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长江上游中籼筛选试验结果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9220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长江上游中籼筛选试验结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0年长江上游中籼筛选试验结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0年长江上游中籼筛选试验结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长江上游中籼筛选试验结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长江上游中籼筛选试验结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2010 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新品种筛选试验汇总总结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新品种筛选试验汇总总结一、试验概况一、试验概况(一)试验目的鉴定评价中籼迟熟新品种在长江上游的生育期、稳定性、丰产性、抗性、米质及其它重要特性表现,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选拔参试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二)参试品种和试验点参试品种 69 个,均为杂交稻,以优 838 作对照(CK) ,详见附表 1。试验点 4 个,分布在四川、重庆和贵州 3 个省、市,详见附表 2。其中四川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和重庆市农科院水稻所试验点因试验误差大、对照品种产量表现异常,试验结果未纳入汇总。(三)试验设计和特性鉴定1、试验设计:试验种子由中

2、国水稻研究所统一编号后分发至各试验点。69 个参试品种分 A、B 两组进行试验,A 组品种 38 个,B 组品种 39 个。每组均设 4 次对照(优 838)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2 次重复,小区面积 6.67m2(0.01 亩) 。试验四周设置 3 行以上保护行,种植对应小区品种,成熟时割除试验田四周后计实收小区稻谷产量。参试品种的产量取 2 次重复的平均值,对照品种的产量取 4 次对照(每次对照取 2 次重复的平均值)的平均值,参试品种与组内 4 次对照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本试验不查苗、不考种,田间记载试验基本情况、稳定性、生育期、抗性等基本表现。2、栽培管理:各试验点均根据当地大田

3、生产习惯确定播种期、移栽期及行株距、每穴苗数。施肥水平中等偏上。防治虫害不防治病害(纹枯病除外) 。3、抗性鉴定:参试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由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鉴定用种子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统一编号后提供给鉴定单位。鉴定采用苗期人工接菌鉴定和病区自然诱发鉴定相结合,评价指标为叶瘟(级) 、穗瘟发病率及级别、穗瘟损失率及级别。4、米质检测:由四川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试验点在试验结束后统一提供样品,中国水稻研究所米质测试中心负责检 测。2二、结果分析二、结果分析(一)产量根据汇总结果,参试品种整体产量水平略低于对照优 838。比对照优 838 增产的品种有 27 个,占 39.1%,其中平均增产

4、3%以上并且增产试验点超过一半(2 个点)的品种有 201A/R586、902A/R8088、德优 427、宜香 5979、乐丰 A/R891、泸香834(K 优 10 号) 、谷优 353、全优 785、343A/天恢 918 等 9 个。详见附表 3。(二)生育期多数参试品种生育期与对照品种优 838 相仿或比优 838 短。根据汇总结果,除泉 6 优 633 全生育期比对照优 838 长超过 5 天外,其他品种生育期均与对照品种优 838 相仿或比优 838 短,其中谷优 353、天优 826、中浙优 634、成优 239、29优 288、26 优 288、Y58S/1610 比对照优

5、838 短 5-9 天。详见附表 3。(三)抗性根据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结果,参试品种对稻瘟病的总题抗性水平较好,有 40 个品种穗瘟损失率小于 3 级、稻瘟病综合指数小于 5.0 级,占 58%。其中穗瘟损失率 1 级、稻瘟病综合指数小于或等于 2.0 级的有乐丰 A/R891、成优 489、川农优669、343A/天恢 918、内香 6757、泸优 6684、902A/R8088、33A/成恢 727、优 13等 9 个。详见附表 3。(四)米质根据中国水稻所米质测试中心检测结果,以国标优质稻谷中品种品质指标衡量,绝大多数参试品种米质一般,仅德优 427 米质较优,无品种达到 3 级以上

6、优质标准。详见附表 3。三、选拔标准与选拔结果三、选拔标准与选拔结果(一)标准确定原则:参照区试品种评价标准,鉴于筛选试验点较少、试验设计相对简化等因素,基本条件适当放宽,选拔标准适当从严。(二)入选区试品种基本条件1、生育期:全生育期长于对照优 8386 天;2、稻瘟病抗性:综合抗性指数8.0 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 级。(三)入选区试品种标准符合上述基本条件,并达到下列标准 之一:31、高产类型:平均产量比对照优 838 增产3%,并且增产试验点超过一半(2 个点) 。2、抗病类型:抗稻瘟病(穗瘟损失率 1 级,综合指数2.0 级) ;平均产量比对照优 838 增产0%,并且增产试验点达到一半(1-2 个点) 。3、优质类型:米质达到国标优质 3 级以上;平均产量比对照优 838 增产0%,并且增产试验点达到一半(1-2 个点) 。(四)入选品种根据试验汇总结果(表 3) ,比照上述条件和标准,下列品种入选 2011 年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试:201A/R586、902A/R8088、乐丰 A/R891、全优 785、343A/天恢 918、成优 489、德优 427、宜香 5979、泸香 834(K 优 10 号) 、谷优 353,共 10 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