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格言——让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8994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窗格言——让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同窗格言——让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同窗格言——让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同窗格言——让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窗格言——让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窗格言——让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窗格言同窗格言让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让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缪爱明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缪爱明 一、中学生头脑中蕴藏格言式的智慧 格言,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给人启迪。它能让人一语铭刻在心,终身受 惠不浅。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人生能有几回搏”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路漫漫其 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学无止境” ,这些通俗易懂的名人格言使多少代人的思想得以

2、 交流、情感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启迪、力量得以激发啊!格言是一位睿智的长者,无声地诱 导着你;格言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小心地呵护着你;格言是一位善意的友人,不时地提醒 着你 我们发现,许多著名人士都有这样一个特点:针对自己的弱点,自拟相关的名言警句,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提醒和勉励自己。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就是用此种方法来进 行自我教育的。他一生立过三次人生格言。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读书时,其格言是“恒、 恬、诚、勇”四字;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当时,他决定研究美学,但指导老师、 著名的康德研究专家史密斯竭力反对,并告诫他说,美学是一个泥潭,玄得很。朱光潜这 时暗暗立下了自己的格言:“青年人

3、第一件大事是要有见识和勇气。 ”第三次立格言,是在 三十年代,为六个字:“此身、此时、此地” 。他解释说,凡是此身应该做且能够做的事, 决不推诿给别人;凡是此时应该做且能够做得好的事,决不延误到将来;凡是此地(即自己 所处的地位、环境)应该做且能够做得好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的更好的境地。正是在这些 自拟格言的激励下,他不断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并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自勉,表现出 钢铁般的进取意志。 其实,自拟格言并不是名人的专利品。中学生随着生理的迅速发育、心理的日趋成熟, 他们的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和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市场经济、信息技 术日趋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各种思想、价值观念

4、和思维、行为方式正在直接影响着中学生 各种素质的形成,他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常有令成年人刮目相看的独到体会和见解。 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会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对大自然的 热爱、对弱小的怜悯、对强者的讴歌、对不屈生命力的赞美、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一点也 不比成人逊色。虽然,他们人生阅历有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思想内涵还不 够丰富,但是,他们有年轻的心,有聪明的大脑,有敏锐的目光。他们与成年人一样,不 仅时刻感悟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而且还会睁大着好奇的眼睛和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 神,不断留心着生活和创造着生活。一句话,中学生头脑中也有格言式的智慧。 同窗格言,

5、是指特定的群体,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一点生 活感悟,一束思想火花。它和名人名言的区别在于:同窗格言乃同窗所写,为同窗所读, 为同窗所用。正如有的同学所体会的那样:校园里的一声问候,操场上的一次相助,宿舍 里的一声关心,便成了同窗格言的内涵;春天里的一片绿叶,夏天里的一阵凉风,冬天里 的一场瑞雪,便成了同窗格言的素材。写同窗格言近乎一种随笔,它是对生活的一种感悟、 思考和积累;不必绞尽脑汁去榨出一句惊天动地的“豪情壮语” ,不必刻意追求固定的模式。 只要你真诚热爱生活、用心捕捉真谛,信手拈来便是一句平凡而富有哲理的学子慧语。诚 然,它可能不够深邃、不够凝重,但清新爽洁得很。

6、正如同学所言,它像雨花石那样清润 滑爽。它是夏日的甘泉,滋润着躁热的心,是冬日的炭火,温馨着浓浓的情。一句同窗格 言铭记在心,也许就能使学子感觉到友好的同窗情意,把暖暖的关爱凝结在心底,而更为 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学子在沉思默想中增智长能和养德铸魂。 “同窗格言”把我校学生们的自身素质磨练、真诚生活感悟、瞬间思想火花和挚爱同 窗之情及时记录了下来,它既是如东中学开展“同窗格言”撰写、指导、交流、互赠、评 奖等系列活动后的一个自然结晶,同时,作为德育校本课程的一个载体,它又是学校今后 继续开展这一系列德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媒介。从引导学生读名人的格言,到激发他们写 自己的格言,到创造条件使他们耳濡目

7、染朝夕相处的同窗的格言,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很值 得研究的课题。 二、培植中学生格言式智慧的效能 1以“同窗格言”为依托,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如东中学特有的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 须解决的问题。观念、态度和价值体系的传递在教育和社会教化中的极端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德育的重要性和难 度都加大加重了,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 育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我们认为,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改革教育内容、改进 教育方法,使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

8、他们的生活实际。怎样理解贴近学生的生活 实际?我们认为,学生都很看重学习,学习毕竟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主要生活。因此,学校 的德育工作,既不能远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又不能完全被学习活动所代替。 在学校,任何学科都毫不例外肩负着育人任务,而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政治思想 信念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才是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在语文选修课中我们开设“哲理类 格言导学” 、 “咏物类格言赏析” ,在社会实践中开设“调查访问身边的格言” 、 “我与名人对 话”等活动,目的正缘于此。在指导学生撰写格言的过程中,随着人文知识的不断积累和 人文精神的逐步培养,真善美会不知不觉流入他们的心田,心灵会得到涤荡,灵魂会得到

