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8053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废,天下乱。 ” “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民为邦之本,县乃国之基。安邦之难,难在固本;治国之难,难在强基。 ”县域处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城市与农村的连接点。县域经济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层次性、相对独立性等特征,是区域经济最基本的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然在蔓延,全球

2、经济形势十分困难,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继续增加,对我国经济已经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江苏县域经济发展又一次处在重要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的思想解放,孕育着新的突破奋进。我们要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指导,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准则,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快中求进、又好又快”的发展导向,坚定信心,化危为机,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结构转型,在科学发展道路上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其精神实质二、江苏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在全国的地位三、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与经验四、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与经验五

3、、以科学发展理念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全局六、当前“保增长、促发展”的科学应对之策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其精神实质2003 年 10 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新一届党中央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短短 32 个字,言简意赅,博大精深。从那时到现在快 6 年了。6 年的实践表明,科学发展观深得人心,科学发展观威力巨大,科学发展观影响深远,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精辟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其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

4、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一概括,使科学发展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即科学发展观包括 “四个必须坚持”和“四条根本要求” 。在我国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背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有以下“八个同时”:(1)经济总量显著扩大,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

5、绩,同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以上 “八个同时”表明,我国已经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但有“两个没有变” 。 “一系列重大变化”是: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

6、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两个没有变”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经济增长的资源、能源、环境代价过大;(2)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3)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如就业、社保、收入分配、教育卫生等。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4)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食品、药品行业安全问题比较多;有些党政官员和企业领导对人民群众的生

7、命安全置若罔闻、麻木不仁;(5)有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2、科学发展观借鉴的国外发展经验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借鉴了国外发展经验。二战结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人类的发展观不断演变,形形色色,异彩纷呈,总体上是逐步走向文明和进步。如果从观点的角度来概括,最主要的有:(1) “增长第一论” ;(2) “增长改善论” ;(3) “增长极限论” ;(4) “循环经济论” ;(5) “内源发展论” ; (6) “综合发展论”;(7) “可持续发展论” ;(8) “以人为中心论” ;(9) “以自由看待发展论” 。3、

8、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四个必须坚持”(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最高原则。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9、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4、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四条根本要求”(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11、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

12、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二、江苏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在全国的地位江苏是一个面积狭小、人口众多、自然资源贫乏、社会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达的年轻省份。江苏的面积只占全国的 1.06%,人口占全国的 5.8%,但江苏是全国的一个经济大省,也是全国的一个社会发展大省。江苏不仅是工业大省,而且是农业大省;不仅是教育大省,而且是科技大省;不仅是交通大省,而且是旅游大省、建筑大省、文化大省;江苏还正在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全国的社会科学大省。1、江苏 GDP、人均 GDP 增长

13、情况1978 年为 249.24 亿元,1980 年为 319.80 亿元,1986 年达到 744.94 亿元, 实现第一个翻番,1992 年达到 2136.02 亿元,实现第二个翻番,1997 年达到 6680.34 亿元,实现第三个翻番。2002 年,江苏 GDP 首次突破 10000 亿元,达到 10636.32 亿元;2006 年,江苏 GDP 突破 20000 亿元,达到 21645.1 亿元 ;2008 年,江苏 GDP 突破 300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5。改革开放 30 年,江苏 GDP 累计增长了 34.5 倍,平均每年增长12.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2.8 个百

14、分点;江苏人均 GDP1996 年首次突破 1000 美元,2003 年突破 2000 美元,2005 年突破 3000 美元,2006 年突破 3500 美元;2007 年突破4000 美元,2008 年突破 5000 美元,达到 5700 美元。按此增长幅度,到 2010 年,江苏人均 GDP 能够超过 7000 美元。因此,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人均 GDP 从 3000 美元向 7000 美元攀升的新阶段。2、江苏经济目前在全国的地位(1)1978 年江苏经济在全国的地位。1978 年,全国 GDP 为 3645.2 亿元,财政总收入为 1121 亿元,进出口总额为 206.4 亿

15、美元,江苏分别为 249.24 亿元、61.09 亿元、4.27 亿美元,仅分别占全国的 6.84%、5.45%、2.07%。(2)2008 年江苏经济在全国的地位:GDP 突破 30000 亿元,占全国的 10.2%,居全国第 3 位,但增幅比上年下降 2.3 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 7109.7 亿元,占全国的 11.5%,居全国第 2 位,增幅下降 14.9 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731.4 亿元,占全国的 9.5%,居全国第 2 位,增幅下降 13 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达 3922.71 亿美元,占全国的 15.4%,居全国第 2 位,增幅下降 10.9 个百分点;实际到

16、账外资额达到 251.2 亿美元,占全国的 27.3%,居全国第 1 位,增幅下降 10.9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8680 元,居全国第 5 位,增幅下降 3.2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7357 元,居全国第 5 位,增幅下降 1.5个百分点 。3、江苏县域经济在全国的地位江苏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济总量占全省总量的 62%,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扩大就业的广阔空间、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阵地,在全国很有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2001 年,江苏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占有 15 席,2004 年上升为 18 席。而且,在全国头十强县(市)中,2005 年江苏就独占 6 席,它们是:昆山市第一、江阴市第三、张家港市第四、常熟市第五、武进区第八、太仓市第十。2006 年的测评结果中,江苏十强县就占了 7 个,排序为:昆山、顺德、张家港、江阴、南海、常熟、萧山、武进、太仓、吴江、绍兴。2008 年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浙江 26 个,山东 26 个,江苏 25 个,福建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