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9532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83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区回风巷作业规程(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马军峪曙光煤业有限公司902 采区回采区回风风巷施工作巷施工作业规业规程程工作面名称:902 采区回风巷编 制 人:闫石庆施 工单 位:湖南楚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 制日 期: 2013 年 8 月 18 日审审 签签 卡卡施 工单 位 : 年 月 日监 理单 位: 年 月 日生产技术科 : 年 月 日通 风 科 : 年 月 日机 电 科 : 年 月 日调 度 室 : 年 月 日指 挥中 心 : 年 月 日机 电矿 长 : 年 月 日安 全矿 长 : 年 月 日生 产矿 长 : 年 月 日总 工 : 年 月 日矿 长: 年 月 日目目 录录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概述-1第二节 编写依据-1第

2、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2第二节 岩层赋存特征-2第三节 地质构造-2第四节 水文地质-3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 巷道布置-4第二节 巷道断面及支护方案-4第四章 施工工艺第一节 施工方案-13第二节 掘进方式-13第三节 装运矸方式-13第四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14第五节 设备及工具配备-15第五章 生产系统第一节 通风系统-16第二节 压风系统-16第三节 综合防尘系统-16第四节 防灭火系统-17第五节 安全检测系统-17第六节 供电系统-18第七节 排水供水系统-18第八节 运输系统-18第九节 通讯系统-19第六章 劳动组织及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 劳动组织-20第二节 循环作业图表-21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3第七章 质量控制-24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 施工准备-27第二节 一通三防管理-27第三节 顶板管理-29第四节 爆破管理-31第五节 防治水管理-35第六节 机电管理-35第七节 机械设备管理-38第八节 辅助运输管理-40第九节 掘探一体化安全技术措施-41第九章 灾害预防及辟灾路线-43第十章 文明施工、环保与消防第一节 文明施工与质量标准化管理-52第二节 环保与消防-54第三节 其他-550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况况第一第一节节 概概 述述一、巷道名称本巷道为:902 采区回风大巷二、目

4、的及巷道用途用于 902 采区回风,确保生产安全。三、巷道工程量及服务年限巷道设计总长度 1065m,巷道沿煤层顶板布置。服务年限为改采区生产运行期间。四、预计开工时间、施工工期。经队部反复研究,本掘进工作面预计自 2013 年 8 月 30 日开工,施工工期为 7 个月。第二第二节节 编编写依据写依据一、施工图施工图由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设计,施工图名称为902 采区回风巷平断面及工程量表,批准时间为 2013 年 7 月。 二、通风系统改造设计说明书新建回风井通风系统改造设计说明书由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编制,编制时间为 2013 年 4 月。1第二章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地面位置及地质质水文

5、情况水文情况第一第一节节 地面位置及地面位置及临临近近矿矿井情况井情况汾(阳)-屯(留)公路线从井田西部通过,向北 60km 可达南同蒲铁路线的平遥车站,也可与大 (同)-运(城)高速公路接运,向南经郭道镇可达沁县城关与太焦铁路线相连。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曙光煤矿北部为山西黄土坡鑫运煤业有限公司,南部与安达煤业有限公司为邻,东部与马军峪煤焦有限公司为邻,西部为露头空白区。第二第二节节 岩岩层赋层赋存特征存特征回风巷沿 9+10 号煤层顶板布置,顶板为石灰岩,厚度 4.10-9.77m,厚层状,质坚硬,性脆,浅部地带具有裂隙,组成了稳定性的顶板,按照煤层顶板岩层组成分类为类;底板多为泥岩、粉砂

6、岩,泥岩占到 55%,厚度 11.0-2.50m,组成了稳定性差的底板。第三第三节节 地地质质构造构造本井田地处沁水煤田沁源北矿区中西部,井田内出露有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下段、2下石盒子组上下段、山西组及石炭系太原组上段、上段,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以不整合大面积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井田位于沁水煤田西缘,霍山经向构造带的东翼。走向为北东向,并伴有与走向一致的次级宽缓褶曲的背向斜构造。地层倾角以 615为主,东部边界处小部分地层倾角大于 15,次级褶曲背、向斜呈平行展布。1石炭峪向斜发育于井田北部,轴部方向北偏东,井田内延伸长度 550m,全长 8300 余米。轴部地层为 P2s1,西翼倾角 13,东翼

7、倾角 1314,两翼基本对称。向斜轴部向 NNE 方向倾伏。2史家坪背斜位于弓庄向斜东侧,近于平行展布。发育于井田中部,轴部方向北偏东,井田内延伸 1450m,西翼倾角 1314,东翼倾角 13-14,两翼基本对称,轴部地层为 P1x2。3F1断层位于井田南部西界边缘,延伸长度 110m,走向 N55W,倾向 NE,倾角 70,最大落差 5m,为南西盘上升,北东盘下降的正断层。4陷落柱位于井田南部 2 号钻孔南 330m 处,长轴 80m,短轴 30m。第四第四节节 水文地水文地质质1.地表水体及河流井田地表水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井田东为赤石桥河,西部为聪子峪河,属较大型冲沟,雨季出现水流,聪

8、子峪常年无流水,若遇暴雨时节常有洪水发生,但雨过数小时流量即减退为涓涓细流。聪子峪河、赤石桥在郭道镇与沁河交汇,沁河南流于河3南济源流入黄河。2、K2石灰岩为 9+10 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也是太原组的主要含水层,岩性为深灰色,致密、坚硬、性脆石灰岩,一般含有燧石层及透镜体。厚 4.10-9.77m,平均厚7.36m,局部较发育,钻进消耗量一般在 1.00m3/h 以下。井田内 2052 号详查水文地质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 0.00051L/sm,水位标高 1275.18m,渗透系数 0.013m/d,属弱富水性,本井田处在浅埋藏地带,风化裂隙发育,且受聪子峪河水及潜水的补给,因此,属中等富水性岩溶裂隙含水层。 第三章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护说明明第一第一节节 巷道布置巷道布置902 采区回风巷布置为正西东方位,长度 1065m。第二第二节节 巷道断面及支巷道断面及支护护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