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5420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说课稿一、教材地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 本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另一项经济制度一一分配制度。加上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 基本经济制度 ),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点 , 明确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 , 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书内容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从现实生活来看 , 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 能否理顺分配关系 , 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 , 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按照十六

2、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 都要求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完善分配体系 , 理顺分配关系。所以 , 讲好本课时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方面:识记并理解按劳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理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比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由于产品的分配方式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 , 所以本节内容总的教学思路是 : 紧紧把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这条主线 , 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功能 ,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既有学生的阅读讨论 , 又有教师的启发引导、归纳延伸;既有图表的直观展示 , 又有抽象的演

3、绎推理 ;既有教师的情景设置、设疑促思 , 又有学生的分析思考、练习巩固 ; 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 , 又有扩展视野、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 ;总之 , 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双方的互动 .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情感、态度、价值观:促使学生关心社会 , 理解党的政策等的思想教育的功能。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教学重点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 能否理顺分配关系 , 是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的大问题 , 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四、教学难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几种分配方式五、教法和学法:教法:教师讲解中的

4、引导、点拨、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回答相结合。学习指导:本框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它和上一框所学的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两个方面。学习本框要注意理解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必然性。对于其他分配方式,只简单掌握其主要内容即可。学生活动设计:1、课堂讨论:阅读?讨论比较2、课外活动:了解家里的各种分配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例,帮助理解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多媒体重现“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关系

5、图,激发学生思考,从图中推导出公有制决定按劳分配,设疑:我国的分配制度只是按劳分配吗?再以多媒体显示“王大伯一家的收入状况”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二)讲授新课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 什么是按劳分配 ? 先让学生看教材 P44,教师提问:什么是按劳分配?它是由什么决定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对于按劳分配这个含义从五个方面来讲,即地位、范围、分配的客观依据、分配的对象、分配的结果。这样使学生既清晰又明了。并且结合教材 P44 的“议一议” ,让学生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明白,按劳分配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再以多媒体

6、的方式呈现按劳分配的地位、作用、含义,让学生在课本中很好地加以落实。2、其他的分配方式,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讲解。 (1) 、用多媒体显示按劳分配与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的区别点的表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这样给学生以一个直观的感觉,既能理清思路,又能轻松的掌握知识。 (2) 、对于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由于小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易搞混,通过看书讲解练习的方式进行。在练习中显示“王大伯一家的收入状况” ,先让学生思考分析,再挑一排学生进行回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把知识点真正地落到实处。3、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对于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会难以理

7、解。采取具体抽象具体的方式进行讲解。还是让学生仔细的阅读教材,对此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市场经济的客观条件三个方面并且结合图示,把抽象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掌握,最后用实践加以证明。4、课堂讨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正确处理分配关系的目标。而十五大报告却进一步明确指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这矛盾吗?为什么?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再以代表的形式发表意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最后老师加以总结,用“蛋糕效应”来阐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8、的 关系,既形象又贴切,加深学生的理解。 八、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在现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主要包括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分配的。九、课后练习:辨析题:按生产要素分配会造成两极分化,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十、板书设计:含义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公有制 按 劳 分 配 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主体) 直接原因劳动性质和特点意义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生产要素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其他分配方式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分配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客观必然性 由所有制结构决定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实践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