片尚未找到,作者可能虚构。这一描写的戏剧性力量来自 有意识地形成的两个形象的相互撞击。一个是身处异域的。 观察者 ,另一个是更大范围的 象征性的参与者 。在观看幻灯片时,他变得更为群体,更受压抑。 ” (铁屋中的呐喊 , 岳麓书社 1999 年版,第 17 页)在日本求学的周树人的精神基调是压抑和苦闷的。这种痛苦 是超前的,先觉的。因为更多的留学生是在过一种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的快乐生活。 “幻灯 片事件”对于国人浑浊的眼睛和麻木的心灵来说几乎是不存

3、在的,而对于青年鲁迅而言,则 是一道无法挥去的精神伤痛。震惊在一个昏睡的民族身上是一种稀有的感觉。有学者认为 “鲁迅的反应不是简单地集中于对将要被处死的受害者身上,或者是仅仅集中于那些被动的 旁观者,更为重要的是,它所指向的是视觉与权力的相互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后殖民的非西 方是至关重要的。 ” (周蕾:视觉性、现代性与原始的激情 ,转引自罗刚、顾铮主编: 视觉文化读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58359 页)这一场突兀而来的视觉 遭遇给青年鲁迅带来了意义危机,使他感受到通过学医来实现强国梦想的软弱无力和不可能, 因而促使自己竭力从“看客”的角色中疏离出来。 在太宰治的笔下,

4、“幻灯片事件”的意义在于它提醒作为留学生的青年鲁迅不要忘记自己来 自一个愚弱的国度,使鲁迅意识到:“因为我这段时间离开了那些表情茫然的民众,心里就 定不下来明确的目标,迷茫、不知所措。今天我的目标确定了。看了那个片子,挺好。我马 上弃医回国。 ” (惜别 ,新星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4 页,以下引用该书只标页码)太宰 治所描写的鲁迅的这一转变未免太过突然和迅速。青年鲁迅的思想是与当时新兴的社会思潮 相合拍的,诸如推崇科学,相信进化论,反对清朝共和革命等等,但是,鲁迅并没有停留在 新潮的观点上面,他的文化偏至论 、 破恶声论等文章提出了“立人”这一深刻的思想 命题。正是这一深刻的思考和

5、真切的关怀使得他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平均化”状态。改造 国民性的主张不仅仅出自鲁迅,在鲁迅之前,梁启超等人已提出了这一问题,鲁迅的国民性 批判不是从方法论层面上切入的,而完全是出于生命的自觉。所以,他笔下的“国民性”不 是概念化的,而是有着具体的情境和切肤之痛。幻灯片事件就是一个最能体现鲁迅的精神生 命本质的一种个人意象。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 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 (呐喊自序 )这种感慨并没有形成当时留学生的共鸣,这 显示了启蒙者与看客的区别。鲁迅其实已经成为留学生中的另类。周作人曾经这样描述鲁迅 留日的情况:“鲁迅自己在日本留学,对于留学生的态

6、度却很不敬,有人或者要奇怪,这岂 不是有点矛盾么?其实这并不然。鲁迅自从仙台医校退学之后,决心搞文学、译小说、办杂 志,对于热中于做官发财的人都不大看得起,何况法政、铁路以至速成师范,在他看来还不 全是目的只在弄钱么?” (关于鲁迅 ,周作人著,止庵编,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154 页)鲁迅与留学生的精神断裂是不言而喻的。鲁迅是一个孤独的逃亡者,选择了一条 艰难的启蒙之路。正如他 1903 年的自题小像所言:“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 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在日本的精神痛苦几乎无人真正了解。太宰 治的描述虽有涉及,却也是隔靴搔痒,妄加揣测。太宰治倒是很

7、有自知之明地写道:“人的心理就连当事人自己也不能说清楚,何况我这样才疏学浅的人,更不弄懂别人的心理了。 ” (第 115 页) 太宰治对青年鲁迅思想的复杂性是隔膜的,他无法理解青年鲁迅的真实的内心世界,包括日 俄战争所造成的刺激、晚清留学生所收到的歧视等。根据日本学者川村凑的说法,于 1945 年 9 月完成的惜别 ,其背景是作者为了配合大东亚文化的宣言,从日本政府那里得到了 创作津贴。这种功利写作并不是建立在对鲁迅“同情之理解”的基础上的。太宰治的鲁迅观, 难以避免地受到日本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太宰治并不懂得中文,对鲁迅的了解仅限于日译 的资料,尽管他坚持“不卑视中国人” ,而且期望中国人“

8、产生日本也有我们的理解者 之感怀” (第 199 页) ,但是,鲁迅的内心是极难揣测的, “几乎读过十三经” (华盖集十 四年的“读经” )的鲁迅在吸收了易卜生、尼采、叔本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精华之后, 形成了超越时代表层的精神深度。他既能洞察历史的弊病,又深深地体会到时代的悲哀。新 与旧的冲突在他的内心中交织着,冲撞着。这样评价鲁迅:“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 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他在发掘古典传统和现代心灵的惊人深度上,几乎前无古人,后少 来者。 ”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14 页) 太宰治只给我们提供了理解鲁迅的一个视角。我们不必指望这样一位日本“无赖派”文学代 表作家给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即使是在本土的中国,对鲁迅的误读传统也实在是太强 硬了。所谓“鲁研界”的高手们大都在自己设定的理论框架里自说自话,而很少想到回到鲁 迅,从仙台开始追溯鲁迅的精神源头。太宰治在惜别中提到了鲁迅的五音不全,据说, 这是很有洞察力的,因为鲁迅确实对音乐不感兴趣。可正是鲁迅先生用五音不全的嗓子在 “铁屋子”里发出了令人惊醒的呐喊,打破了“无声的中国”死一般的沉静。惜别简介: 日本太宰治著,于小植译,新星出版社 2006 年 1 月第 1 版,定价:24.00 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