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46636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努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努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摘要:摘要:2006 年 12 月 23 日,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 2007 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的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此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二期阶段,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真抓实干,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是针对目前学生当中存在着为数不少厌学体育

2、的学生,从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改变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阳光下奔跑、在草坪上跳跃,让民族的未来更加健康祖国更加强大。关键词:关键词:学生素质 教育环境 贯彻 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从不久前教育系统与体育总局联合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传出的一个最强烈的声音,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国家首次为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召开的专门会议,教育界有识之士观察认为,国家对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如此重视,一方面说明党和政府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关怀,同时也反映

3、出我们学校的体育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一、一、 让阳光体育运动改变学生的健康状况,刻不容缓让阳光体育运动改变学生的健康状况,刻不容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问题,“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几十年来共和国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一些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文明病”相伴生在了孩子们的身上,青少年学生体质在整体增强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2006 年 9 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 10 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

4、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与 2000 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具体表现在:在 7 岁到 22 岁的汉族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率继续增加。其中城市男生的超重率达到了 13.25%,肥胖率比 2000 年增长了 2.7 个百分点;全国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与 2000 年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的增加,视力不良率明显升高:小学生 31.67%,初中生 58.07%,高中生 76.02%,大学生为 82.68%。其中视力不良的初中生成为各学段中涨幅最大的学生群体

5、。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二位;青少年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与 2000 年相比,7 岁到 18 岁和 19 岁到22 岁两个年龄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 303 毫升和 238 毫升,为下降率最明显的人群。北京市公布的 2005 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北京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学生肥胖率比 5 年前增长了 50%,视力不良检出率为 52%。2007 年 3 月,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该省学生最新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与 2000 年相比,该省学生身高虽然增长很快,但体重也在明显增

6、长,城市肥胖学生超重与肥胖男生已接近四分之一,有 63.7%的高中毕业生在近两年的征兵中因体检不合格而被淘汰。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近视率分别达到78.5%、90%、86.6%,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 10 个百分点。上海市一所示范性高中的一个班 48 名学生中,只有一人的两眼裸视为 5.0,其余的学生都是近视眼。还有一所学校,初三学生近视率达到 60%,高三学生90%都是“小眼镜”。2006 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联合成立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广活动组委会举办了一场国际青少年体能训练营,同时邀请了中、日、韩3 国共 320 名大中学生参加。在激烈的对抗赛中,人们发现,中国中学生

7、在运动中的耐力水平和运动后的恢复能力都远低于韩日学生。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的方面体现了,现在学生尽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习环境改善,但健康水平下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健身的意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设备的齐全,但是部分学生的体能素质指标近 20 年来都在持续下降,如果是横向比较,上海学生体能指标低于外地学生,城市学生低于农村学生。事实在提醒我们学生物质生活提高了,但体育健身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领导和教师中存在着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倾向,其中也是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对他们潜在的要求。二、让社会环境促进学校体育运动发展二、让社会环境促进学校体育运动发展现阶

8、段我们的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介对体育健身方面的宣传比例上存在这样几种现象:竞技体育项目宣传得多,群众性活动宣传得少;娱乐性体育活动宣传得多,体育健身方法宣传得少;体育广告宣传得多,体育锻炼健身项目宣传得少。根据我国 1998 年秋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统计,我国 16 岁以上的居民中有 66.78的人未参加任何体育活动,这些人中有的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爱好(占第三位),也有人没有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占第 6 位),甚至还有人认为不动和不宜参加体育锻炼(占第 9、10 位)这说明现行学校体育教学在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终身体育的教育观念,确实存在着一些被忽视的地方,这些该由

9、上级行政领导部门、学校的体育教育来总结和商讨解决的问题,要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学校体育运动良好地发展。三、让各级领导都来关心重视学生体育运动。三、让各级领导都来关心重视学生体育运动。90 年前毛泽东用体育增强民族体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代表着祖国未来的民族素质。如今我们要用体育“富国强民”,阳光体育运动恰似“一般清泉,呼唤着我们对于体育的重新解读。体育要回归人性,回归生活,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全面的”“体育锻炼体系,是我们学校目前的头等大事,学校作为执行标准的基层单位如何去实现,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一)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与健康关系(一)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与健康关系现阶段学生对体育锻

