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与《民族学通论》(投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72980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鲁纳与《民族学通论》(投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布鲁纳与《民族学通论》(投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布鲁纳与《民族学通论》(投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布鲁纳与《民族学通论》(投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布鲁纳与《民族学通论》(投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鲁纳与《民族学通论》(投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布布鲁纳鲁纳与与 民族学通民族学通论论 杨忠东,1970 年生,回族,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摘要:本文的主题是探讨如何在民族学通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布鲁纳的结构 主义教学理论。在分析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民族学通论教学的指导意义的基础上,作 者论述了如何在民族学通论课程的教学中实践结构主义教学四原则,并在教学理论和 教学方法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结构主义教学四原则; 民族学通论乍看之下,文章的题目令人困惑。这个布鲁纳与民族学通论有什么关系呢?其实 了解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人由此就能断定,本文所要讲述的不外乎是在民族学 通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如何

2、运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问题。 一、什么是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一、什么是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末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该理论提出要让 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J.S.Bruner, 1915)是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 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结构”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 个基本结构,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包含了“普遍而强有力的适应性” 。 什么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呢?所谓“基本”就是一个观念具有广泛的适用于新情况的能力, 它是进一步获得和增长新知识的“基础” ;而“结构”则是指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以及它们之间的联

3、系。布鲁纳指出:“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1。他认 为,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结构,不论教什么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 结构。 二、什么是结构主义教学四原则?二、什么是结构主义教学四原则? 在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布鲁纳提出了四条教学原则,即动机原则、结构原 则、程序原则和反馈强化原则。 首先,让我们了解何谓动机原则。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受一定的动机支配的,动机是推 动学习的动力。所谓学习动机,实质上就是学习者所具备的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学习中的 外来动机(满足社会需要的愿望)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学习的好奇心 (求知欲) 、胜任感、互惠心(互助欲)是学习

4、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它们都具有自我奖赏 的功能,是激励学生自我探索、获取科学知识的心理因素。教师应该注意对此要激发、维 持、指向一定方向。 关于结构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学论必须详细规定大量知识组织起来的方式,以便于 使学习者掌握。而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即学科的基本结构,它 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它具有简化信息、产生新的命题和增强知识的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力量。 明确知识结构能领会知识整体,使个别事实与知识结构发生联系,不易遗忘、易于理解。 对已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实现普遍迁移,缩小“初级”知识与“高级”知识之间的差距,提 高学习效率。每门学科总是可以归结为一系列基本概念。 如果说动机原

5、则是前提,结构原则是核心,那么程序原则则是布鲁纳教学理论的关键 了。布鲁纳认为,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教学 程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教学程序必须根据多种因素的变化来制定。由于各种教材 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教师必须确定教学程序步子的大小、难易,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 习。1(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 ,第 28 页,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2 年版2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或先或后,总是会遇到问题,教学就应该提供矫正 性信息帮助学习者能顺利学习下去,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遵循反馈 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如何提供反馈信息以矫

6、正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偏差,布鲁 纳提出了提供矫正性信息的三个基本要求:一是时间。他认为反馈要及时,应当在学习者 将其学习活动结果与其谋求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二是条件。 他认为反馈信息不是万能的,只有当学习者退出思维定势或高度焦虑状态,矫正性信息才 能帮助学习者继续顺利学习下去。三是方式。矫正性信息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是适合他们信息处理范围的,否则反馈信息等于是无效信息。 三、为什么选择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三、为什么选择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末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该理论主要是针 对当时美国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而作出的理

7、论应对。作为一种宏观指导性的理论,我 为什么要在民族学通论这门课的讲授过程中选择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教学实践的理 论指导呢?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又是如何执行教学四原则的呢?在本文的第三节和第四 节分别对以上两个问题作出解答。 回答第一个问题的关键词是“基本结构” 。布鲁纳提出的结构主义理论强调要让学生掌 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他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基本结构,不论教什么学科,都必须 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按照布鲁纳的观点,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任务的中心,也是学生将来 实现知识迁移的基础。本文所关注的民族学是我院开设的新专业。帮助学生构建该学科的 基本结构至关重要。但是作为一

8、门专业,民族学包括的专业课程就达数十门,可能会有一 二十位不同的教师授课。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民族学学科的基本结构呢?笔者认为有一 个方便而有效的办法,这就是充分利用民族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民族学通论实现这一 目标,原因有四。一是、 民族学通论课程就其性质而言是对相关专业的鸟瞰,展示的是 民族学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是、 民族学通论作为民族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课程安排在 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承担构建民族学的基本结构的任务,它责无旁贷。三是、每周 4 学 时,共 72 学时的教学安排,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时间。四是、我院所采用的民族学通论 教材,是由我国民族学界的泰斗林耀华先生主编,该书 1995 年获得

9、了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一点也符合布鲁纳的观点,他认为“只有通过我们最优秀的人 才,才能把学识和智慧的果实带给刚开始学习的学生” 。1 鉴于以上四个原因,我选择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民族学通论授课的理论指导。 但是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个宏大的教学理论体系,如何实现该理论体系对民族学通论 课程的具体指导功能呢?这就是本文第四节所主要论述的问题。四、如何具体运用结构主义教学四原则?四、如何具体运用结构主义教学四原则? 结构主义教学四原则的主要内容,已在本文的第二节介绍过了。本节主要讨论的是笔 者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这四项教学原则。(一)动机原则的具体运用。就动机原则而言,

