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前沿论文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7199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自动化前沿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气自动化前沿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气自动化前沿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气自动化前沿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气自动化前沿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自动化前沿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自动化前沿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自动化前沿论文电气自动化前沿论文本文由种马是爷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课程论文(基于 VHDL 的序列检测器设计)课 程 名 称 姓 学 专 成 名 号 业 绩EDA 技术基础谢锦华 杨志华 曾宏毅 27 28 290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 班指 导 教 师代芬学习时间:2010 下学期第 1 周至第 11 周 学习时间:1交流调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综述论文关键词:交流调速;半导体 电动机 变频 交流调速 半导体 电动机;变频 交流调速 半导体;电动机 论文摘要:交流电动机固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坚固耐用,事

2、故率低,容易 维护;但它的最大缺点在于调速困难,简单调速方案的性能指标不佳,这只能够依靠交流调 速理论的突破和调速装置的完善来解决。本文论述了交流调速传动的现状和发展 。 交流传动系统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 和一些关键性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有关。 它们是功 率半导体器件(包括半控型和全控型)的制造技术、基于电力电子电路的电力变换技术、交 为了进一 流电动机控制技术以及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全数字化控制技术。 步提高交流传动系统的性能,国内外有关研究工作正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采用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和脉宽调制(PWM)技术 采用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和脉宽调制( )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不

3、断进步,尤其是新型可关断器件,如 BJT(双极型晶体管) 、 MOSFET(金属氧化硅场效应管)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实用化,使得开关高频 化的 PWM 技术成为可能。目前功率半导体器件正向高压、大功率、高频化、集成化和智能 化方向发展。典型的电力电子变频装置有电压型交-直-交变频器、电流型交-直-交变频器和 交-交变频器三种。 电流型交-直-交变频器的中间直流环节采用大电感作储能元件, 无功功率 将由大电感来缓冲,它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当电动机处于制动(发电)状态时,只需改变网侧 可控整流器的输出电压极性即可使回馈到直流侧的再生电能方便地回馈到交流电网, 构成的 调速系统具有四象限

4、运行能力, 可用于频繁加减速等对动态性能有要求的单机应用场合, 在 大容量风机、泵类节能调速中也有应用。电压型交-直-交变频器的中间直流环节采用大电容 作储能元件,无功功率将由大电容来缓冲。对于负载电动机而言,电压型变频器相当于一个 交流电压源,在不超过容量限度的情况下,可以驱动多台电动机并联运行。电压型 PWM 变 频器在中小功率电力传动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 但电压型变频器的缺点在于电动机处于制动 (发电) 状态时, 回馈到直流侧的再生电能难以回馈给交流电网, 要实现这部分能量的回馈, 网侧不能采用不可控的二极管整流器或一般的可控整流器, 必须采用可逆变流器, 如采用两 套可控整流器反并联、

5、采用 PWM 控制方式的自换相变流器(“斩控式整流器”或 “PWM 整 流器” ) 。网侧变流器采用 PWM 控制的变频器称为“双 PWM 控制变频器” ,这种再生能量回 馈式高性能变频器具有直流输出电压连续可调,输入电流(网侧电流)波形基本为正弦,功 率因数保持为 1 并且能量可以双向流动的特点, 代表一个新的技术发展动向, 但成本问题限 制了它的发展速度。通常的交-交变频器都有输入谐波电流大、输入功率因数低的缺点,只 能用于低速(低频)大容量调速传动。为此,矩阵式交-交变频器应运而生。矩阵式交-交变 频器功率密度大,而且没中间直流环节,省去了笨重而昂贵的储能元件,为实现输入功率因 数为 1

6、、输入电流为正弦和四象限运行开辟了新的途径。 随着电压型 PWM 变频器在高性能的交流传动系统中应用日趋广泛,PWM 技术的研究 越来越深入。PWM 利用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高频开通和关断,把直流电压变成按一定宽度规 律变化的电压脉冲序列,以实现变频、变压并有效地控制和消除谐波。PWM 技术可分为三 大类:正弦 PWM、优化 PWM 及随机 PWM。正弦 PWM 包括以电压、电流和磁通的正弦 为目标的各种 PWM 方案。 正弦 PWM 一般随着功率器件开关频率的提高会得到很好的性能, 因此在中小功率交流传动系统中被广泛采用。 但对于大容量的电力变换装置来说, 太高的开2关频率会导致大的开关损耗,而

7、且大功率器件如 GTO 的开关频率目前还不能做得很高,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优 化 PWM 技 术 正 好 符 合 装 置 的 需 要 。 特 定 谐 波 消 除 法 (Selected Harmonic Elimination PWMSHE PWM) 、效率最优 PWM 和转矩脉动最小 PWM 都属于优化 PWM 技术的范畴。普通 PWM 变频器的输出电流中往往含有较大的和功 率器件开关频率相关的谐波成分, 谐波电流引起的脉动转矩作用在电动机上, 会使电动机定 子产生振动而发出电磁噪声, 其强度和频率范围取决于脉动转矩的大小和交变频率。 如果电 磁噪声处于人耳的敏感频率范围, 将会使人

8、的听觉受到损害。 一些幅度较大的中频谐波电流 还容易引起电动机的机械共振,导致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一种方法是提 高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 但这种方法会使得开关损耗增加; 另一种方法就是随机地改变功率 器件的导通位置和开关频率,使变频器输出电压的谐波成分均匀地分布在较宽的频带范围 内,从而抑制某些幅值较大的谐波成分,以达到抑制电磁噪声和机械共振的目的,这就是随 机 PWM 技术。 2 应用矢量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 应用矢量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及现代 现代控制理论 交流传动系统中的交流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 非线性、 强耦合、 时变的被控对象, VVVF 控制

