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发展与艾滋病控制现场研究情景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47382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发展与艾滋病控制现场研究情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区发展与艾滋病控制现场研究情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区发展与艾滋病控制现场研究情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区发展与艾滋病控制现场研究情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区发展与艾滋病控制现场研究情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发展与艾滋病控制现场研究情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发展与艾滋病控制现场研究情景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发展与艾滋病控制社区发展与艾滋病控制”现场研究情景分析现场研究情景分析华华中科技大学同中科技大学同济济医学院(医学院(430030) )方方鹏骞鹏骞 熊光熊光练练摘要摘要 在社区开展艾滋病控制的预防措施是当前有效遏止世纪“瘟疫”的最为有效、经济的方法。在社区中开展该项活动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如何发挥社区的优势和整合社区资源来开展社区艾滋病控制是社区发展中需要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社区的发展会促进社区艾滋病控制,社区开展艾滋病控制活动在一定层面上也能帮助社区在社区发展中更全面、更系统地体现社区最根本的目的和意义。关键词关键词 社区;社区发展;艾滋病;控制。艾滋病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

2、,它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 会进步,甚至对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胁。艾滋病在中国的增长速度很快,正在由高危人群 向普通人群扩散,中国的艾滋病控制工作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尽管当前艾滋病流行形势 十分严峻,但一般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群众掌握的艾滋病知识仍十分贫乏,在如何预防方 面更存在着片面认识,加强防治知识的宣传迫在眉睫。我国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已经 逐渐开始在人群、在社区中全面展开,而这些基于社区的艾滋病预防控制运动必然会促进 社区资源的发展。受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办公室的委托,开展该研究是为了解不 同社区的艾滋病控制情况以及对社区资源、社区组织、社区文化、社区的有关理念在不同

3、 人群的社区参与情况及对社区的评价,从而探索社区建设和艾滋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 出相对应的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2 年 12 月 17 日至 28 日调查了云南、四川两省 10 个社区机构,10 位社区 领导,应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 374 例社区居民。 12 现场调查方法 社区居民问卷调查、社区领导结构化访谈、社区结构调查表。 13 资料处理 建立完整、统一的调查数据编码手册,培训数据资料编码录入人员,将收 集、调查得到的资料统一编码,采用录入一次、核对一次的方法,将数据资料输入计算机, 使用 VISUSAL FOXPRO 数据库管理软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使用 SP

4、SS 对收集、调查 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主要结果 21 社区机构调查结果 在调查的 10 个社区中,社区平均人口为 4611 人,社区人口最多的达到 9297 人,最少 有 1518 人;社区中平均流动人口有 616 人,占社区平均人口的 13.36%,其中有 62.49%已 办理流动人口暂住证。 每个社区平均有 8.8 名社区工作者,其中专职工作人员平均 5.3 人,兼职人员平均 3.5 人,平均每个专职人员服务与管理 870 名社区居民,平均每个社区工作者服务与管理 524 名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的男女性别比为 3.5/3.8;社区工作者的文化程度构成:大学占 13.43%,中专占

5、10.45%,高中占 37.31%,初中占 29.85%,其他占 8.96%。 社区机构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省份以及城市与农村存在较明显不同。在云南省的社区中 主要由民政、计划生育与妇联、精神文明宣传、治安与综合治理、文化体育、城管六大部 门开展社区服务与管理工作;在四川除有以上组织形式外(部分相关组织有合并) ,人民调 解、再就业服务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相对城市农村社区机构组织结构不够健全。在调 查中,了解到社区机构组织的形式和结构的健全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城市与农村的差别特征;社区建设的开始时间有关。 社区机构的运作中,一般一名社区工作者负责一个独立的部门日常

