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568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绝经期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围绝经期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围绝经期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围绝经期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围绝经期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绝经期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绝经期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wijujngqqinhudewiynbisbngbin疾病代码 ICD:N95.8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围绝经期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卵巢功能停止,产生雌激素功能逐渐丧失致使外生殖器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主要是不同程度的萎缩性改变。常见的老年皮肤病及肿瘤是老年多发病,国内发病率据调查为73%93%。围绝经期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在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高峰年龄在 50 岁左右。疾病描述围绝经期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卵巢功能停止,产生雌激素功能逐渐丧失致使外生殖器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主要是不同程度的萎缩性改变。通常 40 岁左右皮肤出现老化特征,绝经

2、后 510 年改变明显。外阴白色病变,系指一组女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以外阴奇痒,破溃,剧痛,皮肤变化为特征,治疗困难,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此病为慢性病变过程,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十年。由于病因尚不明确,有关命名和治疗方法也未统一。以往将女阴皮肤和黏膜发白,变粗或萎缩的外阴病统称为外阴白斑,甚至认为它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因而当时主张早期予以切除,后来有人认为必须在病理切片中有不典型增生细胞者才诊断为“外阴白斑” ,由于诊断标准不一,疾病性质和预后不同,就造成对本病的认识和处理的混乱,为了统一认识,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女阴白色病变的命名和分类作了进一步的回顾性

3、调查分析和探讨。1877 年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首先将口腔颊黏膜发白,角化过度取名为白斑,继后Breisky 于 1985 年报道了外阴部类似病变取名为外阴白斑病,后来Taussig(1923,1930)对外阴白斑具体分类命名为外阴白斑早期(肥厚期)和晚期(萎缩期),这一观点一直为后人所沿用,1961 年Oberqield 复习有关文献和根据自己材料的观察,提示 Taussig 外阴白斑萎缩期事实上即是硬化性萎缩性苔藓,但 Clark 和 Woodruqq应用核素方法,通过 3H(氚)标记胸腺嘧啶测定证实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变薄的表皮具有旺盛的代谢功能,并未萎缩,从而有人认为

4、硬化性萎缩性苔藓的命名不够妥当,应去掉“萎缩”两字而应改名为“硬化性苔藓” 。更有人认为此病的起始病变和固有病变是表皮下结缔组织纤维及基质的损害,表皮的变薄是继发性的,这与 Oberqield 和 Stelguler 等的意见一致,所以从形成发生机制而言,认为硬化性苔藓命名较为确切。长期以来,临床上把外阴发白习惯上称为外阴白斑,近 20 年来、病理上将白斑概念限制于黏膜表皮下不典型增生者,同一用语,涵义不一,为了避免混淆,多数学者主张废弃外阴白斑这一病名。1987 年第 9 届国际外阴疾病会议提出新的分类命名如下:非赘生性的皮肤,黏膜上皮病变包括硬化性苔藓,鳞状上皮增生,其他皮肤病;外阴上皮内

5、瘤样病变(VIN)包括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国内目前尚无统一命名,各学者按自己的观点命名和分类,有作者认为临床初诊未能判断有无不典型增生,故在病检前,一般可统称为外阴白色病变或外阴白皮病包括增生性外阴皮肤病变及硬化性苔藓,外阴不典型增生,外阴白癜风等。症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1.外阴皮炎(dermatitis)主要发生在大阴唇及小阴唇,有时波及肛门周围,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外阴炎、包括皮炎、毛囊炎、荨麻疹以及由于精神因素与过度疲劳等引起的非特异性皮炎,其主要症状为钻心的奇痒、急性期、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疼痛以及分泌物增多等,因不断搔抓或烫洗,外阴皮肤逐渐变厚粗糙,皮

6、革化,慢性期色素消失,出现坚韧的白色苔藓样变,外阴皮炎病程长,可反复发作,无论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外阴不变形,小阴唇亦不粘连,这是外阴皮炎与硬苔的区别重点。2.外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Lichen Sclerosis) 多见于 40 岁左右妇女,也可见于 10 岁以内的幼女,本病主要表现有干痒、疼痛、糜烂与发白,早期外阴无明显变形,病变限于小阴唇内侧,黏膜发白,随着病程进展,病变向阴蒂、大阴唇、后联合及肛门周围发展,而小阴唇逐渐萎缩、消失,中晚期外阴萎缩变形、变平,似切除术后的形状,皮肤逐渐变薄发亮,甚至薄如卷烟纸,小阴唇粘连,引起排尿困难,阴道口缩窄,可致性交困难后联合裂伤,外阴因血运差、

7、营养不良,故易糜烂、皲裂或形成小溃疡、被尿液浸渍时有灼痛感,阴蒂包皮肥厚和大阴唇纹理粗糙局部呈白色斑块改变。3.外阴白斑(leukoderma) 一般无瘙痒症状,可发生在外阴皮肤或黏膜上,局部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片状,发白、患处毛发也为白色,而外阴皮肤纹理,形状和光泽无变化、弹性好,周围可有色素沉着。疾病病因老年皮肤病的发生有的属于衰老生理变化,有的则属于病理变化,有的是老年期特有的或易发的病变,一般都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生,除与一般皮肤病相同点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主要为生理性,由于皮肤及其附属器官老化、萎缩、造成的皮肤干燥,皱纹增多、毛发稀少、脱落、变白、指甲变脆、皮肤瘙

