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大全(基础篇)人教版原创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53254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大全(基础篇)人教版原创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大全(基础篇)人教版原创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大全(基础篇)人教版原创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大全(基础篇)人教版原创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大全(基础篇)人教版原创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大全(基础篇)人教版原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大全(基础篇)人教版原创(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九年级化学( (上册上册) )知识点大全知识点大全( (基础篇基础篇) )人教版原创人教版原创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大全(基础篇)班级: 姓名: (把记忆落到实处是学好化学的绝招之一)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一、药品的取用使用化学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做到“三不: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1. 固体药品的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颗粒可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竖“2. 液体药品取用(1)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取用,向指定仪器中滴

2、入时,应在仪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倒放、乱放、平放,应放在指定位置不要伸入容器内,一般要做到悬空垂直四不要。(2)从细口瓶倒取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以防止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同时使瓶口紧靠在试管口或仪器口。3. 取用一定量的药品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一般用量筒。使用时,应使量筒放平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读数时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仰视都会有误差。二、物质的加热1. 热源-加热工具:最常用酒精灯,有时需要喷灯进行高温加热。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

3、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需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其容积的 2/3。2.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等;3. 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等;4.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漏斗等。5. 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 (来回移动酒精灯或移动试管) ,然后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给固体加热时,一般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应使试管倾斜,跟桌面大约成45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试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三、玻璃仪器洗涤一般用试管刷刷洗。当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才是洗干净了。洗净的玻璃

4、仪器应放在指定位置。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化学史知识200 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并较早地把天平用于研究工作,使化学研究走向了定量化。二、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比较固定的,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 94%,二氧化碳占 0. 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 03%。三、氮气的性质和用途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较难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可以和某些物质反应,比如合成氨制氮肥。氮气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氮气不参与人的新陈代谢

5、。 四、稀有气体的性质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情况下,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极难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稀有气体还有一种与其它气体不同的性质就是在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它属于物理变化;如将稀有气体充到灯管中,就可以制成各种五光十色的霓红灯。五、空气的污染和防治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了空气的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其中排放较多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及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等。我们在发展生产的同时

6、,应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注意消除污染,保护资源。如可用低污染、节能型燃料替代强污染性燃料,可用消除法吸收有害气体变废为宝等。六、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 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比空气略重,可液化和固化。2. 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铝、蜡烛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旺。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却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碳跟氧气反应:碳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和放出热量。 硫跟氧气反应

7、: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物都是有剌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铝跟氧气反应: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却能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磷跟氧气反应: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烟和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铁跟氧气反应:铁丝在空气中红热不能燃烧,却能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放出大量的热。3.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应将细铁丝表面的油污、锈迹擦净,并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以增大受热面积。(2)在细铁丝的一端系上一根火柴,让火柴燃烧,给细铁丝预热,使其温度达到着

8、火温度。(3)集气瓶内应事先装入少量的水或铺一薄层细沙,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4. 氧气的用途(1)供呼吸。如高空飞行、潜水、登山等缺氧的场所,其工作人员都需要供氧;病人的急救。(2)利用氧气支持燃烧并放热的性质,用于冶炼金属(吹氧炼钢)、金属的气焊和气割、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制液氧炸药等。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石油的炼制,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石蜡的熔化,干冰升华,海水晒盐,塑料受热变形,高压锅爆炸,蔗糖溶于水,木炭吸附有色气体等。2.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动

9、植物的呼吸、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的腐烂、农家肥料的腐熟、酒和醋的酿造、石墨转化成金刚石、二氧化碳溶于水、电解水、火药爆炸、石灰水久置有白膜、倒置泡沫灭火器产生气体、煤的干馏等。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变化的结果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就是化学变化,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就是物理变化。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5.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八、化学反应1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化

10、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 如: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其特点是“一变多“。例如: 3、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九、制取氧气1. 反应原理: 2. 装置类型和收集方法 :固+液,不加热型固体,加热型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 下列是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4.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二不变。一变: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别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在反应过程中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没有增减。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催化剂是有选择性的,一种催化剂只对某一个或几个化学反

11、应起催化作用。因此,不同的化学反应所用的催化剂往往不同。5. 实验步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1) 组:组装仪器 (2)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导管末端先入水,两手紧握容器壁,管口冒出几个泡,方知装置气密好。(3)装:装入固体粉末药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口。 (放棉花的原因:防止高锰酸钾小颗粒进入集气瓶。 ) (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 12的原因:便于将气体导出)(4)定:把盛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 (试管口要稍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的水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铁夹应夹在距管口三分之一处的原因:便于预热)(5)点:点燃酒精灯,先来回移动酒精灯均匀加热

12、,然后用外焰固定加热有药品的部位。(6)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7)移: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8)熄: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能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的原因: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中使试管破裂)6. 氧气的工业制法:原理是利用液态氮、液态氧的沸点不同,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十、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宏观定义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微观定义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如:冰水、蒸馏水、水银、四氧化三铁等(2)混合物:宏观上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微观上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如:盐酸、矿泉水

13、、糖水、澄清石灰水、纯净的自来水、新鲜的空气、石油、过滤后的海水等。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1. 水的物理性质:纯净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在 4时密度最大。当压强为 101kPa 时,凝固点是 0 ,沸点是 100。2. 水的组成:水的组成是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是纯净物,是化合物,是氧化物。3、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水通电这个化学反应?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当水通电后,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构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构成氧气。4、 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4、氧气。氢气: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二、物质的简单分类三、分子和原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 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特征: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3)应用:解释物质的变化。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分子间有间隔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挥发性、溶解、蒸发等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 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否保持物质的

15、物理性质?不能。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状态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现象,单个分子无法表现出来。3. 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特征:跟分子的特征相似。原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3)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为核电荷数。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分子中的原子没有改变,这些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

16、分子。5.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再分。(2)联系;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有一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铝、汞、稀有气体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6. 怎样理解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变,是指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核不变。而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的结合方式在化学变化中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而不是电子数,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四、水的净化1. 净化水的方法:吸附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蒸馏,吸附沉淀,过滤,静置沉淀。综合运用静置沉淀、吸附沉淀和过滤等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或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质对杂质吸附,并除去臭味。沉淀法:用明矾或其它絮凝剂与水中的可溶物和不溶物反应生成沉淀;硬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