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变形记管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8590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酒变形记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白酒变形记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白酒变形记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白酒变形记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白酒变形记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酒变形记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酒变形记管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酒变形记管理白酒变形记管理“酒精勾兑白酒(白酒专题:这个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早在去年业内就踢爆, “中国目前的白酒市场上,至少有 60%至 70%的白酒属于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 ”粮食酿酒,源远流长。传统白酒工艺是固态发酵,以粮谷为原料,加入满布微生物的曲块,糖化、发酵、蒸馏、陈放、勾调,没有添加任何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然而,到上世纪 60 年代,为了节约粮食,缩短工期,扩大产量,白酒新工艺应运而生。用食用酒精为主料,或直接加水和香精,或用固态发酵的酒液勾调,或用酒糟串蒸而成的白酒,由于工艺简单,节约成本,且能大量广泛生产。“新工艺白酒口感不丰满,香气、陈味比较淡薄。 ”广东省酒业行业

2、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廖劲松说, “传统白酒香味成分很复杂,有的还检测不出是何种物质,不能定性和定量,新工艺无法完全模拟。 ”勾兑之殇白酒企业之所以对酒精兑制白酒遮遮掩掩,皆因为“酒精”与“勾兑”实在让国人心有余悸。1998 年春节,山西朔州地区发生特大毒酒事件,不法分子用含有大量甲醇的工业酒精勾兑成白酒,致 27 人死亡,700 多人中毒。2003 年 12 月,工业酒精兑制假酒案件,在云南玉溪上演,30 多人中毒,4 人死亡。次年 5 月,广州也发生类似的案件,14 人死亡、41 人受伤。尽管这些案件非白酒企业所为,却让白酒行业饱受重创。 “所以,酒厂都说自己的酒是纯粮酿造,如果说用酒精勾兑,岂

3、不是自寻死路?”上述业内人士说。因此,贵州醇销售总经理潘宁炮轰“酒精勾兑白酒” ,引起了消费者共鸣,也被同行“唾弃” 。但是,如果时间倒退 55 年, “酒精勾兑”的白酒,可谓“高科技”产品。1956 年,在组织制定的1956-1969 年科学远景规划纲要中,有一个课题是“酒精兑制白酒” ,这与原子弹、氢弹和火箭并列在一个纲要之内。这一年,酿酒界泰斗熊子书先生就接受了轻工部的任务,开始研究“饮料酒精兑制白酒” ,利用老法生产的丢仍糟串香,使酒精带有人们习惯的“糟香味” ;又用固态法生产的白酒加入稀释酒精中,试验结果表明,加入 7%优质白酒,就具有我国白酒固有风味。1962 年,那时候全国遭受自

4、然灾害,大饥荒,节约粮食非常迫切。熊子书又接受新任务,用酒精和化学合成的香精(主要是“人造酯” ,白酒香味主要成分)配制白酒,取得成功。“那时候没有先进的分析技术,对白酒香味成分认识没有现在这么透彻,添加何种香料,分量是多少,常常是凭生产者的感觉,兑制出来的白酒质量不好,又辣又冲,喝了上头。 ”广东省酒协工程师郭家雄告诉记者。这位 62 岁的老人,有 30 多年的白酒酿造经验。因此,此法生产的白酒很快夭折,却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从此,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酒精勾兑的酒,都是不好的。 ”郭家雄说道。此后,串香法白酒就逐渐取代了调香法白酒。1966 年,熊子书再次接受试验课题,研究串香法白酒,最

5、终用 10%的固态发酵香醅,和90%液态发酵的酒精串香。“串香就是把酒精放在锅底,香醅架在其上,通过加热,让酒精蒸汽穿过香醅。这样生产的白酒就有固态酒的香味成分,虽然不够完满,但也有几分样子。 ”郭家雄说。“但是,新工艺白酒无论是液态法还是固液态法,都无法与传统工艺白酒相媲美。 ”廖劲松强调。新旧有别“我国传统的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都是固态发酵的、典型的有茅台、泸州老窖,汾酒。而决定白酒风格风味的,是其香味成分,含量极少,但种类繁多。 ”廖劲松说。根据著名酿酒专家李大和编著的低度白酒生产技术一书(2010年第二版) ,白酒的主体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 98%以上。而约占 2%的微量香气成