10、炼缺少正确的认识,对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有的学生还存在着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和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二)让更多的家长关心每一个孩子的体育与健康(二)让更多的家长关心每一个孩子的体育与健康从思想上重视体育学科,还必须改变学生家长的观念,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成为社会的栋梁,这种想法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特别是中国的国情,所有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在唯一的独身子女身

11、上,家长还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目标,也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今天的孩子很辛苦,也很可怜,每天的学习时间从早上 7:30 分到下午的 4:30 分,他们都得在学校度过,他们的双休日又有多少时间是在休息的,绝大多数都在参加各种学习班,各种考试,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考试经济,就是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而形成的,学生太疲劳,他们没有自己支配时间的自由,只有不断努力的去读书,去考试为实现家长的希望去奋斗。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我国的考试制度、评价、方法等去着手,不断创新、改变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从过于沉闷和和压抑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走出来。1. 体育与健身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12、,这不是单靠每周的三节体育课就能完成的。家庭,学校,社会的合作,成为学校体育向社会延伸的一个有效途径,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得到家庭父母的支持,加强与父母的沟通。2. 以体育家庭作业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体育活动任务,增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体得到平衡的发展,学校根据孩子的爱好为他们提供多种回家可以锻炼的体育项目,如:羽毛球、小足球、排球、登楼梯、慢跑、民俗体育、跳绳等项目,也可以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体育作业,也可增加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接触和了解,形成了一种家庭体育活动的氛围。这种做法很符合两代人的心理需求,自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3让弄堂游戏

13、走进中小学,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些流传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游戏也是一个国际化都市底蕴的内容之一。 对于小朋友来说,弄堂游戏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但真正让这些逐渐“走远”的游戏重新回到学生的视野中,恐怕还有更多的路要走。4. 学校与社区的挂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体育活动,如健身操、舞蹈小型单项的体育运动会等,学生把体育课中所学的知识,既能奉献给社区,去为全民体育做出榜样。(三)(三) 减少学校体育教育的不利因素,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减少学校体育教育的不利因素,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

14、学生终身受益。在初中学习的青少年学生正是处在身体的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遵循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施以良好的体育教育,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正常发展,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全面发展,使之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学习,也可以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从事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学校体育教育必须按教育规律系统的落实在日常教学中,作为学校的领导和体育教师他们都希望自己学生均能健康的成长,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毕业学生,并能承担更大的学习重任。但在现实中学校、教师均受到较大的束缚,学生安全问题成为各级各类

15、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学生上课一出现伤害事故的问题,家长首先就会找学校理论或打官司,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出事之后选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使得学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不得不慎之再慎,“因为实在耗不起时间和精力”,体育教师惧教器械课已是普遍现象。一来他们担心上课时出事,二来怕给学校添麻烦,一出事故矛头都指向学校,达不到心理要求就上媒体暴光,目前教师惧教器械或是降低难度教,这样久而久之无形中导致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下降。在中国家长会把孩子所发生的任何事及失误都会归结为学校责任和教师责任,不依不饶的现象,使体育教师很难放手大胆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为了避

16、免学生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只能降低动作难度,为了尽可能不让学生发生危险,有些动作只能有教师亲自担任保护,求以安全,所有的这一切对课的密度、强度和学生的运动负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人们在提高法制意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保险意识为孩子多一份保障,少一份烦恼。学校为学生提高文化课成绩,为争取考入高一级学校取得更高的入学率,往往会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有些老师认为体育课只是蹦蹦跳跳,玩玩而已,学生也觉得体育课只要应付应付,过得去就可以了。于是对学校体育只是能向上交差就可以了,用文化课挤掉体育课,特别是毕业班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干脆停掉体育课大补考试科目。学校忽视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社会价值,没有把体育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也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影响了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体育管理体系的完善,缺乏系统性。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必要的系统性,体育工作在整个工作规划中还没有充分得到体现,在教学工作中教材的适宜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重视。学校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