6、工作,各部门均对 自己的服务性质和内容有较明确的界定和认识,各部门依据部门的服务性质和内容开展相 应的社区服务;云南省的社区中各部门除有少量的政府下达经费外,大部分工作经费由社 区解决,四川省社区的部门工作经费均由社区自己解决;在遇到突击性工作时,常常是由 社区负责人协调其他部门的人员帮助完成。 在调查的 10 个社区中,均成立了主要以协会形式的非政府组织。在社区中均有老年协 会、计划生育协会,还有一些社区成立了如残疾人协会、羽毛球协会、协商议事委员会、 养猪协会、伊斯兰教协会。这些非政府组织在社区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相关的活动,其活 动经费主要由社区提供。 社区管理规定和制度方面,大部分社区主

7、要有社区委员会工作制度、社区干部岗位职 责、财务资金使用审批制度、社区选举制度、群众团体组织工作制度、社区居民公约、社 区居民议事协商制度。 在调查的社区中,社区活动的开展一般是政府布置和在有关机构要求下,按照活动的 具体要求,首先成立领导小组,作出活动工作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实施,活动完成后进行 总结,将活动开展的情况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汇报。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决策的形式主要是通 过居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居民大会将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建议反映到社区委 员会,实现参与社区管理。 调查的社区中开展文化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情况见表 1。表 1 社区开展文化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情况(次数)文化活动健康活

8、动社区名称2002 年2001 年2002 年2001 年 金碧1814148 复兴38152412 人民路1246 新兴路10886 棋阳路0133 玉林11932 玉林东路43 河滨10101212 大井村10564 大竹山村32105 合计105668758 平均10.57.38.76.4 在调查的 10 个社区中有 6 个社区存在不同数量的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数量最多的 金碧社区在 2002 年达到 222 名,2001 年也有 105 名。社区中志愿者主要从事科普、妇女 保健、环境卫生、社会治安、老年帮助等活动内容。 22 社区主要负责人调查结果 在 10 名社区主要负责人访谈中了

9、解到有 7 个社区制定了或正在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其 社区发展计划的核心是将社区工作的职能由传统的管理型向现代社区服务型的转变,以社 区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逐步建设和完善社区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在硬件建设方面,主要 体现在为社区居民修建多功能活动场所、社区道路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添置社区办 公设施等;在软件建设方面,以制度建设和管理措施为开展社区服务基础,落实社区工作 的服务理念,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培养社区居民的交往沟通能力,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以及社区发展的意识,增强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 通过一系列社区活动的开展,在社区活动中提高社区领导的工作能力,提高他

10、们在社区居 民中的感召力,培育社区“领袖” 。主要开展了创办社区居民的文明公民学校、举办健康知 识讲座、社区居民的需求调查、社区文化演出、社区选举、社区民主议事协商会议、社区 党员的传帮带活动、社区经济结构调整等具体措施。另外 3 个社区没有社区规划的原因是 社区还没有真正建立和人员不够。 目前,社区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通过社区各种学校和社 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开发社区资源增加社区工作和活动的经费。在 10 个社区中, 当前工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00%社区经费来源不足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 极性不高,经费的短缺影响社区工作的开展和社区活动开展的力度和深

11、度受到影响。在调 查的 10 个社区中 30%的社区经费相对好一些,其经费来源主要通过社区的自有房产的出 租获取,另 70%的社区经费主要从政府的各种下拨费用获得,其中有一个社区计划在社区 居民中按每月每人收取 2 元的方式筹集社区经费,另外一个社区计划在社区内开办“小食 堂” ,一方面解决社区居民(学生就餐问题)的生活困难,同时解决一批下岗职工就业问题, 也为社区经费的来源开辟新的渠道。 在社区资源开发利用方面,60%的社区把“造血功能”与开发社区资源相结合起来进 行。在城市社区主要利用部分社区房屋出租,收取租金;开展社区家政服务、利用下岗职 工的技术优势开办小型加工厂、社区“小食堂” 、社

