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应增进人的幸福感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6642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的教育,应增进人的幸福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好的教育,应增进人的幸福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好的教育,应增进人的幸福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好的教育,应增进人的幸福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好的教育,应增进人的幸福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的教育,应增进人的幸福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的教育,应增进人的幸福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的教育好的教育, ,应增进人的幸福感应增进人的幸福感好的教育,应增进人的幸福感 人们对教育的不满,可转化为促进教育变革的实际动力前不久,我们国家颁布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中国的教育正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处在一个新的起点。我经常说一句话,中国的教育正处在一场大变革的前夜,有人半正经半玩笑地问我,前半夜还是后半夜?提问的背后是大家的疑虑:教育能改变吗?有戏吗?面对当前比较严峻的教育现实,不光是学生和家长,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内心也有这个担忧。尽管有人认为我是对教育批判比较偏激的人,但我对教育改革的态度比很多人更为乐观。为什么说教育是可以改变的?就像中国的改革

2、开放一样,某种程度上是大势所趋,而不完全是我们的认识提高了,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内外环境、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一个最大的现实动力。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的学龄人口开始大幅度减少,大、中、小学都开始面临生源危机。从统计数字来看,2000 年到 2009 年,小学生的在校人数下降了 1/4,学校数减少了 40%,高考人数 3 年下降了 100 万,2008 年是最高点,全国考生 1050 多万,以后每年还将下降 30 万左右。这个供求关系的改变是非常大的,供不应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迫使学校必须重新定位自己。高考人口的减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媒体非常关注的一个现象第三次留学高峰,小留

3、学生越来越多。中国的留学热潮,上世纪 80 年代初是一次,改革开放国门刚刚打开,大家都向西方学习。第二次大规模出国是八十年代末。第三次就是最近几年。这个原因很复杂,但对于青少年而言,一个很直接的原因就是逃避应试教育,用脚投票,不跟你玩了。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的高中开始举办国际班,参加美国 SAT 考试等等,势不可当。这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改,我们很多优秀的人就都走了。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不满,有可能转化为促进教育变革的一个实际动力。供求关系的极大改善,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与日俱增,整体而言,中国教育已经度过了此前很长一段时期的极度短缺状态,进入了相对宽松的阶段。我们比

4、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条件追求一种更为理想的教育,所以教育变革势在必行。为什么当年中国要改革开放,因为你的经济要停顿了,必须走这条路,现在你的教育也到了这个地步,不改不行了。为什么我对教育变革抱有信心?是形势逼人。“中国教育 30 年超过美国”,预言为何没有成为现实如果我们现场做个调查,您认为理想的教育是什么?好的教育是什么?我相信答案会非常不一致。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的问题,抽象的答案是很容易的,但真的形成一个明确的价值方向并不是那么容易。我想讲一个真实的故事,30 年前中国刚刚对外开放的时候,中国和美国都对对方有充分的好奇,互派代表团考察对方的教育。美国代表团到中国学校一看,不得了了,书声琅琅、纪

5、律严明、意气风发,断言 30 年之后中国的教育肯定超过美国。中国的教育代表团到美国一看,美国的学生自由散漫、没有作业、吊儿郎当,断言中国的教育 30 年之后一定超过美国。现在 30 年已经过去了,奇迹并没有发生,美国仍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科教大国,中国的学生仍在应试教育的苦海中挣扎,越陷越深。今天我们所说的教育弊病,在上世纪 50 年代就已经存在了,如学生负担过重、智育至上等等,只不过我们没有接受教训,没有开辟一条新路。所以我们今天就面临这么一个重大的历史责任,向何处去的问题,要树立一个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理想。回顾一下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观,从上世纪 50 年代到现在,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

6、文革前,1958 年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活劳动相结合;到 1975 年,提出要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文革结束以后,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被否定了,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但今天看来这个进步还是有局限性的,教育仍没有获得自己的主体性,教育的功能仍主要定位于一种功利主义的教育,就是开发人力资源,培养专门人才,但是教育的功能远远不止这个。今天我们提出来的教育以人为本,可以说是真的正本清源了。但是在教育领域怎么贯彻这个东西,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教育价值观的变化,这个轨迹也是很清楚的。在中世纪以前,教育基本上是神本位的,宗教至上。文艺复兴

7、以后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教育学的基础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有人称之为是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教育。19 世纪赫尔巴特奠定的学校教育学,是工业革命的时候奠定的,他的教育学原理是,学校教育把知识体系分门别类、由浅入深,根据大工业的概念,用班级和学校集体授课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工业革命之前教育是一种自发的、小规模的、不正规的活动;工业革命之后,把大生产的规律运用到教育过程,用集体授课的方式传授知识体系,用知识本位代替了宗教本位,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在教育现代化的坐标上,这个进步仍然是一个阶段。到 20 世纪初以后,由美国教育家杜威发起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席卷全球,包括中国也在这个过程之中。杜威的教育观

8、我们通常称之为儿童中心,以儿童的需要为本,就是人本位。杜威的教育观,就是要彻底改变 19 世纪形成的教育观,太阳系的中心不再是知识体系,而是学生。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围绕儿童成长实际需要组织教学,而不是把灌输知识作为核心。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西方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分野,在此之前是学科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教师垄断课堂,用教材进行标准化的知识教育;到了杜威时代改变了,以学生为本,以儿童为中心,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对于青少年成长而言,成长需要显然不仅仅是学习,不仅仅是智力。1918 年美国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确定的七项原则是:健康;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价值的利用闲暇时间;有