10、笔者十分赞同布鲁纳对动机的划分。他将动机划分为外来动机和内 在动机,并且认为内在动机的长效作用十分明显。民族学是我院新开设的专业,在市场经 济的熏陶与洗礼下,我们的学生十分在意学了民族学专业将来能做什么。学习中的外来动 机,即满足社会需要的愿望普遍十分强烈。学生一旦在其有限的观察能力内看不到民族学 学科的应用价值,其学习意愿就受影响。如何在尊重学生外来动机(满足社会需要)的基 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在好奇心(求知欲) 、胜任感、互惠心(互助欲)这三种1巨瑛梅 刘旭东 编著当代国外教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第 1 版3基本内在动机方面做足工夫,就成为我在教学实践中的首要

11、任务。由于以上三种基本内在 动机都具有自我奖赏的功能,能激励学生自我探索,故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意在这三 方面的激励工作。 好奇心的激发,实际上恰恰是民族学这门学科所擅长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民 族学研究的中心对象文化谈起。文化包罗万象,文化是每个人亲身体验并能观察到的, 用民族学的行话说就是没有没文化的人。恰恰是由于文化“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特点,我 们从日常普通的文化行为出发去解释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等现象,从普通中见新 奇,从而增强学生对民族学学科的求知欲。文化与经济、政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选择而紧 密地联系起来,此类例子在跨文化的国际交往中不胜枚举。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将文化的

12、研究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这样的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 说:“原来民族学并不局限于对民族的研究,其实它有更为广阔的应用范围” 。借助民族学 实地调查的方法,促进便利不同文化的沟通与理解,这一实实在在的功效能有效培养学生 对民族学的兴趣。此外,通过适当讲述民族学在跨国企业中,在发展旅游、促进民族经济 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用一个个具体事例激发出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 胜任感,也是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关注的。注重学生胜任感的培养,在专业学 习上是一件大事。大一的新生在知识方面从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的转型是非常巨大的,实 现从原有知识结构向大学专业知识结构的迁移,存在着诸多困难。

13、在高考应试模式的引导 下,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知识的被动接受,他们期待着被告知每一课的重点是什么(即 考什么) 。一言以蔽之,学生普遍存在对知识的狭隘理解。散发性思维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还 是个奢侈品。对已有的理论观点说不那简直有点大逆不道。一旦教师的授课不再指出重点, 不再拘泥于教材,有些学生就会出现无所适从感,挫折感,甚至失败感。这一现象一旦出 现,会极大影响学生的内在动机的培养。所以张弛有度成为教学过程中严格掌握的原则。 所谓的“张” ,即“纲举目张”的“张” ,注重教材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与迁移,力避讲授过 程中的信马由缰,使学生有依托感。所谓“驰” ,就是要适当引申教材内容,增加教材的信 息

14、容量。 “张”和“驰”的比例,在教学实践中,先要“张”多“驰”少,并随学生的反应 而作相应的调整。张弛有度,实际上就是既保证学生有胜任感,同时又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并最终引导学生深化专业学习,增强专业情感。 互惠心(互助欲) ,主要是通过专题讨论中的分工协作而实现的。笔者每两周会抽出一 课时的时间专门进行重要理论或知识点的讨论。为了进行好讨论,笔者会提前分组并分工, 同时安排每组有人专门负责统摄,该角色大家轮流扮演。借助这样的方式,增进同学间的 协作互助,体现每一位同学在集体讨论中的独特价值。 (二)结构原则的具体运用。 布鲁纳认为,明确知识结构能领会知识整体,使个别事实与知识结构发生联系,不

15、易 遗忘、易于理解。结构原则在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 么,如果将这一原则贯穿于民族学通论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明确民族 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民族学是一门研究民族共同体的学问1,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特点、不同传统的文化,不同特点、不同传统的文化又塑造了不同的民族。 故只有透过不同特点、不同传统的文化,我们才能准确地区分、识别出不同的民族。在当 今世界,文化都是民族的,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民族性是当代文化的 显著特征,文化传统与民族特征是不可分割的。故此, “民族”和“文化”就是民族学学科 的基本概念。围绕“民族”和“文化”

16、而形成的理论和发现的基本规律就是民族学学科的 基本原理和规律。紧紧围绕“民族”和“文化”两个基本概念,构建民族学学科的基本结 构就是民族学通论课程的核心目的。1 林耀华主编 民族学通论第 1 页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4(三) 、程序原则的具体运用。 在民族学通论的授课过程中,遵循动机原则和结构原则,事实上只能说教师在观 念上确立了帮助学生构建学科基本结构的意识,是否真正能够实现基本结构的确立,程序 原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只有遵循合适的程序,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构建民族学学科的 基本结构。 布鲁纳指出,教学程序没有专门定式。但他也指出,设计最佳的教学程序有三条基本 的要求。第一、教材的呈现顺序要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相适应。第二、要以经济有效的原 则来安排教学顺序。第三,教学程序应明确学习的进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 为了满足以上三条基本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针对第一条要 求:教材的呈现顺序要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相适应,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材本身 的单元编排进行授课,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