12、区保安、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保洁工作 等形式的社区服务获得社区发展经费。在农村社区主要通过组织社区居民调整农村产业结 构,从传统的种植也向现代农业(经济作物、养殖业)转变,如养猪、种植经济林、交通 运输等形式。特别是在云南复兴社区,利用下岗职工的工艺画制作特长,积极筹措开办经 费、联系场所、组织社区居民参与成立工艺画加工厂,定位于社区为民间非政府组织,依 靠自我、发展社区、壮大社区,走社区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社区资源利用方面,大部分社 区还积极依靠社区内人力资源,根据社区内人力资源的特点开展社区文化教育、健康宣传 活动,组织社区内学校教师、退休老师、医疗卫生部门专家开展活动。 在社区最满意的活动调

13、查中,主要集中在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健 身锻炼等活动,其中 3 个社区最满意的活动中有开展 AIDS 知识的宣传讲座活动。 在对社区主要负责人关于 AIDS 知识的了解和信息来源调查,发现有 AIDS 病人或感 染者的社区,其社区主要负责人对 AIDS 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有 4 位负责人能准确回答 艾滋病传播的 4 种方式,其他社区负责人了解 AIDS 知识均较少;社区负责人了解 AIDS 知识的渠道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讲座获得,其中以报纸为最主要的途径。 从社区负责人了解到的社区居民恐惧艾滋病的原因,反映以前社区居民从媒体了解到 的艾滋病知识较少,且主要关注艾滋病的危

14、害(死亡率高)所引起的恐惧。在有艾滋病感 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社区,经过宣传教育,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后,艾滋 病恐惧的程度有一定的改善,社区居民在一定程度上能接纳“艾滋病”社区居民。在宣传 教育开展较少的社区,这种恐惧还存在,但较以前有所缓解。部分社区负责人反映,政府 应加大宣传力度,在生活上给予艾滋病感染者以更多的关怀,使艾滋病病人配合艾滋病控 制活动,参与到社区活动中,形成社区居民的沟通交流氛围。 在调查的 10 个社区负责人中,有 6 人明确说出开展了艾滋病控制的活动,主要有艾滋病知 识讲座、吸毒的危害、艾滋病病人的社区关怀活动。 23 社区居民调查 231 社区居民对艾滋病

15、的认识情况 从 1998 年以后,大多数人才开始知道艾滋病,云南省早于四川省,男性早于女性,已 婚者早于未婚者,农民晚于其他职业。有 80以上的人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基本上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对于一些途径如“蚊虫叮咬”,“接吻”等,有 30以上 的人认为可以传染,其中云南居民的比例高于四川的居民,女性高于男性,文化程度低的 人群高于文化程度高的人群。统计数据见表 2。从表 2 中可看出,大多数人对艾滋病的几 种传播途径已经有了认识,这说明通过项目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表 2 还反映 出,居民对蚊虫叮咬,与艾滋病人接吻不能传播艾滋病的认识占 51.9%和 51.7%。表 2

16、社区居民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认识情况(%)传播途径调查项传播途径调查项云南云南四川四川合计合计输血91.8 88.7 91.0 共用注射器91.0 84.5 89.4 母婴传染89.6 86.5 88.8 不戴安全套性交90.7 82.3 88.5 握手、拥抱75.3 69.5 73.8 蚊虫叮咬46.6 67.4 51.9 接吻48.0 62.8 51.7 社区居民对传播途径的正确认识情况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输血共用注射器母婴传染不戴安全套性交握手、拥抱蚊虫叮咬接吻传播途径百分比云南 四川在对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的调查中,社区居民仅有不到 50的人能正确回答我国 目前的艾滋病感染人数,说明人们还没有完全了解艾滋病的危害程度。有 55以上的人认 为该病不能治好并且对此抱有恐惧心理,而在认为不恐惧的 30左右的人中,男性和文化 程度高的人所占比例较高。超过半数的人能够接纳社区内的艾滋病人,有 18.1的人持排 斥态度,其比例云南大于四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