6、分中,已经发现的有 321 种,其中醇类 37 种,酯类 99 种,酸类 42 种,氨基酸类 15 种,羟基化合物 30 种,缩醛21 种,含氮化合物 38 种,含硫化合物 7 种,酚类化合物 13 种,醚类 10 种。“不同香型的白酒都有各自的主体香,比如浓香型白酒主体香味成分是己酸乙酯,而清香型白酒的则是乙酸乙酯,当然还包括乳酸乙酯、高级醇等等,它们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形成的。 ”廖劲松介绍。形成如此复杂的香味物质,与工艺有关。“关键在于酒曲,茅台等名酒都用大曲糖化发酵。大曲用小麦制作,用人工踩成一块一块,制曲时会放入一小块祖传下来的曲种,然后放在曲房中培养,这样能够网罗到空气中、稻草上、墙

7、壁上的各种微生物。 ”郭家雄告诉记者。2001-2006 年,茅台酒厂科研人员从制曲过程共分离得微生物 97 种,其中细菌 40 种、酵母 18 种、霉菌 35 种、放线菌 4 种。“这些细菌会产生不同的酶,形成复杂的酶系,从而使白酒产生了丰富的香味物质。 ”郭家雄解释道。据了解,大曲酒有三个不同的发酵阶段,主发酵期是粮食边糖化边发酵,产生酒精;接着是生酸期,产生乳酸、乙酸、醋酸;最后是产香味期,生成酯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相比之下,用酒精兑制的新工艺白酒成分就简单多了。食用酒精虽然是用玉米、薯干等淀粉类物质液态发酵而成,但是引入的菌种比较单一,除了酒精,其他的酯、醛等物质很少,而且即使有,也会

8、被当成杂质除掉。香精用来勾调白酒的香味,多是化学合成,主要是酯类、酸类、醇类及羰基化合物类。 “现在,用色谱分析后,就知道酒里哪些成分欠缺,缺酯加酯,缺酸加酸。 ”郭家雄告诉记者。“但是,香精并不能模拟传统白酒的所有香味成分,尽管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但还有很多成分是未知的。 ”廖劲松说。根据茅台酒厂最新的色谱分析报告,茅台酒的香气成分中,色谱峰有 963 个,而可以定性的只有 873 个,浓香型白酒的这两个数值分别是 674 和 342,清香型白酒则是 484 和 178。“更重要的是,酒的酿造跟自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空气、水分、土壤,息息相关,所以茅台酒只能在茅台镇才能生产出来。因此,名优酒

9、还是要用传统工艺生产,新工艺无法替代。 ”廖劲松表示。标准之惑但是,廖劲松并不认为新工艺白酒就没有立足之地。 “不同工艺的酒占据不同市场,传统工艺白酒,主要占据高端市场,甚至向奢侈品发展;而新工艺白酒主要是中低档产品,为普通人所消费,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 ”熊子书以及另一位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在 1999 年的论文中曾指出,新工艺白酒约占有 70%的市场,这与潘宁的估算大致相同。李大和在其书中也表示,新工艺白酒(包括液态法和固液态法)有自身优势,粮耗低(节约粮食 22%) ,杂质含量低,卫生安全,将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长期存在。“国家并没有规定不能用酒精勾调,所以无论旧工艺还是新工艺,关键在于生产

10、出来的白酒是安全的,符合国家标准。 ”廖劲松说道。2007 年国家对于固态法、液态法、固液态法白酒制定了新标准。液态法白酒是“指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 ,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兑而成的白酒” 。固液态法白酒则是“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 30%) 、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 。而各种香型的白酒(固态发酵) ,则规定不能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但是,可以在不同生产批次的酒之间进行勾调,以求酒质稳定。不过,新国标还是有漏洞。 “国家没有一个相关的标准,能验证或者证明固态法白酒是否添加了食用酒精或者是香精。 ”廖劲松说。食醋国标也有类似的尴尬。不久前,山西醋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自爆,市面上 95%的山西老陈醋是勾兑醋。而国标则规定食醋是可以配制的,但必须加入不低于 50%的酿造醋。但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从未对配制食醋和酿造食醋给出明确鉴定办法,企业在生产配制醋时是否加入了不小于 50%的醋酸根本无法鉴定。“目前情况下,这只能靠行业自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去生产。 ”廖劲松表示。但自律似乎很苍白。潘宁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有些大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产能饱和的状态下,用酒精勾兑后,打上冒充纯酿粮酿造的标志,冲击高端消费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