9、 升华。 大家知道,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已经形成一 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 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骏马呢?专家学者们把目光投 向人文学科的教育。未来社会不仅充满竞争,而且更离不开合作,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单 位与单位、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概莫能外。科技发展越是迅速,就越是需要人 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和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国际上近年出现的 加大人文学科课程份量的趋势就是这种看法的反映。我校利用“同窗格言”对学生进行人 文教育正是处于这种背景之下。 人

10、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修养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前者是指通过学习获得的比较系 统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和艺术的知识,后者是指通过各种人文学科知识的吸收而形成 的价值观、道德、气节和思维方式。为了把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沿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统一到“育人为先”的教育目标上来,学校通过开展“同窗格 言”撰写、指导、交流、互赠、评奖等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信念、 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健康发展。 2以“同窗格言”为依托,把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营造学生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的心理情境是健康心理教育达成的一个重要目标。自信 乐观的人,总能摆脱困

11、境,解决难题。 “同窗格言”之所以要大面积地选取学生们自拟的似 乎还不太成熟的格言,就是要让他们从中看到自己的能力,看到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存在于 校园内的价值,看到用心做好一件事便有成功的希望。同时“同窗格言”作为一个显性物 陪伴在学生身边,使得上述诸种印象不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从而进一步激发积极上进 的信心。 人的心理需要多种多样,最高级的是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托格言而进行特 定内容的自我教育,完成得是否成功、有效?如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认为要从需 要被满足的程度和完整性上来确定。自我教育就是人的精神需要的一部分,也是实现个体 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青年学生

12、正处于“心理断乳期” ,自我意识、 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的增强是他们的显著特点。他们的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不仅影响 着他们的身心发展,也制约着其参与教育的热情,左右着教育的最终效果。 “同窗格言”展 开的系列活动,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目的。作为劝诫别人的格言, 我们相信学生能够拟出并且鼓励他们拟出,这是对个体劳动和个体创造的一种充分肯定。 学生拟好后,我们刊印出来并在一定范围内(比如班级、年级、学校)讨论、修改,则是让 学生借鉴从各种信息渠道上传来的相关经验和感知,以便通过学习必需的行动规范和操作 方法,使“同窗格言”更切合自己的思考,更好地调节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可想而知,学

13、 生此时在有意识地和无意识地进行着自我培养和教导。最后,我们在保证学生一人一条格 言集粹成“同窗格言”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一人数条格言,并举行评奖、交流(如“我最喜 爱的一条同窗格言”)等活动,使所有学生不同程度受到高级需要的刺激和昭示,他们会渐 渐感到这种个体实践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大,同时,个人对自我进行有意识教育也就越紧迫、 越自觉,行动也愈专一、愈深入。可以想象,两三年后,当我们再编一本同窗格言的 时候,学生这种精神需要被满足的系数将会更为增加。 以撰写格言的形式让学生满足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特殊意义在于:这一系列 活动不仅仅是满足学生高级需要的一个载体,它更主要的是活动本身在不断推动

14、、丰富、 满足着学生的高级需要。自拟的格言要想得到同学的尊重和承认,拟写者就必须进行知识、品质等诸方面的自我汲取、净化和锻炼,力求使格言意蕴与自身的知识、体魄、品性、能 力相吻合。增智、益性、强力、健体这些特色内容的确定,不是自我教育主体随心所欲的, 而是为了获得尊重和承认的需要。也就是说,围绕格言而展开的相关活动,不仅启动了主 体的自我教育,也铺陈、选择了主体自我教育的客观内容。 从“同窗格言”所选格言的内容来看,学生们已经充分意识到 21 世纪人才内在素质的 内涵,在自我完善上,不仅仅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完善发展,还包括人格、个性、 意志、兴趣、交往等方面的良好发展。的确,面向 2l

15、 世纪的人才,在德行方面应具有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优秀的品质、献身事业的高尚情操、积极 探索的科学态度、勇于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学会宽容别人、善待他人、配合协作,养成 诚实、客观、公正的评价是非准则,强化民主思想、科学态度、法制意识、竞争观念、效 益观念,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保持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气节。 “同窗格言”从 内容的确定上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3以“同窗格言”为依托,把道德情感的陶冶与对学生进行无意识教育结合起来 无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自觉地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 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借助于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引导

16、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 使他们在陶冶道德情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让学生学写格言和评价格言,每个人都在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试图表达或者评价别 人的思想、意图、言论和行为,如果认为符合道德需要,就会产生肯定性的情感。学生的 道德情感就内容而言是非常丰富的,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对学习和生活的责 任感和义务感,同学之间的友谊感、同情感,以及正义感、是非感、善恶感和社会主义人 道主义情感等。通过“同窗格言” ,对学生这些情感进行陶冶,优势在于:不是开门见山的 直述道理,不是引经据典的直奉劝导,不是把道理和要求直接告诉教育对象,而是把教育 的意向、目的潜藏在与之相关的载体之中,论道而不说教,使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通过教 育对象喜闻乐见的形式,悄悄润入被教育者的心田,在其心灵深处积淀下来,从而产生各 种各样的顿悟,逐渐形成一些良好的思想品质、理想信念和性格气质。由于这些系列活动 是一种无总结性教育,教育对象不会产生“上当受骗”之感,也不会产生戒备之心。由于 被教育者是在陶醉、愉快、兴奋、暗示等情感中无意识地受到熏陶,不知不觉地走进教育 的意向“境地” 。因而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