8、痒以及黑斑、白斑、老年疣、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等,这些病变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2.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 各种刺激可引起皮肤损伤,若真皮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变性和破坏,造成皮肤萎缩,角化、甚至发生癌变。3.系统疾病的影响 某些老年人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都可引起皮肤病,例如糖尿病人的皮肤瘙痒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糖尿病人还可引起皮肤大疱化脓性细菌和真菌感染,动脉硬化引起的皮肤营养不良,下肢溃疡,坏死等。外阴白色病变的确切病因不明,曾有人将外阴病变皮肤与患者大腿上正常皮肤交换移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被移植的病变转为正常,而被移植到外阴的正常皮肤却变为病皮,因而推论,可能是外阴深部结缔组织中神经血

9、管营养失调,导致覆盖在其上的皮肤发生病变,近年来有人发现在真皮中存在着一种刺激物,使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和促进该处表皮代谢,而在表皮中则有一种抑素(chalon)能抑制表皮细胞分裂与生长,这种激素是一种作用于表皮局部的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激素,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处于平衡状态,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即产生病变,当真皮中刺激物活跃,而表皮中抑素减少时、细胞大量分裂与生长,以致表皮增厚,当表皮中抑素产生过多,表皮生长受抑制,以致表皮变薄。萎缩型者常发生于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有时亦发生于放射线治疗后或双侧卵巢切除术后人工绝经的中年妇女,故卵巢功能下降或消失,雌激素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CD3

10、、CD4、CD5 及 HLA-DR 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 10%的硬苔患者有自身免疫疾病,如甲亢,甲低,糖尿病等。有研究发现营养不良如女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硬苔最低。外阴营养不良患者血清中二氢睾酮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提示睾酮不足可能为发病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外阴营养不良皮肤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而后者又明显高于正常人外阴皮肤,提示外阴营养不良发病与 EGF 含量升高及功能失调有一定关系。近年来有作者认为外阴营养不良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均与自由基作用密切相关。当局部皮肤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

11、OD)和全血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下降时,自由基便不断产生和积累,自由基的产生增加对皮肤组织中的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的组织细胞以及血管、神经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肪等进行强氧化性损伤,使皮肤组织的生理结构遭到破坏,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营养代谢受阻,从而导致外阴营养不良。有报道表明硬化苔藓患者 HLAB40 阳性率较高。临床也常见家族史的病例。近年有人发现硬苔患者的 HLADQT 呈阳性。增生型者,病因仍不明,但据一些学者的分析研究发现某种营养缺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B2、叶酸、维生素 A、D、B12 等)局部血管改变,雌激素缺乏、慢性刺激、搔伤、神经精神

12、因素及某些外在刺激因素等均可能成为本病的发病因素。薛翔等利用细胞凋亡抑制基因 BCL-2 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 LSAB 法,发现 BCL-2 蛋白在正常外阴,皮肤基底层有弱阳性表达,在增生型营养不良,不典型增生及外阴癌组织中表达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硬苔和混合型有显著差异,而增生型与不典型增生 BCL-2 基因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外阴癌的表达率最高。因而推测增生外阴病变的发病率与 BCL-2 有一定的关系。应用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 ABC 法对外阴鳞癌,外阴白色病变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 EGFR 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外阴鳞癌和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明显

13、高于其他类型的外阴白色病变(P0.05)。这种不同的表达说明 EGFR 与鳞状上皮细胞的增生转化与鳞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白癜风,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自体免疫以及神经系统因素等有关,患者常有家族史,一般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白癜风常与多种免疫病并发,患者胃壁抗体和甲状球蛋白抗体均增高,血清中可证实有抗黑色素抗体,许多临床观察表明,本病发生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损害常沿神经或经络分布,手术后及精神创伤可诱发白癜风,最近有人提出所谓黑色素自毁学说,认为黑色素细胞被其所形成的前体的毒性作用所破坏,另外某些化学物质和光感性药物亦可诱发本病,白癜风的发病机制是损害局部真皮交界处黑色细胞内酪氨酸酶

14、系统,功能丧失,不能将酪氨酸氧化为二羟基苯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1.光镜下,增生型是鳞状上皮细胞增生,主要病变为表皮层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上皮脚向下延伸,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浸润。硬苔型主要病变为角化过度,可见角栓形成,马尔匹基层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上部胶原纤维显著水肿(均质化,透明变性),真皮中部炎症浸润,往往呈带状分布。2.电镜下,上皮细胞萎缩,细胞间隙增大,细胞表面微绒毛与细胞间隙桥粒均减少,细胞内黑色素颗粒减少或消失,胞核周围有空泡形成,线粒体肿胀或发生空泡变性,真皮浅层中胶原纤维有不同程度的溶解或断裂,纤维母细胞减少或消失。诊

15、断检查诊断:与一般皮肤病的诊断一样,必须根据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等材料综合分析以后得出,但还要考虑老年皮肤病的特点,全身系统检查,对怀疑有恶性变或皮肤肿瘤时应及早做活体组织切片检查,病理切片是确诊的手段。实验室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细菌培养、肿瘤标志物检查。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活检应在有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粗糙处进行,并应选择不同病变部位多点取材,为了取可疑阳性区活检,可选用以下几种定点活检法。1.用 1%甲苯胺蓝(toluiduie blue)涂病变区。2.用阴道镜观察病变区。3.用 HPD 激光荧光法,定位活检。4.用固有荧光法,定位活检。鉴别诊断应与好发于老年人的皮肤病如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相鉴别。我国部分地区调查结果以老年性皮肤瘙痒、湿疹、神经性皮炎,癣病等为最多见疾病,人群患病率在 10%以上。还应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