9、是从电动机稳态方程出发研究其控制特性,动态控制效果很不理想。20 世纪 70 年代初 提出用矢量变换的方法来研究交流电动机的动态控制过程, 不但要控制各变量的幅值, 同时 还要控制其相位, 以实现交流电动机磁通和转矩的解耦, 促使了高性能交流传动系统逐步走 向实用化。 目前高动态性能的矢量控制变频器已经成功地应用在轧机主传动、 电力机车牵引 系统和数控机床中。此外,为了解决系统复杂性和控制精度之间的矛盾,又提出了一些新的 控制方法,如直接转矩控制、电压定向控制等。尤其随着微处理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代控 制理论中的各种控制方法也得到应用, 如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和双位模拟调节器控制 可提高系

10、统的动态性能,滑模(Sliding mode)变结构控制可增强系统的鲁棒性,状态观测 器和卡尔曼滤波器可以获得无法实测的状态信息,自适应控制则能全面地提高系统的性能。 另外,智能控制技术如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等也开始应用于交流调速传动系统中,以 提高控制的精度和鲁棒性。 3 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 广泛应用微电子 电子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数字式控制处理芯片的运算能力和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 这使 得全数字化控制系统取代以前的模拟器件控制系统成为可能。 目前适于交流传动系统的微处 理 器 有 单 片 机 、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器 (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11、-DSP ) 专 用 集 成 电 路 、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其中,高性能的计算机结构形式采用超 高速缓冲储存器、多总线结构、流水线结构和多处理器结构等。核心控制算法的实时完成、 功率器件驱动信号的产生以及系统的监控、 保护功能都可以通过微处理器实现, 为交流传动 系统的控制提供很大的灵活性,且控制器的硬件电路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使得微处理器 组成全数字化控制系统达到了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4 开发新型电动机和无机械传感器技术 交流传动系统的发展对电动机本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动机设计和建模有了新的研 究内容,如三

12、维涡流场的计算、考虑转子运动及外部变频供电系统方程的联解、电动机阻尼 绕组的合理设计及笼条的故障检测等。 为了更详细地分析电动机内部过程, 如绕组短路或转3子断条等问题, 多回路理论应运而生。 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永磁材料特别是钕铁硼永磁的发 展, 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 Motor-PMSM)的研究逐渐热门和深 入,由于这类电动机无需励磁电流,运行效率、功率因数和功率密度都很高,因而在交流传 动系统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此外,开关变磁阻理论使开关磁阻电动机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 迅速发展, 开

13、关磁阻电动机与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相类似, 在加了转子位置闭环检测后可以有效地解决失步问题,可方便地起动、调速或点控,其优良 的转矩特性特别适合于要求高静态转矩的应用场合。 在高性能的交流调速传动系统中, 转子 速度(位置)闭环控制往往是必需的。为了实现转速(位置)反馈控制,须用光电编码器或 旋转变压器等与电动机同轴安装的机械速度(位置)传感器来实现转子速度和位置的检测。 但机械式的传感器有安装、电缆连接和维护等问题,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对此,许多学者 开展了无速度(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的研究,即利用检测到的电动机出线端电量(如电机 电压、电流) ,估测出转子的速度、位置,还可以观测到电动机内部的

14、磁通、转矩等,进而 构成无速度(位置)传感器高性能交流传动系统。该技术无需在电动机转子和机座上安装机 械式的传感器,具有降低成本和维护费用、不受使用环境限制等优点,将成为今后交流电气 传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5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 变频调速是通过变频器来实现的, 对于变频器的容量确定至关重要。 合理的容量选择本身就 是一种节能降耗措施。根据现有资料和经验,比较简便的方法有三种。对于可调速的电力拖 动系统, 工程上往往根据电动机电流形式分为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两类。 它们最大 的不同之出主要在于交流电力拖动免除了改变直流电机电流流向变化的机械向器整流 子。20 世纪 70 年代后,大规模集

15、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 用,使得交流电力拖动系统逐步具备了宽的调速范围、高的稳速范围、高的稳速精度、快的 动态响应以及在四象限作可逆运行等良好的技术性能, 在调速性能方面可以与直流电力拖动 媲美。在交流调速技术中,变频调速具有绝对优势,并且它的调速性能与可靠性不断完善, 价格不断降低,特别是变频调速节电效果明显,而且易于实现过程自动化,深受工业行业的 青睐。 1.交流变频调速的优异特性 (1)调速时平滑性好,效率高。低速时,特性静关率较高,相对稳定性好。 (2)调速范围较 大,精度高。 (3)起动电流低,对系统及电网无冲击,节电效果明显。 (4)变频器体积小, 便于

16、安装、调试、维修简便。 (5)易于实现过程自动化。 (6)必须有专用的变频电源,目前 造价较高。 (7)在恒转矩调速时,低速段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大为降低。 2.与其它调速方法的比较 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三种:变极调速、改变转差率调速和变频调速。其中,变频调速最 具优势。这里仅就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与直流调速系统做一比较。在直流调速系统中,由于直 流电动机具有电刷和整流子,因而必须对其进行检查,电机安装环境受到限制。例如:不能 在有易爆气体及尘埃多的场合使用。此外,也限制了电机向高转速、大容量发展。而交流电 机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直流电机的单机容量一般为 12-14MW, 还常制成双电枢形式,而交流电机单机容量却可以数倍于它。第二,直流电机由于受换向限4制,其电枢电压最高只能做到一千多伏,而交流电机可做到 6-10kV。第三,直流电机受换 向器部分机械强度的约束, 其额定转速随电机额定功率而减小, 一般仅为每分钟数百转到一 千多转,而交流电机的达到每分钟数千转。第四,直流电机的体积、重量、价格要比同等容 量的交流电机大。最后,特别要指出的是交流调速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