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失范现象探究及对策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045288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师德失范现象探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师德失范现象探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师德失范现象探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师德失范现象探究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师德失范现象探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师德失范现象探究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师德失范现象探究及对策教师师德失范现象探究及对策中卫市申滩学校中卫市申滩学校 章玉华章玉华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而培养造就新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是师德的实践者,是师德的主体,也是师德的载体,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高低又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关乎人的素质高低。教师承担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重担,其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必备条件之一,更是树立教育新

2、形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由于个别教师思想变态、行为越轨,有悖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在 2006 年 3 月 29 日,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中学教师杨伯昌因自己一年级的儿子在放学回家路上被该校初三学生晓强同学不慎骑自行车撞倒而划破了裤子, (晓强同学也摔伤) ,第二天他将晓强同学叫到办公室进行殴打,致使晓强同学受伤住院,给晓强同学心理、生理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违背了做为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损坏了教师的良好形象。由此,教师的师德建设必须纳入教育的首要课题。导致教师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有哪些呢?1、受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缺乏良好

3、的心理品质,认为教师尊严不容学生侵犯,一但学生触犯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失态表现。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伤害学生的身体。2、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其理念还滞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没有注意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3、在具体教师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使得教师缺乏爱心与耐心,轻者往往出现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自尊和人格,重者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4、教育评估机制不到位、不健全。整个教育环节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教师面对来自升学、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综上所述,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师德建设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4、、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平等相处,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爱学生就是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有独立性的个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放下架子,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拉一把,在学生停止不前时推一把,让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爱,从而鼓足勇气奋发努力。在教学中我对学生采取的就是营造一种宽松的教育环境。课堂上,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他们怎样做都可以,可以打断老师的讲课。课堂下与他们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学生有困难时给予耐心、细致的关怀与帮助,使他们顺利度过难关。另外,教师要以身作则,公平

5、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平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习惯,给予他们爱心,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与他们“同甘共苦” ,增进情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只有使学生“亲其师”方能使学生“信其教” 。2、以学生为本,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教师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工作中个别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 ;以牺牲学生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学习成绩,换取暂时

6、的高分。现在各学校都有一些因教学成绩好而知名的教师,可这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点仅仅停留在应试上,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教学盲点的产生。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而退学;爱因斯坦两岁才开始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证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这样我们就不会把学生按成绩划分为三、六、九等,眼中也就不会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在教学中我对班内学生进行认真分析,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给基础好的同学加点

7、压力,目的是把他们浮躁的性情稳定下来,让他们有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对基础差的学生给予鼓励,倾注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使他们从“我不行”的阴影中走出来,给予思想品质有缺陷的学生信任眼神,或在生活、学习中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改掉不良习惯。这样运用人性的教育管理,学生得到了发展,学习劲头更高了。3、以学生为本,选择批评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俗语说的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成人尚有犯错的时候,那么学生犯错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所以既要使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足,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便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这十余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三种批评学生的方法:(1)同学之间开展“写封信”的活动,

8、将信写给最想送给的同学(有矛盾的学生、犯了错误的学生) ,在信中用鼓励的语言去帮助他们改掉身上的缺点,用友好的语言去化解同学之间的摩擦,和谐相处。(2)让违反班级纪律的同学来管理班级,使其认识到班级纪律的重要性,促使其认识和改正自己的不足。(3)当发现学生打架时,采用让学生双方各写一篇关于打架经过的作文,将打架的心态、经过及打架后的认识写清,然后交换阅读,达成双方的理解和沟通。这样的批评,教师没有一句指责的语言,但学生却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时学生完全脱离了接受批评的羞涩,正视自己的错误言行,自觉和不自觉与自己的错误行为作斗争,从而实现了“改变”和“再塑造”的目的。4、以教师为本,让教师价值得到升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关注教师的人文精神,把教师的发展需要放在较高位置,努力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成功的机会,搭建平台,激发教师创新的冲动,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让教师感受到自己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使教师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尊严和快乐,让他们对工作、对生活有所感悟,使教师能真诚的对待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敬业乐教,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讲究爱的艺术,提高爱的本领,构建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新世纪师德建设的目的,也是我们广大教师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探究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