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周期性评估活动的通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49516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开展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周期性评估活动的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开展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周期性评估活动的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开展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周期性评估活动的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开展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周期性评估活动的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展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周期性评估活动的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开展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周期性评估活动的通知各辖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社会事业局),局属各单位: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自 2005 年底组建以来,集中优秀教师资源,联合一批 有共同教育追求的优秀青年教师,以学科为纽带、名师为品牌、网络为载体,开展了 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果,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目前,首批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三年工作周期临近结束,经研究,决定开展首 批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室工作室周期性评估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估目的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展示各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和成员三年来所 取得的成果,实现培养名师、扩大影响、

2、资源共享、成果辐射的目标。二、评估依据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管理试行办法(常教人200755 号)。三、评估内容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项目研究和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协议书、常州 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成员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协议书规定的内容。四、评估程序1.撰写总结:各工作室撰写三年工作总结,对三年前预定的工作目标、目标达成情 况、工作过程、工作室取得的成果展开全面总结,总结要提炼经验、反思问题、展望 未来,对市教育局提出意见、建议。2.自评:依据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考核评估细则(见附件三)自评,于 11 月 30 日前完成自评工作。3.成果展示(1)展示时间:2008 年 12 月 8 日

3、至 12 月 20 日。(2)展示具体时间、地点、形式和内容自定。(3)自主制订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三年成果展示活动日程安排表(见 附件一)。(4)提交成果展示经费预算(原则上每室不超过 2000 元)。(5)展示内容:课堂教学观摩:工作室至少开设一节公开课。公开课教学要求能够充分体现工 作室的教学理念、研究动态和执教者的教学风格。课题、人员由各工作室自行确定, 可以是领衔人,也可以是成员(中期成果展已开过课的成员不需再开课)。学术讲座、学术沙龙或专题汇报:围绕本工作室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举办 一场学术讲座、学术沙龙或专题汇报,展示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主讲 人可以是领衔人,也

4、可以是成员。其他形式:各工作室在完成上述规定展示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平台或展板、 视频等媒介自行确定其他能够充分体现本工作室三年发展轨迹和成果的展示方式。如 利用网上 PPT,展示工作室领衔人教育理念和学术思想,集中讲述从组建后工作室的 一系列活动,反映成员专业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体现工作室的辐射作用,展示工作室 建设、成长和发展的动态研究过程。(6)展示方式:灵活、自主、个性化。(7)展示考核。市教师培训中心依据各工作室“展示活动日程安排表”,派员考核, 负责发、收“成果展示考核表”(见附件二)。4.专家评估市教育局组织专家依据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考核评估细则进行评估, 评估时间:200

5、8 年 12 月 24 日至 28 日。五、评估标准1.工作室方案(1)工作室定位及目标(包括阶段目标)清晰合理、有意义、有层次;(2)工作室成员培养目标在其原有程度上有合理的提高梯度,培训目标体现个性 化特点;(3)培养措施有针对性、实效性;(4)工作室教育教学专题研究项目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预期成果显著,成 果的呈现(辐射)方式多,受益面大;(5)工作室有完善的运作、考核、管理制度;(6)方案(计划)能根据运行情况作动态调整,上报及时。2.培养过程(1)在培养内容上,系统明确,重点突出,能凸显工作室的定位。注重教育教学 前沿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形成教育思想;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提

6、高教学业 务水平形成鲜明教学风格;拓宽科学文化视野、构建合理知识结构;提高现代教育技 术与课程整合能力;运用科学测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评价能力等方面,根据领衔人的 特长和兴趣及成员特点,选择某一方面作系统培训;(2)在培养形式上,注重培训模式的开发,培训形式实效性强,能充分激发成员 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做到提高理论水平的素养性研修、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操作性研 修、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课题研究能力的开发性研修、注重个性发展的互动性研 修有机结合;(3)在培养实施上,职责明确,落实到位,注重反思,及时改进;(4)在培养评价上,对成员的评价方法科学,评价手段多样,评价结果客观、有 激励性。过程性评价、

7、终极性评价及延迟性评价等评价类型在成员培训过程中作用明 显;(5)在培养管理上,制度落实,注重过程,有始有终,激励及淘汰功能明显;工 作室经费使用合理;(6)在培养资源建设上,能完善以高校及研究机构、中小学校等作为培训基地, 教育教学专家、中小学教育教学骨干等为培训师资,以名教师工作室网站等为培训信 息资源库的培训资源建设,实效显著。 3.培养结果(1)培养目标有达成:在一个工作周期终了,工作室 80以上成员在我市优秀 教师成长“五级梯队”中相应提升一级,或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公认 的“知名教师”。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成员积累、反思、成长的过程体现清晰;(2)成员的“工作质量管理个

8、人手册”内容完善,过程清楚,能体现成长轨迹。4.成果呈现(1)在一个工作周期终了,工作室有市级以上专题研究项目,并通过鉴定,工作 室成员在课题研究中均承担相应工作,有研究过程及成果。在一个工作周期内,研究 课题按计划进展,研究成果逐步呈现;(2)工作室研究成果辐射方式多样,能以论文、专著、研讨会、报告会、名教师论坛、公开教学、专题电视片、现场指导、指导读书、观摩考察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 介绍、推广。(3)工作室研究成果的基本数量:在一个工作周期终了,工作室在市级以上刊物 至少发表论文 10 篇,其中领衔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不少于 3 篇;开设辖市区以 上(或有同类学校 20 名以上的教师听课

9、)公开课至少 20 节。每学期,工作室领衔人 开一节辖市、区以上公开课、作辖市、区以上教师培训讲座或组织辖市、区以上论坛 (报告会、研讨会)一次,听本工作室成员课不少于 20 节;(4)工作室特色网站较好体现工作室的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的 作用。网站的点击量在工作室中的排名较前,网站的栏目开设、内容、更新、互动等 特色鲜明,信度、效度、美誉度高。六、评估方法查阅资料、个别访谈、过程跟踪、成果检验、抽样答辩、查阅网站、问卷调查。七、评估奖励1.合格工作室,奖励证书及人民币 5500 元。2.优秀工作室,奖励证书及人民币 11000 元。3.优秀领衔人,奖励证书及人民币 2000 元

10、。4.优秀工作室成员,奖励证书及人民币 1000 元。八、评估保障1.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本次评估活动,要求所辖学校与工作室成员认真 评估,评出成效,评出良好影响。2.名教师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要全力支持评估活动,特别是对其中的成果展示活动 要给予后勤方面的保障。九、评估材料报送材料种类及时间1.评估标准要求的材料及常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考核评估细则自评得分于 12 月 20 日前送市教育局人事处。2.三年工作总结、日程安排表、经费预算的电子稿于 11 月 25 日前发送至 ,同时三年工作总结的书面材料交市教育局人事处。各工作室要充分明确本次活动的意义、作用和影响,精心准备,扎实工作。在整 个活动过程中,各有关单位、工作室要及时与媒体联系,宣传展示活动的亮点,努力 使本次活动成为展示名教师工作室风采、扩大我市名教师工作室影响的窗口,使工作 室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优秀青年教师,实现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高位发展。二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