9、效的家庭成员;基本学习过程的掌握;合乎道德的品质;职业训练。这个表述当中智力教育占了七分之一,这跟我们今天的智力教育中心,分数至上的教育,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经过二十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洗礼,这种教育价值观在全球的大多数地方改变了学校的面貌。我们今天看到的世界各国的教育,基本上都是 20 世纪以后的学校,都是体现这种价值的,包括在日本。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有一个习惯思维,就是儒教文化圈如大陆、台湾和韩国、日本都很难改变应试教育,但是真的到日本考察一下人家的学校,跟我们中国完全不一样。中国有一个高中生交流计划,派一批学生到日本高二学习三个月。我参与这个项目的评估,中国高中生谈感受,说日本普通高中

10、的高二上午上课,下午社团活动,比如说棋道、柔道、剑道、跆拳道等,学校不分男女生都要上一门家政课,几个高中学生在日本家政课的课堂上一人为自己做了一件小棉袄,感触非常深。刚才讲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未来的社会公民,未来社会的职业者,未来的家庭成员,都是中学教育的目标。这就是完全不同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这种差别的确是非常巨大的。从宗教本位到知识体系本位到人本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回到一个非常健康的起点上,这是非常难得的。当然要把这个价值观变成普遍现实,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是这个方向已经确定了。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非考试机器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11、价值观?这是我今天要讲的核心命题。在我们教育领域,以人为本究竟有哪些体现? 第一句话就是以学生为本。这好像是句废话,实际上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现在看到的普遍现实,不是以育人和树人为本,而是以政绩、形象、规模速度、升学率等为本,以教育之外的东西为本,这是一种反教育的行为。这些年来,大家最为追求的就是 “教育GDP” ,这些东西成为一个地方教育评价的主要指标。当我们主要追求这些外在东西的时候,实际上就把学生忽略了,学生被消失了。第二句话,以每一个学生为本。抽象的讲以学生为本很容易,但是做到以每一个学生为本,就要花工夫了。第三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什么。为了他们的升学还是学业成就?这些当然是重要的,

12、但不完全是,我们习惯用的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幸福” ,教育是一个奠基性的事情,不仅仅是让孩子在学校学习期间得到发展,还要为他的一生成长奠定基础,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教育应该增进人的幸福感,而且能享用终生。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对现实教育做很多改正。我想讲其中的几点。第一点,从精英主义转向大众主义。我们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去年我们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 24.3%,也就是说在 1821 岁的青年当中有近 1/4 的在读大学,到 2020 年将会近 40%。但我们学校教育的目标仍然是小众化的,教育关注的仍然是前 5%的学生甚至前 1%的学生。有记

13、者问我,你认为全世界什么地方的教育最好?这是有标准答案的,是芬兰。芬兰创造了教育奇迹,在连续几年的学生学业测试当中,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创造力等都是居世界首位的,超过了过去曾经数学、科学比较好的地区,包括台湾、香港和韩国。全世界的教育家都到芬兰取经,他们看到的东西各不相同。我个人比较看中的一点,就是芬兰的教育以每一个学生为本,着重体现在以后进学生为本,教育的全部价值在于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好学生你不用管他,他自己已经可以学好了。芬兰的教育官员对中国访问者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他说芬兰没有办法跟中国相比,他们的人口很少,每一个儿童都是很宝贵的。这就是芬兰的秘诀,以每一个学生为本,当然还有很多其

14、他秘诀。第二点,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一个新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这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基本表达。近年来媒体经常传来美国大学拒绝中国高考状元的消息,主要原因就是这些高考状元基本没有社会实践经历,更不用说创造性的社会服务经历。对于国外名牌大学,最看重的就是这些,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人才、社会栋梁,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能力和服务社会的公益心,如果你不具备这些能力,就是一个考试机器,人家干嘛培养你? 应试教育谁之过?除了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外,很多家长也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对子女也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非清华北大不上。一个小孩子给家长报喜,考试考了 98 分,家长一个耳光

15、打过去,为什么不考 100 分?家长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就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这是传统的官本位价值观,读书做官谋求功名。陶行知的教育观念就是现代教育培养的目标,不追求像封建社会一样做人上人,做人中人,而是公民社会人人平等,做一个普通人。如果我们家长的理念也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试教育的氛围会稍微缓和一些。第三点,个性发展。我们教育方针的表达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什么这一教育理想在 60 年的教育现实中被架空了,为什么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这个问题也不是今天提出的,上世纪 50 年代陆定一做中宣部长时说“全面发展”有偏颇,应该是“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全面发展过于强调统一

16、的平均发展,转化成学校教育的具体要求就是“门门五分”全优,变成了一种平均发展、平庸发展,是以否定、牺牲个人的个性为代价的。我们再看看全世界各国的教育方针,几乎都是把个性发展作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今天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提出这个问题,教育的发展就是帮助每一个人自我实现,而不是说按照某种统一标准,培养成一个标准件。我们今天看到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一个学生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了,仍然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喜欢干什么,个人的兴趣爱好已经丧失了。如何衡量教育成功,我个人的见解是,有两个比较外在的标志。第一个就是小孩在某一阶段开始与书籍为伍,养成了阅读的爱好,那么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了,你不用特别担心,他已经有学习动机和兴趣了。第二个更重要,如果一个学生在中学的时候形成了自己的兴趣方向,非常明确自己喜欢什么,这时候教育成功了一大半,比如说有人特别爱好历史,小小年纪看了很多典籍,乐此不疲,他的人生取向和兴趣轨迹已经形成了。大学的时候形成也可以,最怕的是,所有的教育都接受完了,仍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甚至否定个性发展的一种代价。过去否定个性发展还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