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阅读的评价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8701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中阅读的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程中阅读的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程中阅读的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中阅读的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中阅读的评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中阅读教学的评价新课程中阅读教学的评价星火中小 杨志华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所以

2、,我们教师必须有好的评价手段,给予学生自信与快乐,让他们在评价的基础下不断的成长。下面就阅读方面的评价我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目前的阅读教学, 不少学校虽然课内的阅读份增加了课外阅读也加强了,但阅读教学的评价还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 ,更谈不上什么完整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了。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调控性和激励性功能,尽快建立起严谨、公正、科学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让课程评价也成为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把握、把握阅读评阅读评价的全面性。价的全面性。学生从一入学或刚转进时起,教师就应针对不同的年级及学段要求,了解其阅读的喜好、阅读的数量等情况,并由相应的年级阅读评价小组

3、现场测试其阅读及能力,然后一生一档,制作好其成长记录袋,作为原始的阅读情况记录,为日后的阅读评价提供依据。对学生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阅读数量、阅读质量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2、把握、把握阅读评阅读评价的价的导导向性。向性。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应当掌握认读、朗朗、默读、背诵、略读、浏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方法。学校及任课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予以逐项评价。让学生多阅读具有较强知识性、科普性、文学性的健康书籍及名人名著,努力使更多的学生成为阅读兴趣广泛、阅读情趣健康、阅读品位高尚的小博士。3、把握、把握阅读评阅读评价的灵活性

4、。价的灵活性。这其中,要重点抓好“三评”,即师评、自评和互评,处理好“三个结合”。师评师评以“声”作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阅读评价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正音朗读、情感朗读为学生作示范。而且更要有双敏锐的眼睛,一副灵敏度的耳朵,善于捕捉学生日常阅读中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即时作出形成性评价,并对学生作好每学期、每学年、每学段阅读能力的终结性评价自自评评把标准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是阅读的主人,在阅读评价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段、不同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要求,从而使学生循序渐进乐读、会读,并能从阅读的姿势、读音的准确、阅读的方法等不同侧面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学生知道了标准

5、、掌握了标准,不仅能进一步增强阅读的自信与能力而且在不断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互互评评自主互动,让学生互相评价。阅读还应当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精神。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同桌结对、男女生交叉、同小组活动等多种组合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互评,以互评促互动,以互动促“双羸”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锻炼学生的阅读评价能力 总之,在切实抓好“三评”不断丰富评价形式的同时,还要把握好三个结合,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重视定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应强化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来评价的传统做法,倡导以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多元化评价制度,促进新课程的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