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表面热处理及工艺简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92963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表面热处理及工艺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常用表面热处理及工艺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用表面热处理及工艺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表面热处理及工艺简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热处理及工艺简介名词说明目的适用范围退火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 温一定的时间,然后慢慢 冷却1. 消除在前一工序 (锻造、冷压等) 中产生的内应力 2. 降低硬度,改善加 工性能, 3. 增加塑性和韧性 4. 使材料的成分或组 织均匀,为以后的 热处理做准备完全退火适用于含碳量 0.8%以下的铸锻件、焊件; ; 为消除内应力的退火主要用于铸件和焊件正火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 温一定时间,再在空气中 冷却1. 细化晶粒 2. 与退火后相比,强 度略有增高,并能 改善低碳钢的能力用于各种钢与铸件淬火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 温一定的时间,再在冷却 剂(水、油或盐水)中急 速的冷却1提高硬度及强度

2、 2提高耐磨性淬火后钢件必须回火回火经淬火后在加热到相变温 度以下的某一温度,在该 温度停留一定时间,然后 在水、油或空气中冷却1. 消除淬火时产生的 内应力 2. 增加韧性,降低硬 度高碳钢制的工具、量具、刃具,用低温回 火; 弹簧中用中温(350500)0C 回火 调质淬火后再进行高温回火称 为“调质”可以完全消除内应力, 并获得较高的综合力学 性能用于重要的轴、齿轮以及丝杆等零件表面淬 火用火焰或感应加热,将零 件表面迅速加热至相变温 度以上,急速冷却使零件表面获得高硬度, 而心部保持一定韧性, 使零件既耐磨又能承受 冲击用于重要的齿轮以及曲轴、活塞销等渗碳淬 火在渗碳剂中加热到 900

3、950oC,停留一定时间, 将碳渗入钢表面,深度约 0.52mm,再淬火后回火增加零件表面硬度及耐 磨性,提高材料的疲劳 强度适用于含碳量 0.08%0.25%的低碳钢及低 碳合金钢碳氮共 渗使工作表面同时同时渗入 碳和氮元素增加表面硬度耐磨性、 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碳素钢及合金结构钢 氮化使工作表面渗入氮元素增加表面硬度耐磨性、 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含:铬、钼、锰等的合金钢,例如 要求耐磨的主轴、量规、样板等稳定化1、自然稳定化处理:在空 气中存放到半年到一年 以上 2、人工稳定化处理:加热 到 500600oC,在这个使铸件消除内应力,稳 定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用于机床床身等大型铸件温

4、度保持 1020h 或者 更长时间冷处理将淬火钢继续冷却至室温 以下的处理方法进一步提高硬度、耐磨 性,并使其尺寸趋于稳 定用于轴承的钢球、量规等HB用于经退火、正火、调质的零件及铸件的 硬度检查HRC用于经淬火、回火及表面化学处理的零件 的硬度检查硬 度HV材料抵抗硬的物体压入零 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 |” 。根据测量方法不同, 可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 度、维氏硬度硬度测定是为了检验材 料经热处理后的力学性 能硬度特别适用于薄层硬化零件的硬度检查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名称定义机械抛光机械抛光是在专用的 抛光机上进行抛光,靠极细的抛光粉和磨面间产生的相对磨削和滚压作 用来消除磨痕的,分为粗抛光

5、和细抛光。化学抛光利用金属材料在电解液中的选择性自溶解作用,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的过程 是靠化学试剂对样品表面凹凸不平区域的选择性溶解作用消除磨痕、浸蚀整平的一种方法。磷化涂装磷化工艺过程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涂料对被涂物件表面的装饰、保护以及功能性作用是以其在物件表面所形成的涂膜来体现的。使涂料在被涂物件表面形成所需要的涂膜的过程,通称涂料施工,也称涂装。喷漆喷塑喷粉就是喷塑,是指:通过静电发生器,把塑粉附着到工件表面,然后高温固化 共同点防腐,不同点,防腐材质不同防腐效果用途不同着色染色电镀电泳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电泳: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氧化发黑氧化是一种化学反应,凡是和氧化合的都叫氧化,但发黑是专指,铁在碱性溶液里面进行氧化, 在铁的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膜 。阳极氧化金属或合金的电化学氧化。将金属或合金的制件作为阳极,采用电解的方法使其表面形成氧化 物薄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